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时空穿越之兵王风云> 第239章 谋划长安

第239章 谋划长安

  牛辅、董越、李傕、郭汜,樊稠、董旻、李蒙、李肃、董璜、刘艾等众将,

  见吕布被董卓大骂一番,脸上都有一些幸灾乐祸,眼角瞟了一眼吕布,心中十分解气,

  董卓看看贾诩:“不知文和先生有何良策?”

  贾诩知无法回避,随即拱手施礼言道:“相国大人考虑极是,

  今叛军兵锋正盛,京师洛阳又无险可守,若叛军四面围之,

  断吾水源粮草,京师洛阳恐难保矣,需早做打算,以求退路自保。”

  李儒笑曰:“文和所言有理,但不知我等退往何处?”

  贾诩笑道:“文优欺我,想必相国大人早有打算。”

  李儒惊问道:“文和,儒何时欺汝,此次请先生而来,是想请先生赐教。”

  董卓笑曰:“哈哈,文和不愧是大才,与老夫心有灵犀。”

  贾诩言道:“岂敢与相国大人相提并论,诩不过一介书生尔。”

  “文和乃大才,不必自谦,文和之才老夫素有耳闻,今请教文和,我军下一步应如何打算?”

  “相国大人,京师洛阳已无屏障,叛军攻入洛阳乃早晚之事,

  现今京师洛阳,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李儒言道:“文和所言非虚,然京师洛阳乃我军根基,若根基不在,吾等又有何处可往?”

  “长安。”

  董卓惊愕,问道:“文和之意,长安可退可守之。”

  “正是,我军大部将士来自陇西,早已归心,

  长安又有三道关口,天然屏障,潼关、武关、函谷关,足可抵御叛军,

  潼关乃天下第一关,想破此关,是比登天还难,

  潼关乃兵家必争之地,若相国大人据守长安,

  待叛军内部有变,诸侯混乱混乱之时,相国大人亲率雄狮出关,一一围剿,何愁大事不成?”

  “哈哈,文和一语惊醒梦中人,妙不可言。”董卓闻及此言大笑不止。

  李儒连连点头:“文和不愧是大才,儒不如也。”

  随即向董卓献计:“主公,需即刻派兵接收长安,早做打算,汝京师洛阳不保,便可退往长安。”

  董卓点头,大喝道:“牛辅、樊稠、董越,董旻、张济何在?”

  五人同声回道:“在。”

  “汝等五人各领本部兵马,明日前往长安,据守长安,潼关、武关、函谷关等紧要之地。”

  “是,相国大人。”

  董卓又看看贾诩笑曰:“文和此次辛苦一下,一同前往长安,处理大事。”

  贾诩答道:“是,相国大人。”

  董卓又看看李儒、吕布、李傕、郭汜,李蒙、李肃、董璜、刘艾,徐荣、段煨等众将。

  大声言道:“李傕、李蒙率领本部兵马驻守洛阳南门,

  郭汜、刘艾率领本部兵马驻守北门,

  徐荣、段煨本部兵马驻守东门。

  吕布、李肃、率领本部兵马驻守西门。

  董璜率领亲卫将士守护好皇宫。”

  众人齐声回道:“是,相国大人。”

  吕布回道:“是,义父孩儿遵命。”

  “我儿奉先,”

  吕布即时施礼,“义父,孩儿在。”

  “我儿奉先,洛阳西门正对虎牢关,如此紧要,奉先需小心谨慎,

  切不可粗心大意,老夫对汝寄予厚望,万不可令老夫失望。”

  吕布闻及此言,感激涕零,跪拜于地:“孩儿定不负义父厚爱,严守西门。”

  董卓上前扶起吕布,拍了拍吕布肩膀,笑道:“老夫如此严厉,

  乃是为我儿奉先着想,所谓玉不琢,不成器,若加以磨练,

  将来我儿奉先必成大器,老夫辛苦得来一切,将来我儿奉先可继之。”

  吕布闻听此言,心花怒放,随即再次跪拜于地,大声言道:

  “孩儿多谢义父大人栽培,孩儿日后时时聆听义父教诲,绝不敢懈怠。”

  “哈哈哈,好,我儿奉先终于开窍,有所领悟,没有枉费老夫一片苦心。”

  吕布满脸兴奋,嘚瑟的看了看众将。

  董卓安排诸事后,问向李儒:“文优,后路之事已安排妥当,下一步如何打算?”

  “主公,还有一事,需要小心提防。”

  “哦!文优所言,乃是袁隗之事?”

  “正是,今叛军猖獗,士气旺盛,想必袁隗此人必有异动,需时刻防备。”

  “哼,袁隗老贼,老夫欲让其多活几年,不想此人自寻死路,休怪老夫无情,来人……。”董卓大喝道。看書溂

  “慢,主公,此时还不是时候,只需派人严加防范即可,关键时刻,袁隗一家老小自有用处。”

  董卓微笑道:“文优之意,叛军进攻洛阳之时,将袁隗推出,令袁绍投鼠忌器,以乱其心。”

  李儒笑曰:“正是,袁绍为叛军盟主,袁隗乃其叔,定然不敢强行攻城,

  那时可派人前往叛军之中,分化叛军之心,令其自乱。”

  “哈哈,好,文优此计甚妙。”

  董卓大声言道:“汝等各自回去,做好准备。”

  “是,相国大人。”

  贾诩、张济等众人离开相国府。

  段煨出府后,便前往军中大营。

  徐荣跟随贾诩、张济二人来至贾府。

  贾诩回府后,急忙命人请来贾峰。

  贾诩、贾峰、张济、徐荣四人落座后。

  张济问道:“文和,此次吾二人前往长安,这洛阳之事当如何?”

  贾峰不明其意,便问向贾诩:“诩弟,怎么横生变故?”

  贾诩便把今日董卓府中之事,告知贾峰。

  “哦,原来如此,诩弟,张将军,汝二人前往长安,也是好事,于车骑大将军有利而无害。”

  “兄长,弟也是如此想法,只是明日弟就要同张将军前往长安,这洛阳之事,鞭长莫及啊!”

  “呵呵,这洛阳不是有徐将军在吗?”

  贾诩看看徐荣,连连点头。

  徐荣言道:“先生同张将军前往长安,二位家小是否随同?”

  “董卓素有猜忌,此次去长安,若不带家小,必然令董卓生疑。”

  “若如此,恐先生与张将军家小,处于危险境地。”

  贾诩笑曰:“徐将军无需担心,诩与元江家小在身边,

  董卓定然放心,若不相随,反而有性命之忧。”

  这时贾诩想起华雄之事,问道“徐将军,华将军一家老小,是否已经安然送出京师洛阳。”

  徐荣摇头回道:“还未送出京师洛阳。”

  贾诩大惊:“为何没有送出京师洛阳?现在何处?”

  “自华将军被斩,董卓四处命人找寻,华将军一家老小,故一直没有合适时机,

  吾已命田豫将军,将华雄一家老小藏匿起来。”

  “嗯,看来董卓猜忌之心不死,怀疑华将军投敌。”

  徐荣言道:“如此华将军一家老小,更是难以出城。”

  “嗯,徐将军担忧不无道理。”

  贾峰笑道:“这有何难,诩弟如此聪明,想必定有妙计?”

  贾诩看看贾峰:“兄长之意,明日诩弟与张将军出城之时,将华将军老小藏匿军中?”

  “正是。”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