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宋新国公> 第13章 要有信心

第13章 要有信心

孙老爷子不愧是见多识广,虽然听后一腔热血,但是很快便冷静下来了。

他思索片刻道:“一个新出现的东西,要传播的世人皆知很难!不知道你有何妙招?”

孙安夫妇激动神色也渐渐冷静下来了。

老父亲说的很对,新东西要告知天下何其之难?

除非是宫中那位陛下亲自开金口,普通人要想做到天下皆知太难了。

自己开的这间药铺,想要紫云镇人人皆知都很难,更别说在陌生之地的杭州城了。

虽然众人很头疼,但这个问题却还难不倒柳鹤。

所谓广告其实就是广而告之。

虽然宋朝没有“广告”这个词,但是商家们也有很多的宣传手段,比如找人吆喝排队,还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这种。

后世的营销手段更多,比如饥饿营销,网红营销等等。

随便一个后世的营销手段对现在的大宋而言就是降维打击,效果杠杠的。

“现在红茶才刚步入市场,我们没有必要一下子让全天下皆知,这只是最终的目的,而这是一个过程,需要经过慢慢宣传才能达到。

我们前期主要是让杭州城的人人皆知,红茶的售价不便宜,通人买不起,主要针对的就是富裕之家,靠我们双方的力量去做成这件事情,依然很难,但是我们可以找其他人合作,比如陈婶的娘家陈府!”

柳鹤说完之后,孙老爷子和孙安夫妇却陷入了沉思。

陈府,是虔州城的三大家族之一,孙梦琪的娘亲陈氏便是陈家的三小姐,陈家以经营药材铺开医馆为主业。

不管在哪个时代,药店医馆都是非常暴利的。

当初还在虔州城为官的孙老爷子,带着儿子孙安去陈府拜见陈家家主陈洪,孙安故而认识了夫人陈氏。

当陈家家主陈洪知道三女儿想要嫁给孙安时,陈洪是坚决不同意的,自古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陈洪想让三女儿嫁给虔州城知府的四儿子。

虽然宋朝不抑制商业,但是商人的地位并不高。

进入仕途永远是全天下人最盼望的职业,有官府做靠山,陈府的生意能够更上一层楼,奈何三女儿死活不肯,以绝食来抗议,硬要嫁给孙安。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陈洪对三女儿和孙安就没有过好脸色,虽然孙鼎也是官吏,但是陈府面前,孙鼎是个小角色,入不了陈洪的法眼。

嫁给孙安之后陈氏就在镇上开了这家药铺,请了一位郎中,陈氏负责进药卖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带着夫君和女儿回去陈府拜望,平时基本没什么联系。

柳鹤也是听村子里的人闲聊八卦才知道这件事情的。

商人最注重的永远是利益两字,嫁给知府儿子比嫁给孙安能够取得更大的利益,这便是大家族的做法,一切为了家族利益,但是现在有了“红茶”这份巨大的利益,就不信陈洪不要!

看着三人不说话,还在思考,柳鹤接着说道:“陈婶放心,陈府一定会同意和我们合作的,茶叶的利润很可观,如果到时候陈家不肯,那我们还可以找另外两大家族,相信他们还是很乐意的,毕竟这是拱手送钱给他们!”

三个人这才缓缓回过神来。

柳鹤继续说道:“我只跟你们合作,也只跟你们见面,这个红茶我卖给你们一两银子一两,建议最后的卖价要五两以上!”

柳鹤说出这个价格的时候,孙鼎老爷子和儿子儿媳三个人彻底傻眼了。

卖五两银子一两?

市面上最贵的茶叶也不过是三百文一两。

真是天方夜谭啊。

这小娃是想钱想疯了吗?

孙安脸色有点发怒:“你这小娃,简直就是信口开河,五两太贵了,虽然这个确实是难得的好茶,但这么高的价格谁会买?卖不出去的话,你就算定100两银子的价格又有什么用?”

柳鹤却不以为意:“孙叔,这个价格绝对不会贵,您听过物以稀为贵吗?红茶现在只有我们有,卖的越贵,知名度才能越快传播出去。”

“孙叔放心,到时候只要你们按照我的法子去做,这红茶一定能够在杭州城大卖,等红茶卖完之后,你再回头给我钱,要是卖不出去,这红茶以后随孙叔你定价。”

孙安脸色终于缓和了不少。

这还差不多,要是这红茶卖不出去,他也不会亏钱,最终就是浪费一点时间罢了。

柳鹤又接着说道:“这件事情不急,我今天带的这包红茶,陈婶可以带回去给陈府看看,如果陈府同意,那我们再商量下一步的行动!”

“另外我今天还带了一包止血的良药,想给陈婶看看。”

他走到陈氏面前,打开了那包板古藤的粉末。

陈氏看着那些金黄色的粉末,发现自己没见过,不认识,于是问道:“这是什么植物的粉末?可以用来止血?”

柳鹤道:“陈婶好眼力,这是板古藤的粉末,主要作用是止血。”

板古藤,陈氏确定自己也没听过这个名称,止血的药其实在药店卖的并不是很好,除非富有一点的家庭会买,普通人家都是直接拿厨房土灶里面的草木灰来止血。

不过陈氏还是微笑的说道:“陈婶先收着,下次试一下,如果好用,那到时候再付钱给你可好?”

这小娃神神叨叨的,这草药听都没听过,还是小心为上,先试用,好用再付钱给他。

柳鹤却微笑道:“那就有劳陈婶了!”

谈完事情后,孙鼎带着孙女柳鹤二人去街上逛了一下,三人吃完中午饭后,便乘坐马车返回了云峰村。

陈氏跟娘家商谈至少需要三四天时间,柳鹤自然只能先回来了。

回到家里,柳鹤把从镇上买的两个带盖子的缸搬进了房间里,把之前做好的红茶叶分别放进了这两个新缸子里,并在缸口处,蒙了一张草纸上去,草纸可以吸引茶叶中的水分,防止茶叶变潮。

小手抓了三把红茶叶,用纸包裹了起来,拿根草绳绑了起来,今天学堂放假,柳鹤准备去拜访一下刘老夫子。

柳鹤觉得自己学堂还是要上的,虽然脑中拥有丰富的现代文化知识,但是依旧不会写毛笔字,看不懂宋代的繁体字,想要以后参加科举考试那这些基本技能肯定是要会的。

关上家里的大门,拎着红茶叶,朝着刘老夫子家里走去。

刘老夫子的家就在学堂的后面。

学堂柳鹤以前也去过,说白了就是一间比较大的屋子,四五十张桌凳,上面有个比较高一点的桌台,一般老夫子就在上面念,学生就跟着读。

老夫子的家倒是比学堂更大,一个两进三合院,除了刘老夫子还有他的夫人赵氏,还有两个伺候的下人。

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在镇上开了一家布衣店,一个在虔州城做衙役,两个儿子都结婚了,都没有跟刘老夫子住在一起,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会回来家里看望刘老夫子。

刘老夫子家境其实挺不错的,光靠学生们的束修费用,足够养活刘老夫子这一家。

刘老夫子在云峰村教了二十年的私塾,虽然也有一些孩子是读书的料,但是最后通过省试的也就只有一人,更别说经过殿试了。

宋朝规定凡是省试、殿试通过以后,朝廷便立即授予官职。

名次越靠前就越容易获得官位越高。

所以各个阶层的百姓都对科举考试趋之若鹜,每年参加考试的人数都很多,每年录取人数皇帝说了算,一般都是两三百人,殿试的录取比例一般是三分之一,也就是最后一个环节将淘汰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

可见竞争多么激烈,一般能够参加殿试的,都是大家族里面的子弟,贫苦百姓很难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人生的逆转。

很多参加州试、省试落榜的学子们不愿意回到家乡种田,便在大城市里从事商业活动,有文化的商人越来越多,从而促进了宋朝商业的繁荣!

这也是宋朝商业发达的一个文化因素。

宋朝为了让考试更加公平公正,实行了一系列制度比如:在地方举行州试时,如果州官的亲戚子弟是考生,或者考生离开原籍二千里地以外考试,这些人另由转运使主持其考试,称为别头试。

如果国子监、开封府所举送的贡士中,如果与所举送的长官有亲戚关系,则由国子监和开封府互相考试,或者另派官员主持这些人的考试。

所以能够通过科举考试的不管是贫苦人家还是大家族的子弟,都是拥有真才实学的,大部分都是比较聪明的才子,这也很符合封建社会的愚民政策。

一般而言通过考试当上高官的人,家里背景最差也是小地主级别,家里才有资源和能力去培养。

不像现在的柳鹤,每天还要去放牛,还要读书,精力有限,资源又不够,人家请的又是名师大儒,贫苦人家的老师只是落榜书生而已。

柳鹤摇摇头,不去想了。

越想压力越大,作为一个拥有现代科学知识的穿越者,还是要有信心才对。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