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晚清第一枭雄> 第140章 如愿以偿

第140章 如愿以偿

  时间已经9月,吴捷已在天京一个多月。杨秀清仍不肯放他出京,吴捷内心焦急,却也不好去找杨秀清。

  这天,周庭森自天京城外进城,风尘仆仆地来找吴捷。他是周娘娘亲弟,和黄功华相熟,便支开了黄功华,送来一封康可铨的密信。

  吴捷边和周庭森寒暄,边拆开密信,当着周庭森的面看信。那周庭森不识字,也看不出来什么名堂。

  这封信是雲娘寄来的。信中问候吴捷近况,问他何时离京。又说魔都那边小刀会准备起义,派密使来镇江,请求左七军援助。左七军人少,周围清妖密布,不好派兵增援,相关情况已经上报东王。

  吴捷阅毕密信,将信烧掉,心中有些不安。魔都那边小刀会密谋起义,请求左七军军援助。这可是大事,邹世安必要奏明杨秀清。

  可杨秀清竟然只字没向吴捷透露。吴捷又被黄功华监视,音信隔绝。难道,杨秀清真的怀疑自己?

  也许,杨秀清军务太忙,忘记把这事通报给吴捷了。

  听到周庭森喊自己名字,吴捷才反应过来,怅然若失。

  周庭森不解,说道:“大帅,我刚才问你的事,你怎么看?”

  吴捷根本就没注意他的问题。

  周庭森原本十分认真,见吴捷不甚在意,便有些扫兴,把问题重复了一遍。原来,洪杨封了三十多个国宗,允许他们在天京城内建立国宗府,分派数十个男兵伺候服侍他们。

  这些国宗遴选条件严格,除了得是首义诸王的近亲属,还得有才干、有功劳。

  国宗分封太少,其他人便闹意见了。譬如周庭森,才能一般、血缘关系一般,自然封不了国宗。可他毕竟是后二军军帅,又是杨秀清的小舅子,大小也是个人物,免不了就要发牢骚。

  洪杨为了安抚这些人,便打了个折扣,不封这些人为国宗,却给予其国宗的待遇,允许他们在衣食出行上采用国宗礼仪。

  周庭森因此得以入城,准备找织营做几套国宗的黄袍。没想到,他在路上遇到了韦志滨。

  韦志滨是韦昌辉的亲哥哥。此人没什么才能,虽是韦家长子,却把族长大权让给韦昌辉。他周庭森一样,没被封为国宗,却已像国宗一样乘坐八抬大轿,身着金黄色袍服。

  周庭森路上和韦志滨相遇,彼此乘轿,谁也不肯让对方。他只是杨秀清小妾的弟弟,在血缘关系上比不上韦志滨。周庭森自忖敌不过韦志滨,只好让路给韦志滨。

  太平军大多出身底层,却把等级看得极重。小到服饰、称呼,大到车驾、宅邸,不同级别大不相同。

  周庭森让路给韦志滨,感到十分扫兴,过来找吴捷讨教。

  吴捷心想,这韦志滨是个老实巴交的土财主,虽是韦家长子,却让弟弟韦昌辉做了族长。这土财主没有权势地位,最看重面子,轻易不会相让。

  历史上,韦志滨曾和杨秀清的妾兄争夺房产。他不顾杨秀清权势大,让手下把杨秀清的妾兄打个半死。

  杨秀清闻讯大怒,把韦志滨抓了起来,交给韦昌辉发落。韦昌辉一咬牙,把亲哥哥五马分尸!

  韦昌辉慑于杨秀清的淫威,竟将亲哥哥处以极刑。他口蜜腹剑,在杨秀清面前装孙子,实则恨透了杨秀清,最终发动天京事变,将杨秀清全家屠杀殆尽,连带诛杀东殿兵马两万多人。

  吴捷看周庭森全身完好,显然并未和韦志滨厮打。也难怪,他久在天京城外带兵,还不敢在城内太过放肆。

  前些日,杨秀清借天父下凡,要打洪秀全板子,韦昌辉带头求情。杨秀清和韦昌辉之间已生嫌隙。

  吴捷心想,自己何不再烧一把火呢!于是,他说道:“老弟啊老弟,你虽然高风亮节,不跟韦志滨一般见识。可你也犯了大错呀!”

  周庭森大惊,忙问原因。

  吴捷说:“你谦让,这固然没错。可你想想,韦志滨代表了北王,你代表的是东王。从来都是北王让东王,哪有东王让北王?你这样做,岂不让东王丢了面子,失了威风?”

  周庭森额头冒汗,情绪激动起来:“要不,咱再过去和韦志滨理论理论,让他当面道歉?”

  这个周庭森,也是个不开窍的榆木疙瘩。

  吴捷摇头,劝道:“不可不可。你已经丢了面子,再过去找韦志滨理论,已经挽不回面子了。再说了,咱们志在九江、湖口,不应在这种小事上和韦志滨纠结。”

  周庭森一拍脑袋,说:“差点把正事忘了。咱们大人不记小人过,就饶他韦志滨一回。大帅,要不咱们现在就去东王府,恳求东王恩准,让咱们守九江、湖口。”

  吴捷求之不得,和他一起求见杨秀清。

  杨秀清军务繁忙,两人等了一个时辰才见到他。

  行礼已毕,周庭森便把刚才与韦志滨相争的事说了一遍。

  杨秀清把他夸了一顿,说道:“你主动谦让,这是极好的。只是要记住,谦让归谦让,不能丢掉咱东殿的威风。回头我想办法给你找块宅子,让你长长威风。”

  杨秀清最喜欢讲“威风”二字,在太平天国的官方文献中,“威风”二字出现频次很高。

  在他看来,讲捧场便是“威风”,丢面子便是丢“威风”。周庭森主动让路,虽然有失威风,却也显得成熟进步不少,让杨秀清感到孺子可教。

  为周庭森置办房产,可是格外的荣耀。此时天国法律规定,只有王、侯、国宗方可单独置办房产,单独居住。

  周庭森却说:“东王宽宏大量,体恤小人,小人不胜感激。古人云,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小人不愿要宅子,只想到西征战场上建功,还请东王成全。”

  杨秀清哈哈大笑,说道:“几天不见,你小子长进不少。这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是吴捷教你的,还是康可铨教你的?”

  周庭森老实回答,说道:“是吴捷大人教的。”

  杨秀清敛起笑容,问周庭森:“我且问你,你去西征战场,准备去哪?”

  周庭森鼓足勇气,说道:“小人愿去湖口,为东王守卫湖口要地。”

  杨秀清顿了一下,说道:“湖口地位重要,我让黄文金驻守彭湖口。你自己掂量掂量,就你那点道行,比得过黄文金吗?”

  黄文金是东殿大将,骁勇善战。周庭森自然是比不过胡文金的。

  吴捷见周庭森口拙,便说道:“小人不才,愿意做九江守将,配合周庭森守卫湖口。”

  杨秀清沉吟片刻,并未说话。

  这时,有人过来报告,说韦昌辉带着韦志滨来东王府负荆请罪了。

  杨秀清闻言大喜,在众人簇拥下来到议事大厅。

  只见韦昌辉将亲哥哥五花大绑,一起跪在议事大厅内。一见杨秀清过来,韦昌辉抢先说道:“四兄,韦志滨不遵礼制,轿舆张扬,小弟已将他捆绑起来,交给四兄处置。”

  在拜上帝会神学体系中,杨秀清是天父四子,韦昌辉是天父五子。故韦昌辉称杨秀清为四兄。

  不久前,因此张继庚间谍案、叛军夜袭神策门,杨秀清趁机免去了韦昌辉的城防司令之职,改由石达开负责天京城防。

  韦昌辉内心十分惶恐,又见哥哥不识时务,生怕杨秀清找他麻烦,便带着哥哥一起向杨秀清请罪。

  杨秀清态度冷淡,说道:“他是你亲哥哥,坐轿张扬点,也没什么关系,就由他去吧。”

  韦昌辉更加害怕。他不怕杨秀清骂他,就怕杨秀清跟他客气。如果杨秀清表面客气,背后必已磨起屠刀。

  韦昌辉赶紧说:“韦志滨不仅轿舆张扬,还与别人争夺,丢尽天国脸面,罪不容诛。小弟恳请四兄宽宥韦志滨,让他知耻后勇,戴罪立功。”

  杨秀清十分轻蔑,说道:“韦志滨有何才能,他能戴罪立功?”

  此话一出,韦昌辉更加恐惧,拉着韦志滨叩头不已。兄弟俩还算诚心,把汉白玉地砖磕得叮咚响。

  杨秀清总算满意,说道:“好啦好啦,五弟快起吧。韦志滨有错,你犯不着跟着他磕头。至于他该怎么处置,五弟你看着办吧。”

  韦昌辉早已备好木棍、躺椅,让随从把韦志滨拉出门外,当着杨秀清的面打韦志滨屁股。

  在古时候,杖责是一种十分残酷的刑罚。若挥杖的人用力打,很快便能把人打得血肉模糊,只需二十杖就能把人打死。即便受刑的人身体强壮,也往往留下残疾。

  挥杖的人都是北殿亲信,自然不敢往死里打韦志滨。可杨秀清坐在议事大厅王座,也不离开,也不议事,兴趣盎然地看着韦志滨被打板子。

  杨秀清不发话,韦昌辉便不敢停止杖击。

  吴捷等人也不敢上前劝告。

  韦志滨也够硬气,忍痛硬是不叫。如此捱了七八十下,终于晕了过去。

  杨秀清终于满意,摆摆手让韦昌辉带韦志滨离开东王府。

  韦昌辉面不红心不跳,讪笑着科了一大堆肉麻的话,又是感谢杨秀清宽宏大量,又说他执法公正无私。

  杨秀清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不耐烦地打发韦昌辉等人离府。

  他以为韦昌辉彻底怕了他,从未像今天这样开心。

  兴奋之余,杨秀清看见吴捷和周庭森,大手之挥,说道:“今日,我就依你们所请。吴捷,你来守九江。周庭森,你来守湖口。你们齐心协力,守好天国西大门。”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