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董卓亡

  董卓目不转睛看着貂小蝉,咧嘴大笑,问向王允:“王司徒,这是?”

  “此乃王允义女,小婵儿。”

  “哦!哈哈,小婵儿美人,快过来,让老夫好好瞧瞧。”

  “是,太师。”貂小蝉娇声娇气应道。

  董卓抚摸着貂小蝉小手,连连赞叹,爱不释手。

  “太师若是喜爱,就由小婵儿服侍太师如何?”

  “这……好好,王司徒真乃明白人,哈哈。”

  “小婵儿,汝需尽心伺候太师。”

  “是,义父。”

  董卓心满意足,笑道:“今天色已晚,老夫就不叨扰了。”

  王允起身,拱手施礼道:“恭送太师。”

  “哦,哈哈……。”

  董卓带着貂小蝉回到太师府,一夜狂欢之后,恐小妾香儿吃醋,

  与小婵无法相处,又恐吕布惦记,于是,两日日后启程,带着貂小蝉,前往郿坞居住。

  临走之时,故意支开吕布,不让其知晓。

  吕布按照与王允约定时日,率领迎亲之人,一路吹吹打打,前往司徒府。

  只见司徒府门紧闭,不像有什么喜事,吕布大惊,急忙翻身下马,大步走向府门,用力敲打。

  府内传出一老者之声:“何人敲打府门?”

  “吾乃吕布,快开门。”

  “嘎吱嘎吱,”府门打开后,吕布问道:“今日乃吾迎娶小婵,为何府中并无喜庆?”

  “吕将军,这个老奴不知。”

  闻及此言,吕布大惊失色,问道:“司徒大人可在府中。”

  “在,只是老爷……。”

  “司徒大人如何?”

  “自前两日,太师大人来过之后,老爷就一病不起。”

  “什么,太师大人来过司徒府?”

  管家点头道:“正是。”

  吕布惊愕:“不好。”急忙跑进府内。

  只见王允躺在床上,不停呻吟道:“小婵儿,小婵儿,为父老了,对不起你呀,保护不了你,为父无法向吕将军交代,呜呜……。”

  吕布闻及此言,犹如晴天霹雳,连忙来至床前:“岳丈大人,小婵儿如何了?”

  王允微微睁开双眼,看见吕布,眼中含泪。看書喇

  “岳丈,小婵儿如何了?”

  王允失声痛哭道:“前几日,不知太师大人为何,突然来至府中,要在老夫府上饮酒,

  老夫不得已,令人摆下酒宴,可是太师大人酒醉之后,非要在府中看看,

  结果遇见小婵儿,太师大人垂涎小婵儿美色,非要带走,老夫百般解释,

  小婵儿已许配吕将军,如今已是吕将军之人,太师大人不听,还说……。”

  吕布闻及此言,大怒道:“还说什么?”

  “还说,奉先女人便是老夫女人,待老夫玩腻了,还给奉先便是。”

  “无耻老贼,如此欺我。”吕布怒目圆睁,暴跳如雷。

  “吾非杀了董卓老贼不可。”

  “吕将军,吕将军不可鲁莽。”王允起身言道。

  “岳丈大人,如今小婵身陷虎口,吾如何放心。”

  “吕将军,恐怕此时董卓已带着小婵儿,去往郿坞居住,郿坞戒备森严,

  军中将士皆是董卓心腹之人,若将军此去,恐难不但就不来小婵儿,将军也无法生还。”

  吕布犹豫不决,问道:“岳丈大人,这如何是好?”

  王允看着吕布问道:“吕将军是否真心想救小婵儿。”

  “当然。”

  “若真心想救,必然与董卓为敌,斩杀董卓,方可救得小婵儿。”

  “这…。毕竟董卓乃吕布义父,吾乃董卓义子,若斩杀董卓,如此实为大逆不道。”

  “哈哈,吕将军此言差矣。将军姓吕,奸贼姓董,只是名义上父子关系,并非骨肉至亲,

  况且董卓现在已是众叛亲离,将军难道如此执迷不悟,

  还认贼作父?将军视董卓为父,董卓何时视将军为子。”

  “嘶……。”吕布闻及此言,倒吸一口凉气,回想往日之事,

  牙关一咬:“董卓不仁,休怪吕布不义,岳丈大人,有何良策斩杀董卓。”

  “哈哈,将军仁义,汉室有救,陛下有救,吕将军,若此次斩杀董卓,

  将军任职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与老夫同掌朝政,如何?”

  吕布大喜,拱手言道:“谢岳丈大人垂爱。”

  吕布出了司徒府,心中还是犹豫不决,回府途中路遇李儒,便将貂小婵之事告知李儒,

  李儒闻及此言大惊,急忙安慰言道:“吕将军稍安勿躁,待儒面见太师,送还貂小婵。”

  吕布高兴言道:“如此便好,吕布谢过李先生。”

  李儒走后,吕布暗想:“若董卓送还小婵儿,此事作罢,便当没有过此事,王允之事就当没有发生。”

  李儒连夜赶到郿坞,入见董卓。

  董卓笑道:“文优此乃何事?”

  李儒言道:“主公欲取天下,何故以一女子之事见责温侯?倘彼心变,大事去矣。”

  董卓问道:“此事已出,奈何?”

  “主公可命人赐以金帛,好言慰之,自然无事。”

  “嗯,就依文优之言。”董卓点头言道。

  李儒再问道:“主公是否强娶吕布之妻貂小婵乎。”

  董卓大惊,问道:“文优怎知此事?”

  “乃吕布相告,儒才得知。”

  “文优勿听吕布之言,此乃王司徒义女,乃王司徒送与老夫。”

  “王司徒早已将义女貂小婵,许配给吕布,今被主公取来,令吕布蒙羞,不如送还吕布,以此为好!”

  董卓想起貂小婵之缠绵柔情,美貌之色。摇头言道:“老夫之女人岂可赠予他人?”

  李儒劝道:“主公此言差矣,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

  今貂小蝉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主公心腹猛将也。

  主公若就此机会,以小蝉赐吕布,吕布感大恩,必以死报主公,请主公思之慎之。”

  董卓沈吟良久,笑道:“汝言亦是,我当思之,不过吕布与老夫有父子之分,不便赐与。

  吕布之前之过,老夫不究其罪尔,文优可传老夫之意,以好言慰之可也。”

  李儒大声言道:“主公不可为妇人所惑。”

  董卓变色怒道:“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貂小蝉之事,再勿多言,言则必斩!”

  “主公。”

  “无需多言。”董卓拂袖而去。

  李儒回长安后,仰天长叹:“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正当王允等大臣,准备采取行动之时,正逢天子大病初愈。

  朝廷百官在未央宫集合,恭祝天子龙体安康。

  王允与吕布等大臣商议一番后,吕布派同郡骑都尉李肃众将,

  带领十多名心腹亲兵,穿上宫廷侍卫的服装,潜伏在宫殿侧门两边,等待董卓前来。

  董卓得知天子龙体安康,便乘车前往皇宫庆贺。

  吕布随从护卫。当董卓车队行至北掖门外时,便大摇大摆的下车。

  李肃等众将,手持长戟冲出,刺向董卓,哪知董卓朝服内穿铠甲,并未伤及要害,只是刺伤董卓手臂。

  董卓连忙疾呼:“我儿奉先何在?!”

  吕布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准备好的诏书,大声喊道:“有诏讨贼臣!奉旨杀贼!其余人等不可向前。”

  董卓大惊,此时才发现,吕布早已背叛,破口大骂吕布:“庸狗敢如是邪!”

  吕布手持方天画戟,刺向董卓,董卓欲持剑相迎,奈何武艺不及吕布,被吕布一戟刺穿身体,倒地身亡。

  太师府主薄田景,及仆人上前抱住董卓的尸体,

  吕布命其余众将士上前,将董卓尸体砍成肉泥,并将主薄田景,及仆人斩杀。

  跟随董卓前来的将士,见吕布勇武,杀了董卓等人,皆不敢向前。

  吕布大喝道:“今董卓已死,其余人等概不追究。”

  王允见董卓已死,大笑道“董贼,死有余辜。”

  随即大声言道:“来人,将赦免诏书送往各府,释放有冤之人。”

  军士大喜:“是,司徒大人。”

  董卓的死讯传出,轰动长安,轰动大汉天下,长安城中的将士高呼万岁,传颂司徒王允之忠义。

  长安百姓一路之上,载歌载舞,许多百姓将家中珠宝换成酒肉,分发给有功将士,以示庆贺。

  贾诩听闻董卓已死,急忙与张济相商。

  “元江,今董卓已死,长安必定大乱,吾等需随时做好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文和,今主公已在幽州剿灭刘虞,尽快将此事告知主公。”

  “元江所言极是,吾这就书信一封,送达主公。”

  “文和,今董卓已死,群龙无首,西凉大军必乱,此时当如何?”

  “元江考虑极是,今主公已有冀州,并州,洛阳,新州四地,若是拿下幽州,

  青州,大汉天下已得其三,今吾二人再助主公拿下长安,整个司隶就全部归属主公。”

  “文和,吕布,王允因斩杀董卓,风头正盛,朝廷大臣皆以王允马首是瞻,齐心协力,恐怕难以成功。”

  “元江,此事无需担忧,此事诩已有计较,今王允控制朝堂,控制长安,

  定然会向天子请旨,下达赦免诏书,赦免含冤之人,

  但为恐不会赦免西凉军中大将,正好利用此事,令长安再乱,吾等乱中得利,拿下长安。”

  “好,文和此计可行,今徐晃将军正在函谷关,徐荣将军镇守潼关,可修书一封给关羽将军,

  令徐晃将军率兵前来,再修书交由徐荣领军,令其起兵共取长安。”

  贾诩点头,忽然想起什么:“元江,速速整顿兵马,带上你我家小一同出城,恐长安暂时无法立足。”

  “好,吾这就去准备。”

  张济走后,贾诩安排家小准备,随同张济出长安,

  安排妥当后,贾诩言道:“史阿将军。”

  史阿于门缝之中走出,拱手道:“贾先生。”

  “史阿将军,随吾出府。”

  “是,贾先生。”

  贾诩乔装打扮一番,在史阿保护之下,来到李儒府。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