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时空穿越之兵王风云> 第336章 张鲁得汉中

第336章 张鲁得汉中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县人,乃留侯张良的十世孙,天师道教祖张陵之孙。

  刘焉受朝廷旨意,领益州牧之责,经过数年经营,已将益州牢牢控制,

  汉中太守苏固不服刘焉,欲起兵攻打刘焉。

  刘焉得知后,于是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共同领兵攻打汉中太守苏固。

  二人领兵攻入汉中,张修斩杀苏固,张鲁得知,恐张修抢功,

  于是命其弟张卫领兵,趁张修不备,将其斩之,

  张修手下将士闻及此事,大惊,于是在副将张英率领下,欲通过汉中斜谷回成都,

  张鲁得报,命手下大将杨任领兵,截断斜谷道,张英无奈,率军归降张鲁。

  刘焉得报,大骂张鲁,欲起兵亲伐张鲁,

  张鲁之母好养生,年近四十,风韵犹存,又兼挟鬼道。

  为张鲁之事,亲往益州,面见益州牧刘焉说情,

  刘焉好其母美色,于是便默认张鲁功勋。

  张鲁通过其母与刘焉的关系,得到信任,又被刘焉封为汉中太守。

  朝廷得知苏固被杀,便命使者前往益州质问此事,在刘焉授意下,

  张鲁伏兵于半路,杀害朝廷使者,后因先帝驾崩,董卓把持朝堂,便不了了之。

  张鲁自得汉中后,便在此地传播五斗米道,并自称师君。

  一日张鲁正在道场传道,功曹阎圃进来,小声言道:“主公,益州牧命人送来军令。”

  张鲁疑惑:“刘焉军令?难道有大事发生?”

  于是便随同阎圃,返回太守府。

  “阎功曹,益州牧大人有何军令?”

  阎圃于怀中拿出军令,递给张鲁。

  “嘶……。”张鲁看完军令,倒吸一口凉气。

  “主公,州牧大人有何军令?”

  “刘州牧命吾起兵五万,攻打洛阳。”

  阎圃惊愕:“攻打洛阳?主公不可,洛阳已被并州牧张文占据,

  今张文拥兵五六十万,大将数十名,战将百员,

  洛阳乃张文手下大将关羽镇守,关羽世之虎将,

  又有华雄,徐晃等大将相助,今洛阳城最少有兵马十余万,

  皆是精兵强将,又有虎牢关,泗水关之险,如何得破。”

  “嗯,阎功曹所言极是,然州牧之令,不可不从。”张鲁说到此时,随即大喝道:

  “来人,命张卫、杨松二人前来府中议事。”

  半个时辰后,三人进入府中。

  “拜见主公。”

  张鲁虚扶一番:“免礼。”

  谋士杨松问道:“主公,何事如此着急?”

  “州牧大人命吾起兵五万,攻打洛阳。”

  “不可。”杨松急忙阻止道。

  “此话怎讲?”

  “主公,洛阳之地已属驸马张文,若吾军攻打洛阳,便是与张文为敌,

  汉中刚刚稳定不久,蜀中官吏对主公统领汉中,多有怨言,若主公出兵,

  蜀中小人进言州牧大人,言主公不是,刘焉恐有想法,那时汉中之地并非主公所有,

  如今张文势大,拥有冀、并两州,又有洛阳之地,精兵猛将极多,

  若是此时与张文为敌得不偿失,还望主公思之慎之。”

  此言令张鲁连连点头称是。

  “嗯,杨从事所言有理。”

  阎圃言道:“主公若不出兵,罪已刘州牧,恐为不妥,当有万全之策。”

  “主公,松有一计,不知如何?”

  张鲁大喜,问道:“杨从事何计?”

  “主公,今汉中之地,上庸、房陵二县还未拿下,不如趁此,出兵拿下上庸、房陵二县。

  待拿下上庸、房陵二县后,主公以二县之地民心,军心不稳为由,暂时拖延,静观其变。”

  “好!”张鲁大喜,连连点头:“杨从事此计甚妙,可行。”

  “来人,命杨昂、杨任、杨柏,昌奇,张英进府。”

  府外校尉高声应道:“是。”

  众将进府后,张鲁高声言道:“张卫,杨昂。”

  “小弟张卫在,末将杨昂在。”

  “命张卫为主将,杨昂为副将,领兵五万,诈称十万大军,

  出兵洛阳,先取上庸、房陵二县后,整兵备战,等待吾军令。”

  二人应道:“是。”

  “昌奇。”

  “在。”

  “命汝率兵一万,紧守阳平关。”

  昌奇大声应道:“是,主公。”

  “杨任。”

  “主公,”

  “命汝率兵二万镇守沔阳、褒中、成固三地。”

  “是,主公”杨任高声应道。

  “杨柏。”

  “杨柏在。”

  “命汝领兵两万镇守安阳、西城、锡县三地。”

  “是,主公。”

  “张英。”

  “主公。”

  “命汝领军镇守南郑。”

  “是,主公。”

  张鲁起身高喝道:“众将听令,明日起兵。”

  “是,主公。”

  张卫,杨昂二人引兵五万,一路浩浩荡荡,大张旗鼓直奔上庸。

  上庸县令,闻听张鲁兵马,受益州牧刘焉之军令前来,并未防备,率领县中大小官员出城迎接。

  张卫趁县令不备,大声喝道:“上庸县令勾结张文,欲图背叛益州,

  今奉州牧大人之命,擒拿县令,其他县中官员各尽其职,各安本份。”

  “来人,将上庸县令拿下。”

  “张将军冤枉啊!吾冤枉。”只见军士上前,一刀砍下,上庸县令人头落地。

  其他县中官员战战兢兢,跪拜于地:“听候张将军调遣。”

  张卫命杨昂领一万兵马,留下镇守上庸。

  率领四万将士向房陵进发,以同样手段,拿下房陵。

  数月后,张鲁得报,张卫,杨昂二将,拿下上庸、房陵二县。

  于是张鲁命杨昂镇守二县,等待军令,张卫回南郑听调。

  益州刘焉得知此事,大发雷霆,欲问罪于张鲁。

  幸亏张鲁之母从中周旋,益州刘焉就此作罢,并将汉中全郡交由张鲁辖制。

  严颜领大军五万,过了三里河,一路向宛城进发。

  正在行进途中,只见一骑飞奔而来。

  来至严颜马前,拱手言道:“启禀将军,主公有令,令将军速回益州。”

  “什么,兵退益州,吾等兵马已近洛阳,此时回兵,岂不是徒劳,

  主公可有交代,为何退兵?”

  “将军,长安骤变,董卓已被吕布斩杀,长安一片混乱,当今天子不知下落,故而主公急命将军兵退益州。”

  严颜闻及此言,咬牙切齿,仰天长叹:“一切皆是徒劳。”

  “来人,传令全军将士,速速退回巴郡。”

  校尉高声应道:“是,将军。”

  便一路飞奔大喊:“严将军有令,兵退巴郡。”

  “严将军有令,兵退巴郡。”

  甘宁自被严颜降为千人督后,心生不满。

  自益州跟随甘宁的八百锦钒贼,见老大甘宁不悦,心生怨恨,

  于是劝道:“大哥,严颜自持乃刘焉心腹大将,根本不把老大放在眼里,

  以十日期限筹集船只,乃是故意而为,今番老大差点死于严颜之手,

  现益州刘焉传令撤兵,若老大回到巴郡,严颜定会以贻误战机之罪,看書溂

  禀告刘焉,那时老大难逃一劫,不如……。”

  甘宁乃重情重义之人,对手下八百弟兄爱护有加。

  闻及此言,想起当日之事,怒目圆睁,恨得咬牙切齿。

  于是问道:“不如怎样?”

  “老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吾等八百弟兄,了无牵挂,不如弃了刘焉,

  离开严颜大军,走哪算哪,只要兄弟们跟随老大一起便可。”

  甘宁看着众人,满脸感激:“吾甘宁有汝等弟兄相随,今生足矣,只是吾等去往何处?”

  韩文言道:“老大,天下英雄诸侯,以晋王张文势大,兖州曹操次之,

  再者就是荆州刘表,益州刘焉,庐江孙策,汉中张鲁,西凉马腾等,其他之人皆不足为虑。”

  郭伟言道:“老大,韩大哥所言甚是,小弟以为,可投晋王张文。”

  韩文点头称是。

  甘宁看看二人:“为何投靠晋王张文?”

  “老大,晋王张文礼贤下士,军中大将谋士若有才能,不问出身,

  如今已拥有冀州,并州,洛阳三地,手下大将数十名,战将数百员,

  精兵不下五十万,此人乃是一代明主,早晚必成大事。”

  甘宁疑惑问道:“晋王手下已有数十员大将,吾等前往投效,哪有吾等立足之地。”

  韩文笑道:“老大,此言差矣,晋王手下虽有大将数十名,然都是马上战将,

  步军战将,目前水军大将寥寥无几,只有文聘一人,晋王若想统一大汉天下,

  江东之地,巴郡之地非水军不可,如老大这般水军大将,天下能有几人,

  若此时老大前往投效,必然独领一军,将来必能封侯拜将,岂可在严颜手下受此鸟气。”

  甘宁闻及此言,兴奋言道:“不知手下弟兄是否同意?”

  郭伟言道:“老大可召集弟兄,一问便知。”

  甘宁点头:“韩文,郭伟,速速召集弟兄。”

  片刻功夫,八百锦钒贼齐聚,向甘宁拱手施礼:“老大。”

  “弟兄们,今严颜不义,屡次三番侮辱吾等弟兄,视吾等弟兄汝草芥,今吾决定,离开益州刘焉,

  离开严颜大军,前往冀州,投靠晋王张文,汝等弟兄以为如何?”

  八百锦钒贼闻及甘宁之言,同声喊道:“吾等誓死追随老大,老大之言便是将令。”

  甘宁激动言道:“好,真是吾甘宁好弟兄。”

  韩文言道:“老大,益州刘焉已下军令,令严颜火速撤兵回巴郡。”

  “为何如此着急?”

  “好像是长安变故,董卓死于吕布之手,当今天子下落不明,刘焉不敢得罪张文,急命严颜退兵。”

  甘宁眼眶打转,思考片刻,随即言道:“吾即刻请命严颜,

  借故准备船只,弟兄们即刻准备,趁此时悄悄离开大军。”

  “是,老大。”

  于是甘宁向严颜请命,严颜并未在意,命甘宁即刻前往三里河。

  甘宁便与八百弟兄借故,悄悄离开大军,往洛阳而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