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商议

  王府。

  一处别院。

  贾诩推门而入,看着院子里正在一名少女的服侍下用早膳的曹操,当即挑了挑眉,不无揶揄的打趣道:“主公,昨晚睡得可好?”

  看着贾诩那挤眉弄眼的搞怪的神色,曹操不禁失笑。

  不过,正所谓食色性也,这种事情他倒是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文和吃了吗?没吃的话一起吃点。”

  贾诩走到曹操对面坐下,也是毫不客气的伸手拿起一块糕点就吃了起来,还边吃边道:“真不愧是大名鼎鼎的太原王家,这种糕点外面可买不到。”

  见状,曹操笑着摇了摇头。

  他伸手拍了拍身边的少女,吩咐道:“你先进屋吧,我跟文和有话要谈。”

  闻言,那少女糯糯的应了一声,便转身进屋去了。

  贾诩看着少女的背影,也是啧啧赞叹道:“主公倒是好福气,此女姿色可是要比诩昨晚那个要好多了。”

  事实上,昨晚酒宴过后,不光是曹操,其余像贾诩、吕布等人,王家也都安排了人作陪,而对于王家这种赤裸裸的示好行为,除了典韦因为坚持要守在曹操的院子外所以拒绝了,其余人都在曹操的示意之下接受了。

  毕竟,接下来要掌控并州,少不了要用到王家的时候,既然如此,面对王家的示好,选择接受更能让对方放心。

  不过,对于贾诩的打趣,曹操却是笑道:“那可不一样,我也是今早才知道,此女乃王长文的小女儿。”

  末了,他又补充了两个字:“嫡女。”

  贾诩:......

  他承认自己酸了。

  昨晚王赋用来招待他跟吕布等人的都只是王家蓄养的歌舞伎,结果到曹操这里居然就变成王家嫡女。

  不过,作为一個专业的谋士,酸归酸,但贾诩还是分析道:“看来,这王长文是决定要押注主公了。”

  曹操点了点头。

  这些传承悠久的世家对于一些风吹草动才是最敏感的。

  近些年来大汉天下动荡不已,黄巾之乱、西北羌乱、以及各地规模不等的起义层出不穷,兼之如今天子尚幼,宗亲分封各处,目光稍微长远一些的人都能看到隐藏在这些事情底下的汹涌暗潮。

  可以说,如今大汉的局面,未必就能比王莽篡汉之时要好到哪里去。

  在这种情况下,天下世家四处下注可以说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而将来若真的天下生乱,不管是要匡扶汉室,还是群雄逐鹿,他曹操显然都是有力的竞争者。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太原王家作为并州本地大族,只要家主智商正常,就不可能错过这个押注在他身上的机会。

  当然了,对于这些世家来说,两头下注都是基本操作,曹操都不用想就知道王家背地里肯定还有其他安排,但至少在他露出颓势之前,太原王家的力量还是能够为他所用的。

  而对于这种送上门来的助力,他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他对着贾诩道:“既然王家已经向我们表达了善意,那么我们的计划就要稍微调整一下了。但不管怎么说,都得先把九原的将军府迁到晋阳来,这件事还是交由文和你来负责。”

  贾诩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曹操入主并州,自然要把关键的位置上都换上自己人,而王赋如今所担任的并州别驾从事一职,在并州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原本曹操肯定是要拿下的,可是现在王赋既然有变成自己人的意愿,那这里自然也要做些变动。

  其实,在原本的计划当中,曹操在入主并州之后,并州别驾从事一职是要交给贾诩的,这也是曹操专门将贾诩叫过来说明的原因。

  不过,贾诩对于自身职位的高低,其实并不是很在意,因为职位的高低,只是曹操一句话的事情,并不会改变他在曹操心里的地位。

  因此,他也是笑道:“主公放心,既然王赋如此识趣,那并州别驾从事一职,就让他继续担任便是,诩在主公身边充当一小吏即可。”看書喇

  以曹操对贾诩的了解,他当然知道贾诩不会把这种事情放在心上。

  他专门把贾诩叫过来,只是表明他对贾诩意见的尊重。

  可饶是如此,看到贾诩这般轻易就答应了,曹操还是有些无奈:“文和啊文和,我看你是巴不得如此吧?毕竟,别驾从事要负责的事务,那可就多了,不做这个别驾从事,刚好可以方便你偷懒。”

  闻言,贾诩也是哈哈大笑:“知诩者,主公也。既然那王长文愿意为主公分忧,诩何乐而不为呢?”

  曹操摇了摇头:“你啊你。既然如此,等将军府迁到晋阳来,你就继续做你的将军长史吧。我说文和,都是同一个师父教的,你跟你师弟李文优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你要是能有李文优一半的干劲,我做梦都能笑醒。”

  对此,贾诩只是笑道:“人各有志。像师弟那般整日殚精竭虑,即使比诩年轻,恐怕都没诩活得长。”

  曹操撇了撇嘴。

  划水就能活得长?

  这话他可不信。

  虽然在他麾下的众人当中,论能活贾诩的确能排第二,但另外一个比贾诩还能活的人可是程昱!

  当初人家程昱跟着他这么些年,什么时候划水过?

  程昱那是任劳任怨,脏活累活都干,就这样最后活的比贾诩还长。

  所以,在曹操看来,这些都是贾诩给他自己偷懒找的借口罢了。

  不过,开玩笑归开玩笑,正事还是要谈的。

  在敲定了将军府迁到晋阳的事情之后,贾诩也是再度进言道:“主公,既然您现在做了并州牧,那接下来我们也该将重心南移了。诩建议,趁着这次将军府南迁的机会,便将此事一并做了,毕竟,北方草原已定,已经没必要将数量众多的大军留在边塞各郡了。”

  面对贾诩的进言,曹操也是笑道:“文和所言甚是,我正有此意。前番我不是说让元让他们去各地担任太守吗?以我之意,就是让元让他们各自多带些兵马前去,以各郡之力来供养这些兵马。”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