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大明杀> 第二十七章 各奔东西

第二十七章 各奔东西

  襄阳的地理位置非常刁钻。

  它北接汉水、南靠羊牯山,东为汉水的拐点,只有西面的陆地可以正常通行,属于典型的易守难攻。

  襄阳城大致是个方形,但它并却不是朝着正北座落,而是向左倾了约30度。

  之所以会是这样的特点,可能是因为襄阳的西面城墙承担着最主要的陆路防御任务,必须与它北边斜向东北流动的汉水大至成一个直角来优化防御。

  从地图上看,从西北而来的汉水在到达襄阳时开始斜向上拱起,接着打了一个向内的超大回弯后蜿蜒向南,这个大回弯很有点像是在一个直角上鼓起了一个大包。

  这个圆乎乎的大包面积很大,约有20平方千米,地势很高,还大致平整。大包的底部也就是东南口则被由羊牯山和岘山所组成的一小片山峦所挡,使整个大回弯内的土地成为了一个大约封闭的所在,平坦陆路出口也自然只有向西和向南的沿江处。

  而向南的陆路通道又因沿汉水南北走向的岘山又长又邻江而十分狭窄漫长,且多浅滩,是兵家通行的大忌。

  襄阳城就建在最宽的那条向西的沿江陆路通道上,面积约2.5平方千米,并几乎将这条通道完全堵死,城池的东南角距羊牯山的东北角只有几百米,实际上等于封死了这条通路,也使整个大包内的土地都相对安全了许多。

  然后,襄阳的西边接着羊牯山的又是万山,然后就是连绵不绝难以到头的群山,进一步优化了襄阳的整体防御态势。

  正是这所有的一切成就了襄阳千古雄城和防御北方战略支撑的地位。

  因为出城,李平第一次对襄阳的地理建立起了一个基本的概念,而且他也只能从西边出城。

  但是从几十里之外的大西边山区回来后,李平却并没有急着从西城门进城,而是带着兵马沿着羊牯山北的边缘绕到了襄阳城的南边。

  他要去一个地方,一个新的驻军之地。

  襄阳城里的那小块地方已不可能容得下他当前众多的人马了。也许硬挤挤也行,但军队除了住之外还得有训练的地方,所以他就只能为自己再找一处宽敞的驻军之地。

  然后这驻军之地还不能离赵进太远,也不能违背驻军襄阳的大原则,所以就只能是襄阳城郊了。

  因襄阳城的总面积只有2.5平方千米,在明朝经过200多年相对和平的发展后,城内早已容纳不下不断增长的人口,自然也不可能容纳下更多的军队。

  此时的襄阳城也如同这时的大多数城池一样,它的城外最终衍生出了大量混乱的民居,甚至它最著名的铁佛寺就位于西门之外,一部分永久性军营也就理所当然的建在了城外。

  事实上,襄阳最大的永久性军营就建在襄阳城东汉水大回弯的最里边,占地面积又大又安全。

  所以,李平选择大回弯内的城南郊也并没有什么问题。

  之所以要来城南,却是这里离南门有一段距离但靠羊牯山的地方有一片几乎半废墟的宅院,然后更重要的是它现在还是无主之地。

  这个地方是李平命马永提前回来带着他们解救的百姓们寻找的,并调集了在家留守的兵马进行了提前占据,他现在既是来验收,也是来接收。

  只一到地方,李平就喜欢上了,马永再一次让他没有失望。

  这片半废墟的土地是由几个相邻的宅院组成,应该是几家富户的聚居处,背靠着羊牯山众多枝杈的一处小山背,总面积大概有几十亩。

  这里是在去年张献忠攻占襄阳期间被摧毁的,略有偏僻还有此劫难据说是因为得到了本地贫民的引导,除了被屠戮和洗劫一空外还遭到了焚烧和拆抢,不仅房屋所剩无几,就是院墙也大都残缺不全。

  这里原来的主人们要么是死了要么就是逃走后再也没有回来,因为在之后有一些流民及百姓占据了这里。

  拜左良玉的疯狂命令所赐,占据这里的流民和百姓在这些天也几乎全都逃光了,这才让李平捡了一个大便宜。

  虽然根本没有几座能住人的建筑,但李平仍然非常喜欢,他需要的是足够的土地和自由。否则,若是这些宅院还大致完整、受损不是特别剧烈,襄阳城里的那么多勋贵早就占为已有了。

  只是要再次重新搞建设有点不爽,而且又是跟废墟干上了,但想想城里那小的可怜且和难民营没多大区别的地方,这里的未来更值得期待,而且近在眼前的羊牯山上还有足够的木材。

  但草草的安排完基本建设事宜后,李平却带着几个人匆匆回了城,那里还有大量后续工作需要处理,就比如粮食和大量的留守人员。看書溂

  但更重要的却是他需要与赵进当面交流,这样重大的决定可不是派人知会一声就行的,而且他也还不清楚赵进的态度。

  但才一回到城里,李平就立即发现他的决定是多么及时和正确,因为赵进正在为驻地面积与需求的严重不成比例而苦恼。他们那原本不大的空旷营地里此时已神奇般的搭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蜗居,并且混乱的有如一个人流如织的杂货市场。

  虽然已提前有所耳闻,但亲眼所见还是让李平大吃一惊。

  这十多天,赵进当然不可能闲着,他除了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对上的走动上外,还想了不少歪点子,又就近出了几趟城,成功的又扩充了百十余人,现在总人数达到了400上下。

  但这么多人再加上李平留下的200多人,然后还有李盛才等人的一些兵马,不拥挤成混乱的海洋才怪。

  然后,这还是据李平所知在史明和王成武已经搬出去的情况下,要是那两个家伙也在,这里就真的要开锅了。

  史明和王成武在李平刚走后就回来了,然后他们还恐怖带回了近1500余人,粮食和牲畜也有不少。

  没人知道他们是怎么干的,他们对此也完全没有多说的兴趣,只是知道他们原来带的那100多人消失和受伤了不少,他们的经历绝不简单。

  而且很费解的是,他们这1500余人中竟有400多是青年妇女,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如此不务正业。

  更令人玩味的是,他们回来后只给老老实实看家的刘世雄两口子分了几十个老弱病残,至于李盛才则没有得到任何分润。

  并且史明和王成武之间的分配也很悬殊,史明不仅占有了全部妇女,1000多个老少爷们儿王成武也只分得了300来个,但看样子王成武似乎并没有任何不满。

  但不管如何,这么多人如果还回到他们那巴掌大的地方无疑将是一场灾难。

  因此,他们最初也只是一小部分人先进了城,王成武带着绝大部分人马暂时留在了城外。

  在向赵进、刘世雄和李盛才等人简短的了解情况后,史明对李平与黄成东的交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立即奔赴那条被屠戮的街面查看情况。

  当时,那条街道及两边的巷子里大部分仍是空空如也,只有一小部分临街的地方好像是被城内的权贵们派人占了。

  在空旷且阴深的巷子中探查了一圈之后,史明突然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他迅速出城并把城外的人马全带了进来,然后很不客气将这条街面里还空着的地方全部占据。

  对史明如此妄为的行为,赵进十分震惊。

  他很清楚,无上令而在襄阳这样的战略重城之内私自划地为营决不是一个小事,这往往会被认为是对上峰权威的一种挑战,在这种时代搞不好是会掉脑袋的!

  可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史明已经把事干完了,而且夜色即将降临,城门也已关闭,想补救也晚了。

  赵进除了惴惴不安外,就只能祈祷奇迹发生了。

  结果,奇迹真的发生了。

  一直到目前为止,一切都风平浪静,即使是赵进更加频繁的跑到左梦庚府上走动也还是没有听到任何有关此事的说法。

  被赵进的陈说利害搞得也有些后怕的史明于是也很快又生龙活虎起来,据说刘世雄与刘盛才也打算过两天就搬过去,毕竟那边都是正经八本的现成房子,条件要好上太多。

  但赵兰月并不打算去,她和高蕾将继续留下来。

  从名义上她是由赵进负责照料的,赵进的忠心护主大名也是这么来的。如果她也跑过去很容易人言可畏,并可能酿成真正的大麻烦,毕竟这可是一个非常讲究尊卑次序的时代。

  对李平也要离开单过的打算,赵进并没有表示出什么意外,现实情况也只能如此,而且李平在新址的选择上也比较稳妥,因此赵进还对马永等人最先的行动给予了一定支持。

  未来也就是他们最初的这个营地中将只有赵进和宋宝来的人了,这里也将基本成为游击赵进的独立营地,土地矛盾将得到有效解决,毕竟宋宝来的手下根本就没几个人。

  没错,宋宝来现在成了实力最弱的。

  李平进山后,孤影单调的宋宝来基本就是主动帮赵进打打下手,但赵进常常单独跑去对上交往,也不怎么顾他。

  宋宝来后来干脆就在营中专心鼓捣起营建来,目前这里的七八百人能在这里安安稳稳的住下来倒有一多半是他的功劳,但他自己的兵马还是就只有那8个人。

  要知道,就连李盛才手下也有了上百号人。

  这家伙虽然跟着史明出去没混了两天就莫名其妙的独自回来了,但也带回了几十号属于他自己的男女老少,而且回来后这小子又继续到处折腾,到也把人马总数弄到了100多号,也算小有了点实力,至少比全靠史明帮衬而自己始终无所获的刘世雄两口子强太多了。

  然后,当李平清点人马时发现,他的人又多了。

  在他上山征粮征兵时,他这里又有些城中和城郊的居民来投,这些来投的人主要是他上次救的那些刘三街坊们的亲朋故旧,他这做好事的回报还真是挺快。

  估计那些人也是被吓怕了,反正李平又多了100多人。

  李平粗略一估摸,他的手下光青壮就有了500多人,妇女、手艺人和老弱也有了400多人,也已很吓人了,再去费劲扩充实力已意义不大,而且粮食又成大问题了。

  这样,他们这刚成立不久的六个总和一个亲兵队也已基本形成了全新的格局,并且短时间内恐怕也不会有大的改变。

  经过左良玉各军这段时间的疯狂拉壮丁,整个襄阳地区都已基本没什么净土了,可征用的人基本都已征的差不多了,襄阳和樊城周围已经到处都是聚拢成群的营伍,再去征到兵员恐怕已很不易。

  赵进在和李平简单交流后,也是急着跑到左梦庚那里汇报去了,他打算上报其部众达到了4000众,当然是虚报了一些,为的就是要坐实游击之职,而且应该是问题不大。

  这些天,赵进成天围着上边打转的功夫并没有白干,虽然消耗了不少银子,但也是实打实的取得了重大效果,竟意外的获得了左梦庚部分粮草和军械的拨付。

  虽然东西并不多甚至不值一提,但这代表的却是一种认可,再加上他们现在的总兵力,这游击应该是稳当了。

  有了人,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吃的了。

  而这个问题目前好像也不是很突出,因为襄阳的水稻快成熟了。现在已至公历的七月底,早稻即将成熟。

  虽然年初的气温暖和的有点晚并导致水稻成熟也偏晚,还遭了旱,雨水又偏少,但“湖广熟、天下足”的传说也不是盖的,襄阳的水稻产量尽管远不如以往,但解燃眉之急却也不成问题。

  尤其是襄阳不光种水稻,还是湖广最大的小麦产区,小麦的种植面积甚至还超过水稻。而小麦是在两个多月前刚刚收获的,老百姓家里正是有余粮的时候。

  左良玉在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前完成了人力的扩充,也拥有了新一轮抢掠的实力。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重生后,女帝她被丞相叼走了
  2. [历史军事] 重生朱棣之子
  3. [历史军事] 三国之我就一混子啥也不会
  4. [历史军事] 大明败家子,家父平江伯
  5. [历史军事] 大秦:开局杀戮系统
  6. [历史军事] 盖世九皇子
  7. [历史军事] 文明六:1901
  8.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9. [历史军事] 农门小福妻:王爷,王妃又怀崽崽啦
  10. [历史军事] 黑二代的中世纪生活
  11. [历史军事] 一统:朕为千古一帝
  12. [历史军事] 三国之群雄召唤系统
  13. [历史军事] 幻梦新朝
  14. [历史军事] 烟波海西
  15. [历史军事] 穿越骑士
  16. [历史军事] 什么?我在关外当大明皇帝?
  17. [历史军事] 人在三国屯物资,貂蝉开口安慰
  18. [历史军事] 开局成汉奸?李云龙要杀我!
  19. [历史军事] 大明第一帝
  20. [历史军事] 独步沧澜
  21. [历史军事]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22. [历史军事] 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
  23. [历史军事] 真厢定侣
  24. [历史军事] 重生成为刘秀,收小弟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