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杀> 第二百二十六章 武昌怪诞

第二百二十六章 武昌怪诞

  尽管历史在李平等人出现的那一刻开始就出现了很多偏差,但历史车轮强大的惯性和纠偏力也让很多事件继续沿着原有的轨迹狂奔。

  就比如武昌的陷落。

  张献忠自鸭蛋洲过江后,焦虑状态中的李平很快就确定了自己暂时并不是张献忠的首要目标,但他却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张献忠一旦顺利攻占武昌,其实力无疑将更加强大,李平的处境也将更加危险并再无所避。

  但他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武昌被攻陷前后的一幕幕怪诞与离奇。

  那不只是眼花缭乱,也更是目瞪口呆。

  李如靖自团风过江后,武昌城内那个有勇有谋的参将崔文荣就把城西外的洪山交给了一个姓胡的副将防守,然后自己跑回了城内去找到贺逢圣。

  崔文荣认为当前张献忠的主要军力都在江北,并且武昌县又已经丢失,那武昌城唯一的北门也就是武胜门将成为御敌要冲。

  崔文荣决心亲自防守。

  贺逢圣认同了崔文荣的意见并决心同他在武胜门共同防守。

  如此军机重事,崔文荣不找武昌城内的正式官员们,却找一个致仕在家的老官员,武昌陷落中的种种神奇被全面拉开了大幕。

  果然,张献忠的主力不久即在鸭蛋洲过江,然后在经过整顿和重新集结之后按原本的历史轨迹于五月二十九日进抵到武昌城下并首先对武胜门发起了攻击。

  由于崔文荣和贺逢圣的坚守,武胜门一时无虞。

  可就在这么个关键时刻,武昌城内官职最高的监军参政王扬基却用有事去汉阳为借口坚决要求出城,与他一起走的还有武昌府的推官傅上瑞。

  虽然汉阳县仅靠着汉水的县城被张献忠的农民军占据,其南边十分广大的乡间仍在官军控制之下,但王扬基和傅上瑞现在去汉阳,也太诡异了吧!

  傻子都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他们大概率是跑了,因为汉阳南边的府县仍全在官府的控制之下。

  王扬基和傅上瑞一跑,武昌城内的心就彻底乱了。

  很快,那个之前出城秘投张献忠的张其在就抓住机会带领楚府兵打开了保安和文昌二门,已秘密接近此二门的农民军纷纷蜂拥入城。

  张献忠和张其在一北一南配合着出色演绎了一把声东击西。

  直接管辖楚府兵的楚王府长史徐学颜虽然猝不及防,但还是勇敢的选择了力战,甚至在左臂被断的情况下仍然奋死抵抗,但终究力单被杀。

  由于徐学颜严重干扰了想要投降的那部分楚府兵的投降行动并且没能让他们在张献忠攻城的第一时间实现献城,导致那些急于想要投降并卖弄表现的楚府兵们十分痛恨他。

  徐学颜尽管已经死了,还是遭到了分尸肢解。

  而两个城门被打开,武昌城直接在一天内就陷落了。

  城破后继续坚决抵抗的崔文荣不久被农民军用长矛杀死,而贺逢圣则被俘虏了。

  但农民军并没有难为贺逢圣,甚至还把他送到了张献忠面前。而张献忠也十分恭敬的称贺逢圣为先生并无条件释放了他。

  张献忠在徐以显的建议下决定一改前态的对所有武昌的官员和知识分子一律不以计较并以礼相待。

  不过,贺逢圣并没有领情。

  他匆匆赶回家中,穿戴好衣冠,北向叩拜,然后一家人坐上一条船,驶向墩子湖(今紫阳湖),在深水处凿穿船底,全家十二人淹死在水中。

  与此同时,城内的游击朱士鼎也被俘并被强迫给农民军当总兵,朱士鼎坚决不从,恼羞成怒的农民军将其斩断左右手后丢弃在江边。

  朱士鼎也是个狠人,他缚草于臂,作书毕乃死。

  尽管武昌城破后,兴都留守沈寿崇、通判李毓瑛、知县邹逢吉、知嘉鱼县王良鉴、贡生黄冈、冯云路、诸生汪陛延、熊雯、明睿也皆死。

  但忠烈的官员和文人还是属于绝少数,大多数人选择的还是苟活投降甚至于主动与农民军进行合作,以至清初文人曾慨叹“全楚沦陷,死者寥寥”。

  张献忠放过了武昌的官员和知识分子,但却不打算放过大明的宗室。

  七十多岁的楚王这回傻眼了。

  作为当朝皇帝曾祖父级别的宗室(楚王和明穆宗朱载坖同辈),老迈的朱华奎颤抖着向张献忠叩头求生,求其放过自己一条命。

  但烧了大明凤阳祖陵、杀了襄王朱翊铭、对大明皇家恨之入骨的张献忠怎么可能放过他。

  喜欢玩花活的张献忠直接将楚王装进一个大猪笼里,然后扔到长江里给活活淹死了。接着,张献忠将武昌城内的大明所有宗室全部给杀了,然后一把火将半城而居的楚王府给烧了。

  从凤阳的明皇祖陵、到襄阳的襄王府、到蕲州的荆王府,再到现在的楚王府,张献忠似乎对烧掉老朱家有一种特殊的癖好和执拗。

  同时,张献忠对坐拥大量钱财并且被广大劳动人员普遍仇视的地主大户们也一如既往保持着朴素的仇恨,继续采取有选择性的血腥镇压行动。

  为什么说是有选择性的。

  那就是没有全干掉,而是在徐以显的建议下对少部分非常识相并有利于帮助他们统治的留了下来。

  这是一条从麻城开始的政策。

  麻城的刘侨,1592年的进士,作过都督宫保,是麻城最大的蓄奴家族之一刘家的族长。

  年迈的刘侨通过被任命为常胜州(张献忠将麻城改的名)知州的本地生员周文江给张献忠进献了自己的两个美妾和数万金银并同意进行积作合作成功保住了性命。

  张献忠与李自成的艰苦朴素不同,他好美女,也非常乐于享受权贵阶级的家眷,然后还是进献的,这能让他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快乐。

  他在谷城时就欣然接受了谷城一个姓敖的生员出于献媚而把妹妹(女第)送给自己为妻。

  这是一种扭曲的嗜好,也是明末底层百姓在翻身后普遍最喜欢干的事,张献忠也不能免俗。

  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在杀宗室和选择性干掉地主大户们的同时,张献忠也没有放过武昌的商人们,甚至还把繁华的整个汉口商业重地也给一把火全烧光了,比左良玉离开武昌时只烧码头狠多了。

  也许是张献忠曾被商人们骗出过心理阴影,也许是他觉得商人们天然都是搞囤积居奇的奸商,非常不利于他现在想要搞统治和建立政权。

  反正从数以万计的大明宗室到献媚不够积极的地主大户再到无数倒霉的商人(应该不包括小商小贩),武昌血流成河。

  以至《明史张献忠传》中记载:由鹦鹉洲至道士洑,浮胔蔽江,逾月人脂厚累寸,鱼鳖不可食。

  啥意思?

  就是江面上积了厚厚一层人油,鱼鳖全都成吃过人的了。

  这个很有可能是过份夸张,但应该也算部分史实。

  关于张献忠在武昌大开杀戒,有很多人认为是清朝的污蔑。张献忠想要建立统治,不可能再杀人了。

  但汉口有一个地名叫孝子里。

  就是当时一个年轻铁匠因要给父亲守孝而坚持住在父亲坟旁的茅屋里没跑,张献忠受了感动,于是给了年轻铁匠一面小旗让他插在茅屋上以保安全。

  其他百姓知道后纷纷跑去紧挨着年轻铁匠父亲坟头的茅屋搭房建屋,并由此形成的一条街巷,称为孝子里。

  从这点看,武昌还是死了很多人的,而且也肯定不全是宗室,大部分都是商人的汉口肯定也很惨,至少老百姓都吓坏了并且抛弃了原本的家,他们分辨不了谁会被杀和谁不会被杀。

  并且如果张献忠对汉口很友好,也没必要给那个年轻铁匠小旗了。

  左良玉年初在武昌主要针对普通百姓搞,几个月后张献忠又主要针对富贵阶层搞,武昌半年来彻底来了个全民皆无幸免的互相比惨。

  而火烧楚王府前的查抄却又把张献忠吓了一大跳,张献忠完全没想像到他会从楚王府中抄出了达百万之巨的金银珠宝,以至调集了数百辆车都没装完。

  楚王的富足与昏庸让见多识广的张献忠也禁不住瞠目结舌。

  就是那个娶了楚王女儿朱凤德并提前跑出武昌的王国梓,他在张献忠离开武昌后回到了一片瓦砾的楚王府,然后在原郡主门监毛文华的指引下还从瓦砾中又挖出了郡主自杀前藏下留给他的两箱子金银珠宝。

  凭着这两箱子金银珠宝,王国梓不仅厚葬了郡主,还在洪山之侧买了八百亩地并更名为“驻凤村”,小日子过的很是富足。

  楚王之富可见一般。

  反正最后张献忠忍不住仰天大讥:“有如此金银不知设守,朱胡子真庸儿!”

  接着,张献忠又很快听说了武昌大户们在河流湖汊中藏船藏粮的事,于是立即兵分三路寻觅拦截。共截获大户之船1000多艘,所获粮食及物资甚巨。

  这也更坚定了张献忠继续干为富不仁的武昌地主大户们的决心。

  正是有了楚王府中的丰厚缴获、查抄商人们的资产以及搜出大户们藏匿在船上的海量粮食物资为支撑,突然间发现完全不用愁军需的张献忠决定开仓放粮以收民心。

  这是张献忠一生中为数不多的放粮经历,上一次还是在襄阳。

  然后这一举措果然受到了贫苦老百姓们的热烈欢迎和狂热支持。

  接着,张献忠就决定跟李自成学了。

  他在楚王府大门前立了两面大旗,上面写道:“天与人归,招贤纳士”。然后在武昌九门也各立两面大旗,上面写着:“天下安静,威镇八方”。

  然后,张献忠自封为西王。

  李自成没称帝,张献忠也没敢正式称帝,并只是在黄鹤楼搞了个小仪式。

  再然后,张献忠改武昌为天授府,江夏县(武昌城所在县)为上江县,铸“西王之宝”铜钱,设“五府六部”。

  再往下就是大家都该知道的论功行赏和封官许愿了。

  徐以显被授予左丞相兼刑部尚书,潘独鳌之子被授予礼部尚书,那个给他建议夺武昌的罗田生员李时荣被授予湖广巡抚,打开武昌两门的张其在被任命为总兵前军都督。

  而麻城的那个知州周文江被授予兵部尚书,在张献忠攻黄州府城前纠集贼匪武装投靠的生员张义泽被授予黄州巡阅使(原为黄蕲巡阅使,因为李平只好巡阅之地锐减)……

  其他的任命还有很多,因为大家都不熟悉就不一一赘述了,反正张献忠对所有投靠他的人都给予了足够的投桃报李。

  而且,这些飞升一般身居到新政权高位的人绝大部分都是曾经的小人物,是在大明的官场体系中几乎永远捞不到一官半职的人。

  而这也成为了张献忠新政权最有利的武器和最致命的毒箭。

  政权的体系被基本建立起来后,张献忠紧接着开始委派投靠他的知识分子们跟李自成一样组织开科取士,并且更为隆重和正式,完全像个皇权国家该有的样子。

  与此同时,就是分兵四方招降纳叛并扩大地盘了,新生的政权需要土地和人口,需要万众归一。

  而近在咫尺的大治县和整个兴国州自然成了最碍眼和最影响新生政权威信的所在。

  注释:

  在张献忠政权里有一个叫沈会霖的被任命为汉阳知县,他被一些资料认为是告了潜入武昌城内潘独鳌的密并导致潘独鳌被官府抓住后杀死。

  这部分资料认为张献忠没有与沈会霖计较还把他任命为知县,说明了张献忠的大度与壮志。

  但个人认为矛盾处过多,尤其是潘独鳌作为一个军师潜入武昌的意义何在?所以还是倾向于有些文史记载的潘独鳌被杀死在安徽潜山的黄泥港。

  也因此,本文与没有用沈会霖来说明张献忠在武昌的行为特点。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谍影霸主
  2. [历史军事] 我的老板是曹操
  3. [历史军事] 猎户家的小妻宝
  4. [历史军事] 从珍珠港开始崛起
  5. [历史军事] 寒门小甜妻
  6. [历史军事] 三国之问鼎天下
  7. [历史军事] 武超高金莲
  8. [历史军事] 唐朝极品公子
  9. [历史军事] 明耀四方
  10. [历史军事] 农女医妃:拐个王爷来种田
  11. [历史军事] 史上最强狂帝
  12. [历史军事] 大唐:开局继承十万亩田
  13. [历史军事] 特工在唐朝纵横天下
  14. [历史军事] 穿越八零养崽崽
  15. [历史军事] 秦安杨小柔
  16. [历史军事] 一品权臣
  17. [历史军事] 豪门傻婿
  18. [历史军事] 大秦:朕出游东巡,你竟举国飞升
  19. [历史军事] 启禀十四爷福晋又作妖了
  20. [历史军事] 从圣域开始的圣斗士生活
  21.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召唤十万大秦锐士
  22. [历史军事] 一切从成为太监开始
  23. [历史军事] 王妃翻墙又跑啦
  24. [历史军事] 攻略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