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时空穿越之兵王风云> 第337章 密谋董卓

第337章 密谋董卓

  张文自占领洛阳之后,先后有京兆人严象,金尚,杜畿,第五巡,韦端,脂习,扈累,贾洪,赵戬,

  河内郡人司马防司马朗父子数人,司马芝,常林,张延张范父子二人,赵咨,阴化,郑浑,郑袤,赵达,

  河南尹人杜夔,张奋,贾逵等。

  严象,京兆人,聪博胆智,兼有文武。

  金尚,京兆人,颇有才华。

  杜畿,京兆杜陵人,有学识,有谋略。

  第五巡,京兆三休之一,出身名门,有才华。看書喇

  韦端,京兆人,有学识,乃名士,

  脂习,京兆人,有气节,有学识。

  扈累,京兆人,擅长星象、占卜。

  贾洪:京兆人,博学有才。

  赵戬:京兆人,才华横溢。

  司马防:河内郡人,有学识。

  司马朗:河内郡人,才华横溢,有气节。

  司马芝:河内郡人,不徇私情,善于断案。

  常林,河内郡温县人,有才名,学识渊博。

  张延,河内修武人,有学识。

  张范,河内修武人,张延之子,才华横溢。

  赵咨,河内人,见识过人,与人无争,

  阴化,河内人,有辩才。

  郑浑,河南开封人,发展治理农耕之才。

  郑袤,河南开封人,郑泰之子,颇有才华。

  赵达,洛阳人,有学识。

  杜夔,河南郡人,懂音律,聪明过人,管弦等各种乐器,无所不能。

  张奋,河南尹人,有勇武,与任峻关系密切。

  毌丘毅,河东人,有勇,有谋略。

  贾逵,河东郡人,有谋略,懂政事,学识渊博。

  关羽得张文军令,知益州刘焉起兵十万,张鲁起兵十万,

  荆州刘表起兵十万,孙策起兵五万,曹操起兵五万,五路大军攻打洛阳。

  急忙命人请来荀攸,陈群,贾逵,严象,杜畿,徐晃,华雄等人商议。

  “刘表,刘焉,张鲁,曹操,孙策五路人马,共四十万大军杀奔洛阳而来,不知军师有何良策?”

  荀攸抚摸胡须良久,笑道:“关将军,若攸所料不差,此五路兵马不过虚张声势尔。”

  关羽手摸长髯,问道:“军师此话怎讲?”

  “刘表据有荆襄九郡,民心军心不稳,蛮族之人常有侵扰,此次出兵,

  不过是应付朝廷而已,兵马行进半路,便会下令撤军,

  蜀中之地,盘根错节,多有不服刘焉之士,加之刘焉多病,

  四子为争州牧之位,暗中较劲,与刘表一样,半路撤军。

  汉中张鲁,此次奉益州牧刘焉之命,出征洛阳,不过是图上庸、房陵之地,

  若取下两地,便会以汉中粮草不足,兵马训练不足为由,拒绝出兵洛阳。

  孙策据此千里,又刚刚攻下庐江,九江二郡,此时粮草不足,

  二郡民心,军心不稳,岂会轻易出兵,不过虚张声势。

  曹操已攻下兖州,豫州,正是大力发展民生,招兵买马,

  暗中积蓄力量之时,岂会因一道圣旨,而得罪晋王。”

  关羽笑道:“军师所言有理,如此说来,洛阳无忧矣。”

  这时贾逵言道:“不,关将军,兵法有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军师所言虽有理,然吾等不可不防,万不可掉以轻心。”

  荀攸点头称善:“景伯所言甚是,若五路大军,有一路为实,吾等不防,将陷洛阳于危难。”

  “嗯,军师所言甚是。”

  严象劝道:“关将军,董卓知五路大军进攻洛阳,定会火中取栗,派大将领兵前来,此不得不防。”

  “文则所言非虚,董卓常思东归洛阳,今得知五路大军前来,岂会无动于衷。”杜畿赞同道。

  关羽看看众人,手摸长髯:“军师以及各位所言有理。”于是问向陈群:“陈先生,今洛阳粮草如何?”

  “回禀关将军,今洛阳粮草充足,可供大军三年用度,如今洛阳百姓,家中已有余粮。”

  “嗯,好。”关羽点头道,又看看徐晃,华雄二人。

  “公明,华将军,汝二人有何见解?”

  徐晃言道:“关将军,军师及各位所言非虚,末将不才,

  愿领兵紧守函谷关,不放董卓一兵一卒进入洛阳。”

  华雄高声言道:“关将军,华雄愿守虎牢关。”

  关羽见二人请战,便看看荀攸,见荀攸点头,随即大声言道:

  “徐晃将军率领兵马三万,严象随军参赞军机,张奋为副将,前往函谷关。

  华雄将军领兵三万,贾逵随军参赞军机,毌丘毅为副将,前往虎牢关。

  命郝昭领军一万镇守汜水关,命张忠领军一万镇守荥阳。

  命吴匡民团军,负责粮草供应。”众将领命而出。

  李儒急急忙忙,气喘吁吁跑进董卓居住的尚父府。

  此时董卓正与歌姬嬉闹,见李儒进来,笑道:“这是刚刚于民间挑选的歌姬,准备明日送往宫中,文优觉得如何?”

  李儒手摸山羊胡,点头笑道:“甚好,甚好!”

  董卓见李儒正在擦拭额头汗水,关心问道:“文优这是为何,怎么满头大汗。”

  “主公,好消息,幽州刘虞,北平公孙瓒,青州田楷,兖州曹操,庐江孙策,

  荆州刘表,益州刘焉,七路大军,起兵八十余万,进攻冀州,并州,洛阳三地,”

  “哈哈,七路大军讨伐张文,文优此计甚妙,功不可没。”

  “多谢主公赞誉,此乃儒份内之事。”李儒谦虚道。

  “来人,摆下酒宴。”董卓大声喝道,同时命歌姬退下。

  “今七路大军讨伐张文,定使张文首尾难以相顾,那时必危,

  主公可令一支大军进驻潼关,虎视函谷关,若七路大军进攻洛阳甚急,

  待张文兵马与七路兵马,两败俱伤之时,令大军直逼洛阳,趁势攻取洛阳。”

  “嗯,好,文优此言有理。”董卓喜笑颜开,随即大喝道:“来人,速速传令徐荣,令徐荣领军五万进驻潼关。”

  董卓连日兴奋,忘乎所以,经常留宿于宫中,睡龙床,奸淫宫女。

  一日,长安城中发生震动,地面摇晃不止,董卓便向蔡邕询问应对之策,

  蔡邕趁机进言,此乃地震,太师大人不可乘坐青盖金华马车,以免受伤,董卓听从,改成皂盖马车。

  因蔡邕十分有才学,极受董卓厚待,每次宴会,都会令蔡邕弹琴、参与,

  蔡邕得董卓知遇之恩,十分感念董卓,故而努力匡正董卓之言行,一心为大汉,

  而董卓却很少采纳,蔡邕也觉得非常失望及遗憾。

  董卓非常喜欢车师王侍子,而这位侍子多次犯法,被司隶校尉赵谦抓住,判罪斩杀了,

  董卓非常生气,但是一直很敬畏赵谦,便把都官从事抓来,并杀害报复。

  数月后,太史令望气,言说不久会有大臣会被诛杀。

  董卓害怕预言,会应验在自己身上,想起卫尉张温曾与自己不和,

  便指使手下,诬陷张温与张文勾结,并将张温活活鞭死。

  何颙、郑泰等幕僚对董卓不满,便寻找合适之人,趁机刺杀董卓,

  因刺客行事不利,未能刺杀成功,刺客被抓,董卓命人施以酷刑,刺客供出众人,

  于是董卓派人捉拿何颙、郑泰、华歆等人。

  自此以后,董卓出入,皆有数千铁骑护卫。

  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应司徒王允相邀,过府饮酒。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允看看二人,开口言道:“士孙大人,杨大人,今日老夫相请二位前来,有一事相商。”

  二人放下手中酒碗,施礼道:“不知司徒大人有何要事?”

  司徒摆手,吩咐下人退下后。

  看向二人言道:“今董卓上奏朝廷,欲加封老夫为温侯,食邑五千户,

  老夫身为大汉忠臣,岂可与国贼董卓为伍,欲打算推辞不受,不知有何不妥?”

  “司徒大人不可。”

  “士孙大人为何不可?”

  “今董卓控制朝廷,把持朝政,乃受天人共愤,吾等若想寻找合适之机,除去董卓,此时不能有丝毫破绽,

  董卓欲给司徒大人加官进爵,无非是拉拢司徒大人,再者朝廷百官,敬仰司徒大人崇高品节,

  又何乐而不为呢?司徒大人莫要意气用事,而误了除国贼之大事尔。”

  尚书杨瓒也及时劝道:“士孙大人所言极是,司徒大人万不可意气用事,

  若此时与董卓不和,司徒大人多年隐忍,岂不是付诸东流。”

  二人此言,令王允想起多年以来之事,不觉心酸,

  暗想:“老夫于董卓面前敷衍趋势,讨好董卓的种种不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除去董卓,

  若此时不受封温侯,令董卓疑心,多年隐忍岂不前功尽弃,得不偿失。”

  于是次日早朝之时,董卓再次提议加封王允为温侯,王允欣然接受,董卓开心不已。

  次年,长安遭受严重灾害,连续两个多月倾盆大雨。

  王允和士孙瑞、杨瓒等人借登台祭祀乞神降雨之机,齐聚一起,秘密商议谋杀董卓之事。

  士孙瑞眉头紧锁,看向众人言道:“自去年岁末以来,太阳阴晦不照,淫雨连绵不断,

  暗无天日之时已到尽头。如今时机已成熟,若不把握天机,先发制人,恐以后患无穷!请各位大人思之。”

  司徒王允点头称善,赞同道:“士孙大人所言甚是,伺机尽早行动,以图国贼董卓。”

  尚书杨瓒道:“司徒大人,士孙大人,各位大人,董卓爪牙密布,戒备森严,董卓此人也是力大无比,

  凶残毒辣,如果不采取万全之策,一旦失手,恐怕后果难以设想。”

  王允思考片刻,笑道:“老夫已有一计。”

  士孙瑞问道:“司徒大人有何计策?”

  “董卓身旁护卫极多,且戒备森严,外人无法靠近,为今之计,只有安插内应于董卓身边,里应外合,令董卓措手不及,

  董卓心腹之将吕布,与董卓小妾有私情,双方之间矛盾极深,老夫正好利用此人,斩杀董卓。”

  仆射士孙瑞,尚书杨瓒等人大喜。

  杨瓒问道:“吕布乃虎将,天下之人除晋王张文,无人可敌,若能得吕布相助,大事可成。”

  士孙瑞言道:“司徒大人,晋王拥冀,并州,洛阳三地,今洛阳拥兵十万,

  其手下大将关羽镇守,据此不过八百余里,何不引为外援,共图董卓。”

  “不可……。”校尉黄琬急切喊道。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