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杀> 第八十二章 黄河水滔滔

第八十二章 黄河水滔滔

  黄河水滔滔,黄河水患在古代一直都是沿岸人民最大的敌人,而崇祯十五的黄河恰于开封城北20里处蜿蜒东流。

  但其实,从前的黄河并没有距开封这么近,否则北宋也不会选择在此建都。

  宋以前的黄河离开封是比较远的,直到金代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改道,黄河才逼近开封,开封也才始有黄河之危。

  为什么说是黄河之危呢?

  因为仅明一代,黄河在开封辖境就决溢86次,其中在开封城近郊就有58次,并多次水淹开封城。汹涌的黄河水成了开封最大的威胁。

  当黄河水患成为开封头顶的达摩之剑时,黄河河务也俨然成了河南地方官的主要职责。

  于谦任河南巡抚时,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完成了开封城西、北、东三面20公里长的护城堤。然而正统十三年(1448年)的黄河决口并再次改道,却把开封置于了黄河北岸。于是景泰二年(1451年),河南巡抚王暹又加修了城南护堤,使护城堤全长达40公里。

  但黄河却又于弘治六年(1493年)再次改道,并跑到了开封城北10公里处,人们不得不重新再修堤。

  吃饱了饭的张清、瘦猴儿和原野三个人躺在一张大通铺上睡不着,今晚的热食让几个人都难得的舒坦,也更多忧愁。

  不知何时还能再饱饱的吃顿热乎的!

  “大哥,我以后要是能娶上像嫂嫂这样的女人,这辈子也就算值了。”瘦猴儿摸着肚皮发着感慨。

  “她是个好女人,就是命苦。”原野也跟着说。

  “是啊!我哥的福分,我们家的福分。”张清有些苦涩的应和。

  她的嫂子,一个美丽的女子,一个贤惠的女子,一个温柔的女子,一个能干的女子。这些年,都是她一个人在家里家外忙活,既孝敬又聪慧。

  张清的大哥走的早,也没留下子嗣,但嫂子却并没有改嫁,而是一直精心伺候着公婆,照顾着先夫的妹子,操持着家中的营生。

  这个家,可以说在这些年里里外外靠的都是她,左邻右舍没有不夸赞的。

  这样的女人,这样的嫂嫂,又有谁能不羡慕。他们张家亏欠她太多了,他张清是打心眼里的尊敬和感慨命运的不公。

  “大哥,今日有人跟着顺哥,我都料理干净了。”原野突然在大家美好的想像与感伤中突兀的说了句旁的。

  “几个?”张清在黑暗中扭头问,他并没有意外。没饿脱了相,又不是军汉,还不是贵人,本就惹人注目。

  “3个,面生,应不是这左近的,都饿干巴了。”原野没有任何情绪波动的说。

  “嗯……瘦猴儿,你这几日多打探打探官府和外面联络的道儿,得了机会去城外探探路!”张清没再继续原野的话题却转向了旁的,他明显对这种事并不太放在心上,也对原野极其的信任。

  “咋?决定走了?不再等等?”原野却插了嘴问。他很清楚要是能走早走了,可因为必须得带着3个女人,没人敢保一定稳当。

  “粮不多了。这几日,我眼睛跳的厉害,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张清忧心的说。

  “行,大哥,我明日就好好打听。再待下去,我也快疯了。不过,咱们从哪头走?”瘦猴儿还没缓过美好拍着肚皮说。

  “多问问南边,北边是大河,又有援军,贼军定然看管得严。但也别死性,哪边顺当走哪边。”张清思索着说。

  平常人也许不知道,但张清却很清楚,这么大规模的围城战是不可能把四周围得死死的,总有很多口子。围困主要是挡大股人马和补给,不可能做到完全的水泄不通。

  道理很简单:开封这么大,围困者就是站在土城上,把开封围住也得周长40公里,就算是一米只站两个人,也得要8万人。李自成的部队就算真有百万,也就站成十排。要是真这么围,城里边只要一集兵就打穿了,最后反什么也防不住。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开封城一直和黄河北岸山东总兵刘泽清的援军以及巡按御史严云京有联系,而且也非常顺利。

  七月中旬的时候,总兵刘泽清甚至率5000兵渡过黄河在距开封仅八里地的朱家寨扎营,后坚持了三天才被李自成的部队赶回北岸,而且其主力还未有大损。

  这么大的阵仗,又这么近,守城的普通官兵知道也就不稀奇了。

  而且,为了解释饥饿问题,开封城的城门还经常开启,放军民出城挖野菜、拾柴火。而农民军也多不会前出攻击,他们大多沿土城驻扎,尽管土城距砖城才约五里地。

  甚至,农民军也要挖野菜、拾柴火,双方相遇,哪边人少哪边逃。

  开封与外界的联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畅通。也因此,小股人穿越防线也就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当然不保准儿也是肯定的。

  ……

  两日后的晚上,张清还记得这一天是九月十四,那天仍然下着雨。他和瘦猴儿蹲在在开封北城墙上的一个僻静的窝铺里说着闲话,那晚是他们队值守。

  张清和他队内的社兵并不是一个巷子的,实际上张清和瘦猴儿算是自愿协守的义勇,开封城中像他们这样自愿参战的人有很多,包括他们的总社长李光壁。

  张清和瘦猴儿在去年十二月底的第二次开封围城战时就已加入了社兵,并因勇猛善战而为人知,还领了周王的厚赏。

  “悬赏格,殪一贼予五十金。”周王的赏格可谓极厚,斩一贼银五十两,射死一贼银三十两,伤一贼银十两,张清和瘦猴儿当时可是赚了不少。

  张清需要赏金,也想为守城尽自己的力,毕竟他仅存的一家老小都在这城里了,这也是他后来还有钱买粮的重要因素之一。

  开封的正规官军兵力实在太少了,不征社兵实难守城。总社李光壁因在第二次开封被围时统领社兵而一举成名,并于五月初一特被皇帝降旨赐其拔贡。

  七月二十八日,李光壁更是被巡抚任命为总管义勇大社事务,社兵也成为了开封守城的绝对主力。

  不过李光壁是官宦子弟,而张清却出身于低贱的商贾之家,张清很清楚他们并没有可比性。

  能够参与到敌我双方争夺的最重要之门—曹门的守卫之中,并成为他并不熟悉的一队社兵中的队长,他已经很满足了。

  “今晨有大量士兵结队从北门出,晚间回。其多带锹铲,中间还有文官,我还在城门上看到了黄推官,这大雨天的,好生奇怪,不知何事?我打听了好多人,都没人知道,守城的也不知。”瘦猴儿奇怪的说着今日之事。

  开封城有一个很奇怪的特点就是“五门不对”,东门(曹门)偏北,宋门偏南,南门偏西,西门正直,北门偏东,离北边黄河最近的不是北门而是东门(曹门)。

  瘦猴儿所说的确非常不寻常,尤其是战时守门者也不知结队出城者为何事是很不应该的。

  但北门外有什么呢?他们却也不好猜测。

  于是张清想了想说:“许是想到了什么妙法,与外界勾连,为防奸细才避人耳目吧!能打听就打听一下,没准儿,我们用得到。”

  “嗯,我也这么想。这连日的阴雨,听他们说黄河已到了大秋汛,正是水危之时,这时没人能过得河去。想来开始打东边的主意了。”瘦猴儿也瞎猜道。

  “大秋汛?”

  张清念叨了一下这个词,却并不得其解,他离家十年,且离开时才年15,对家乡的黄河秋汛已然比较陌生。

  “估计水急难以行舟,偷船北渡估计更难,就是过这护城河也是个麻烦事,看这水涨的。”瘦猴儿揣测道,他这个塞北之人对秋汛更没什么概念。

  “不过,张头你也不用过于忧心,要是还想往北,也不会有多难,六月他们掘河时也就那么回事儿。只是这雨一直不见停却是恼人,真没见过这么连着下的。”看张清锁眉思索,瘦猴继续说到。

  他还总是习惯性的叫张清为张头。

  至于官兵六月底掘河这事儿,两个人也是知道的,不过当时实在是没给他们留下什么深刻印象,所以他们也就更不好理解大秋汛。

  为解开封之围,六月份的时候,开封城内的巡抚高名衡和推官黄澍以及黄河北岸的巡按御史严云京曾约定了一个水淹贼军计谋。

  当时,他们认为开封城墙高大坚固,而开封城外地势平坦,李自成的老营所驻地阎家寨地势较低,还处于旧时黄河决口水流的故道。一旦让黄河决口,将淹了农民军而城池无忧,能解开封之围。

  于是,就在六月底由严云京派卜从善率兵乘船渡河至南岸,掘开了黄河堤防。

  结果因为当时的黄河水量不大,河水虽然流出一些,却既没有淹了李自成军,也没有淹了开封城,只是把原来干涸的护城壕沟灌满,给官军守城加了一道屏障。

  听瘦猴儿在那念叨,张清心里却还在乱着,他还没有完全下死决心。他担心的是老娘,到处都在打仗,他们跑出去又能如何?也许城外还不如城内,城内好好歹有坚城可凭,城外有什么?赤地千里还是群盗蜂拥?

  张清当初带家人避入开封城本就是看不出周边哪里还有活路。

  迷迷糊糊的烦乱中,张清不知何时睡了过去。

  当远方的咆哮声将他惊醒时,天还在黑着,雨还在下着,只是风更加猛烈、闪电更加耀眼。

  张清一咕噜站起来钻出窝铺时,看到瘦猴儿正戴着大箬笠站在城墙的垛口旁看着北方发呆,他也急忙靠上去眺望。

  这时,只听瘦猴儿喃喃着说:“贼兵炸营了,不知发生了何事?这声音也好怪异,没听过,不知是何物所发?”……

  注释:

  注1:因未找到开封社兵的编制结构资料,为了突出人物的需要,对其下层编成借用了部分农民军的编组结构,作不得真。

  注2:水淹开封的是非,历史上争论一直比较大,本文采用了有利于写作的需要,也只代表个人倾向。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我,杨丰智:乱世雄主!
  2. [历史军事] 我的餐馆通古代
  3. [历史军事] 亮剑:西北王从迫击炮手开始
  4. [历史军事] 快穿:配角掀桌子,放飞自我
  5. [历史军事] 穿越之贵妃娘娘好想念我
  6. [历史军事]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
  7. [历史军事] 兰若蝉声
  8. [历史军事]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9. [历史军事] 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
  10. [历史军事] 最强六皇子
  11. [历史军事] 大明:太子殿下这个妻弟有亿点强
  12. [历史军事] 乱世之庶民崛起
  13. [历史军事] 冲喜驸马爷
  14. [历史军事] 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
  15. [历史军事] 大唐第一闲人
  16. [历史军事] 行捕司
  17. [历史军事]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18. [历史军事]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19. [历史军事] 穿越后,我带兵在古代嘎嘎乱杀
  20. [历史军事] 穿越红楼,贾蓉要帮金钗逆天改命
  21. [历史军事] 穿越元末,汉风雄烈
  22. [历史军事] 万历四十八年
  23. [历史军事] 楚墨降雪
  24. [历史军事] 唐朝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