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三国之负天下> 183.静观其变(二合一)

183.静观其变(二合一)

  洛阳动乱的消息传到并州时,诸事基本上都已经尘埃落定。

  正在并州各地组织屯田、发展农业的曹操听闻这个消息,也是略微惊愕了一下。

  他没想到,这一次经历了这么多的变故,结果兜兜转转一圈之后,董卓还是入京了。

  “这袁隗,还真是引狼入室啊。”

  放下手头的情报,曹操不禁感慨道。

  闻言,一旁的贾诩亦是赞同的点了点头:“以文优的性格,既然他愿意辅佐这董仲颖,那这董仲颖势必是个野心勃勃之辈。袁隗为了对付董重引董仲颖入京,怕不是为了对付饿狼,最后引来了一头猛虎。”看書喇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主位上的曹操,也是有些好奇的问道:“主公,这董仲颖领兵入京,现有的局势恐怕又要经历一次洗牌了。不知主公接下来打算如何应对?”

  曹操淡淡一笑,并没有正面回答贾诩的问题,而是说道:“从现在来看,当初先帝分封一众宗亲,也未尝不是一步妙手。正是因为一众宗亲分封各地,手握大权,所以不管是董重还是现在的董卓,即使看似大权在握,但实际上能控制的也只有洛阳周围的区域罢了,这大半天下,依旧是刘家人说了算。”

  说到这里,曹操微微一顿,又继续道:“不过,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然我们很容易就能看清楚这一点,但董卓大权在握,执掌朝纲,却难免会给他一种天下尽在其手的感觉。而权力,往往最容易让人迷失自己。”

  “所以啊,文和,董卓想掌控朝廷,那就让他去吧。咱们静观其变即可。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等到了那时,才是我们该动手的时候。”

  “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

  贾诩念叨着曹操刚刚说的这句话,眼中带着些许赞叹:“诩本以为已经够了解主公了,但主公却又时不时会让诩发现,原来诩对主公的了解还不够,主公真乃奇人也。”

  曹操笑了笑。

  奇人?

  他的确当得起这個称呼。

  毕竟,又有谁能像他这般死后还在世间游荡了数百载,最后一朝醒来又回到了二十岁的时候呢?

  就这样,洛阳的消息传到并州以后,就被曹操轻描淡写的给压下了。

  他除了又增派了一些探子盯着洛阳的情报外,就再也没有其他动作。

  但是在洛阳,成功入主洛阳的董卓显然不会就这么停下自己的动作。

  洛阳,大将军府。

  这里原本是董重的府邸,现在董重身死,董卓就理所当然的霸占了这里。

  不过,虽然占了董重的大将军府,但是董卓这几日过得却并不是很顺心。

  他本以为自己现在手握重兵,理应掌握洛阳的话语权,但是这几日下来,他却发现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对他却根本没有足够的尊重。

  他觉得自己已经可以立足于朝堂,并且占据一个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现在朝堂上下却觉得他终归是外臣,现在董重已经伏诛,那他就该老老实实的带着封赏返回河东。

  所以董卓现在很生气。

  “文优,你说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呢?咱只想让朝堂上能有咱一个位置,可是他们一个个的,眼高于顶,根本不把咱放在眼里,仿佛与咱并列是他们的耻辱一般,现在区区一个县侯就想把咱打发回河东,他们难道不知道,现在洛阳兵马全在咱的手里吗?”

  相较于董卓的发牢骚,李儒却表现的很平静。

  他淡淡道:“主公,小婿早就说过,这些人是没法跟他们讲道理的,因为他们打心里就从来没看得起过我们这些出身寒门的人。在他们看来,庙堂之高,只有世家高门才有资格踏入,向我们这等身份卑贱之人,就算立下再大的功劳,也不配与他们并列,所以主公你一开始的想法就错了。”

  “主公如果想要立足于朝堂,那就不应该寄希望于他们的支持,主公要做的,是让他们畏惧,让他们害怕,让他们知道什么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让他们知道现在的洛阳谁的拳头最大。”

  “他们想要守着他们那套规矩,那主公就要打破规矩,如果主公按照他们的规矩来,那主公这辈子都不可能登临绝顶。”

  这话李儒之前也说过,但是当时董卓并没有放在心上。

  说到底,骨子里像李儒这般疯狂的人并不多,董卓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还是比较重的,所以他其实很希望得到那些世家高门的认可。

  但是这几日的处处碰壁,已经让他把为数不多的耐心都消耗殆尽了。

  因此,当李儒再度把这一番言论拿出来时,董卓心动了。

  他看着厅中的李儒,沉声问道:“文优,那咱该怎么做?”

  见状,李儒笑了:“易如反掌。董重虽死,但洛阳这么大,又岂会没有董重的同党?主公随便找几个杀鸡儆猴,让他们看看这洛阳到底是谁说了算不就好了。”

  “董重的同党?”董卓愣了一下,然后下意识的问道:“文优是查探到什么消息了吗?”

  李儒摇了摇头。

  于是董卓更摸不着头脑了:“既然如此,咱去哪里找董重的同党?”

  面对董卓的疑惑,李儒缓缓将手中的茶盏放在案上,与此同时脸上的笑容一点点的消失,整个人的气势也是随之一变:“现在的洛阳,主公说谁是董重的同党,谁就是董重的同党!”

  望着面前图穷匕见的李儒,董卓沉默了片刻,然后猛然大笑起来:“好!”

  这一刻,他也是被锋芒毕露的李儒激起了骨子里的疯狂:“既然如此,那就让稚然他们带兵,诛杀董重同党!”

  很快。

  洛阳城中的许多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董卓麾下的西凉铁骑便出动起来。

  一日之内,洛阳城中十余处府邸遭到屠戮。

  而若有细心之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十余处府邸的主人,几乎都是之前在朝堂上的罪过董卓的。

  一时之间,洛阳震怖。

  直到做完这一切,董卓才在朝堂上做出了声明——这十余处府邸的主人都是董重的同党,所以他才派兵诛杀,与此同时他还好心的提醒了一下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这洛阳城中依旧藏匿有董重的同党,望满朝诸公多加小心。

  而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能做到他们那个位置,可以说没有一个是傻子,又岂能听不出董卓这番话里面那赤裸裸的威胁?

  这一次死的只是一些无足轻重的人物,但接下来他们如果还像之前那样对待董卓,那接下来变成董重同党的可能就是他们了。

  但是,面对董卓这赤裸裸的威胁,他们却悲哀的发现,现在的他们,居然没有任何反制董卓的手段——现在整个洛阳,都在董卓麾下兵马的控制之下。

  就这样,满朝文武在董卓的威胁之下,可谓是敢怒不敢言。

  于是,当董卓再一次回到大将军府之后,心情可谓是无比的舒畅:“文优,还是你的办法管用啊,你没看今日朝堂上那些人的嘴脸,不管咱说什么,没一个人敢大声反对的。咱可是好久没有这么舒坦过了。”

  然而,与一脸兴奋的董卓相比,亲手制定了这个计划的李儒表现的却无比淡然:“主公,这只是个开始。主公如果想要真正在朝堂上说一不二,这还远远不够。”

  闻言,已经尝到了甜头的董卓当即就追问道:“那文优你跟咱说说,咱接下来该怎么做?”

  李儒并没有正面回答董卓的问题。

  他道:“听闻当初先帝临终前,传位的其实并不是当今天子,而是如今被封为陈留王的皇子协。只是董重、何进为了一己私欲,发动了兵变,最后篡改了先帝遗诏,扶立皇子辩继位。如今董重既然已经伏诛,那主公何不遵从先帝遗诏,拨乱反正,废除当今天子,重立皇子协为帝?正好陈留王年幼,所以并未被送往封地,还在宫中宋皇后膝下。且如此一来,也能试探出朝堂之上,哪些人是真的怕了主公,哪些人又只是暂时隐忍。”

  “而只要主公做成了这件事,那么连天子主公都可一言废立,今后的洛阳,主公又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呢?”

  听到李儒这么说,董卓也是吃了一惊:“废立天子?”

  他皱了皱眉:“文优,这样做真能行吗?”

  李儒笑了笑:“主公怕了?”

  “咱怕什么!”被李儒这么一激,董卓瞬间把那些许的顾忌也抛到了脑后:“不管了,反正文优的你的计划就没出错过,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就照你说的办。”

  见状,李儒笑道:“既然如此,那明日主公便在府中宴请百官,并在府里多设军士,如有不从,皆斩之。”

  看着以最轻描淡的语气说出最狠的话的李儒,董卓也是暗暗咋舌。

  他这个女婿,手段毒辣不说,偶尔流露出来的野心的疯狂,即使是他都会感到心悸。

  只能说,这也幸亏是他的女婿,否则他还真不敢放心去用。

  但不管怎么说,董卓最后还是按照李儒的计划去做了。

  当天他就派人给文武百官送去了请帖,准备明日在大将军府中宴请百官,商议废立之事。

  而面对董卓的邀请,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有那十几个倒霉蛋的前车之鉴在,倒是没有人敢把董卓的帖子不当回事。

  因此,翌日,大将军府中,文武百官基本上尽数到齐。

  大将军府后园。

  董卓今日便是在此设宴。

  宴席之间,百官望着园中林立的军士,不少人都是面带忧色——今日之宴,怕是宴无好宴啊!

  而等到百官到齐之后,董卓这才出现在百官面前,带剑入席。

  于是宴会正式开始。

  虽然这是一场鸿门宴,但是董卓也不是什么小气之人,所以宴席也是十分丰盛,乐师舞姬一样不缺。

  因此,短时间内,宴席之间,除了稍显沉寂,少有人说话之外,其余的气氛倒还算融洽。

  等到酒过数巡,董卓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让人撤去乐师舞姬,轻咳一声,大声喝道:“诸位,今日请诸位来此,咱有一言,还请诸位静听。”

  闻言,百官面面相觑之余,也知道正戏来了,所以都是侧耳静听。

  而董卓看到自己一句话就让百官洗耳恭听,也是愈发的志得意满。

  他站起身来,目光从众人身上一一掠过,最后才开口道:“咱听闻先帝临终前,遗诏立皇子协为帝,然董重恶贼,为一己之私,兵变篡诏,方有皇子辩继位之事。如今董重已然伏诛,咱以为,吾等既然身为汉臣,就应该谨遵先帝遗诏,所以咱欲废帝,立陈留王,诸位以为如何?”

  董卓这番话一出,在场的众人顿时满脸惊骇,但一时之间慑于董卓的凶威,竟没有几个人敢言语。

  就在这时,突然有一人拍案而起:“董仲颖,汝发此狂言,可有证据?当初先帝遗诏,让我等扶立皇子辩继位,本将军也是在场,莫非你是想说,本将军也篡改了先帝遗诏不成?”

  众人闻声看去,开口的正是卫将军何进。

  何进乃是当今天子娘舅,当初也是他与董重联手发动兵变,将皇子辩扶上了天子之位,现在董卓想要废帝,他当然是坐不住了。

  而董卓看到何进出言反对,也是没有丝毫意外。

  只见他冷笑道:“咱可没那么说,不过现在想来,何遂高你既然也参与了当初扶立之事,莫非也是董重同党?”

  “董仲颖!”

  何进大怒。

  他拔剑指向董卓,大喝道:“不管怎么说,天子就是天子,当今天子登基之后,并无过失,如今你妄言废立,是想篡逆吗!”

  然而,董卓又岂会怕了何进?

  “何遂高!”

  他同样大喝道:“当初之事如何,你我心知肚明!你说咱想篡逆,可你篡改先帝遗诏,这才是谋逆之举!来人,把他给我拿下!”

  而随着董卓的一声令下,园中的军士瞬间便朝着何进围了上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