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三国时空穿越之兵王风云> 第210章 荀彧出仕

第210章 荀彧出仕

  张文等人回到自己军营之中,此时郭嘉、戏忠、张绣、

  张任、张郃、韩当、程普等人正在军营大帐。

  见张文进帐,连忙上前拱手施礼。

  郭嘉言道:“主公,闻听今日盟军大帐之中,争吵不休,所谓何事?”

  “今日云长出战,未取华雄人头,袁绍、袁术、刘备几人不肯放过云长,欲用盟军军规处置云长通敌之罪。”

  “哦!不知主公如何应对?”

  这时张飞大声言道:“郭军师,今日俺与六哥差点宰了袁术。”

  典韦也附和:“嗯,今日袁术知四哥并未斩杀华雄,

  便怂恿盟军诸侯欲治罪四哥,俺与七弟气愤,差点将袁术小儿斩杀。”

  郭嘉闻及此言,便细细思考。

  戏忠问道:“主公,袁绍如何决断?”

  “因盟军诸侯众说纷纭,故袁绍此人心中难以决断,只是曹操此人颇有心机。”

  “哦!曹操此人,忠有所耳闻,此人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

  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洛阳为京师重地,乃皇亲贵戚聚居之地,很难治理。

  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

  “有犯禁者,皆棒杀之”,此人雄才大略,礼贤下士,

  素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之称。”

  郭嘉看了看戏忠,转而看向张文:“主公,曹操此人乃枭雄,

  胸中良谋甚多,又颇有心机,将来必为主公劲敌,若有机会需早早除之。”

  张文点头言道:“志才、奉孝所言有理。”

  “主公,今董卓未灭,汉室未乱,此时还不是时候,

  忠以为,待天下大乱,诸侯割据之时,再作计较。”

  “嗯,志才之言正合吾意,此时当以剿灭董卓最为紧要,其他之事再作计较。”

  这时郭嘉再劝:“主公,还有一事,需早做准备。”

  “哦,奉孝,不知何事?”

  “今主公与袁绍、袁术二人已起纷争,恐二人心怀不轨,

  董卓剿灭之时,必会联合其他诸侯,于主公不利,需早做安排。”

  张文回想今日盟军大帐之事,也觉郭嘉考虑周到,点头称善。

  随即下令:“志才,速命文聘将军率领水军,游弋于黄河两岸,靠近官渡、小平津两处,

  同时命黄忠将军率领五万将士,于白马渡口驻扎。

  命颜良将军率军五万,向邺郡进发,秘密逼近平原郡,如有意外,即刻收复平原全郡。

  再命赵云将军率军五万,逼近上党,若出现意外,即刻收复上党郡,河内郡。

  命张辽将军率军五万,秘密逼近渤海郡,如袁绍不轨,即刻收复渤海郡。”

  张文吩咐完后,问向戏忠:“志才,贾诩先生、张济将军、徐荣将军那边可有消息?”

  “主公,这是贾诩先生、徐荣将军传来的书信。”说完,戏忠便将贾诩书信递给张文。

  张文看完贾诩、徐荣二人送来的书信,心中高兴,连连点头。

  “志才,回复贾诩,依其之谋,同时回复徐荣将军,诩归,荣归。”

  戏忠思考片刻,问道:“诩归,荣归?主公之意,让徐荣将军听调贾诩先生?”

  张文点头。

  “是,主公,忠知晓,这就即刻回复。”

  戏忠欲出帐时,张文突然想起什么了,急忙叫住:“哦!志才,还有一事?”

  “主公何事?”

  “秦方野狼特战队可有消息,还有朝廷宝藏之事进展如何?”

  “主公,有一事忠差点忘了,”

  “哦,何事?”

  “主公可记得京师洛阳张府管家贾峰?”

  “贾峰?”

  “嗯!”

  张文回想片刻:“就是简宪和收留的西凉人,

  因其人老实本分,推荐到张府做管家的贾峰。”

  郭嘉言道:“主公,正是此人。”转而问向戏忠:“志才,贾峰此人何事?”

  戏忠笑曰:“主公、奉孝,可知贾峰何人?”

  张文、郭嘉疑惑,摇头不知。

  “此人精通谋略,天文地理无所不知,乃大才,

  此人乃贾诩先生之兄长,贾诩来书信,欲举荐贾峰。”

  张文惊喜,开心言道:“哎呀,吾差点错过大才,

  贾诩先生推荐之人,必是良才,他日见到贾峰先生,吾自当请罪。”

  戏忠、郭嘉看着张文满脸高兴,心中也是十分激动,二人相互对视一眼,微笑点头。

  二人大礼参拜,同声言道:“主公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令我等佩服,主公真乃明主也。”

  “志才,奉孝,何需如此多礼,快快请起,”张文连忙扶起二人。

  “主公,秦方将军来书信,朝廷宝藏之事,已打探清楚,

  目前汉室宝藏已归董卓所有,董卓已派人严密坚守,

  秦方已命野狼突击队混进坚守将士之中,待寻找合适时机。”

  “嗯好,志才,随时与秦方将军取得联系。”

  “公义,”

  张任回道:“在,大哥。”

  “公义,汝率领一万将士,随时接应秦方,

  不管吾这边战事如何,一定要将此宝藏安全送回冀州中山郡。”

  “是,主公,任定不负重托。”

  曹操军中大营,曹操正与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荀彧议事。

  “荀彧举孝廉,任守宫令,自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后,

  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荀彧便弃官归乡,因荀彧名望甚高,回乡后,多有学识渊博的乡亲父老前来探望,

  问及朝廷之事,荀彧摇头叹息:“颍川是四战之地,

  如果天下有变,那时会经常受到侵略,应该早离去,不能久留。”

  但多有乡人多怀恋故土,不愿离去。因曹操与荀彧在京师洛阳交往甚厚,

  知荀彧乃王佐之才,得知荀彧辞官回乡,于是亲自前往颍川郡,

  请荀彧出仕,拜荀彧为谋士,任命其为军司马,参赞军机大事。

  荀彧感念曹操真诚,佩服曹操敢孤身刺杀董卓,

  见曹操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将来必是雄主,遂答应出仕曹操,荀彧说服其宗族投靠曹操。

  至此曹操待荀彧为上宾,军中大事皆与其商议。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