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要造反> 第245章 皇后的信

第245章 皇后的信

  “不可,如果这样,一旦让宋京发现,那么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对老百姓下手,到时候我们不但将老百姓送不出去,还会落一口实,陷入被动”。

  对于宋飞的说辞,卫珉摆摆手说道。

  这时众人才明白卫珉的意思,在心里也为卫珉的未雨绸缪,深思熟虑而钦佩。

  以宋京的所作所为,答应卫珉可以送百姓出城,一旦百姓出城后宋京屠杀百姓,引诱卫珉出城作战,到时候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为了将老百姓安全送出城,我觉得我们可以挑选一些弓箭手,埋伏在城门上”。

  “一旦宋京对老百姓不轨,我们可以呼唤百姓进城的同时阻击敌军继续屠杀百姓,也可以阻止敌军乘机攻城”。

  “其次挑选一队精锐之士,在城门口乔装待命,如遇不测可作为接应”。

  宋飞再次开口说道。

  听了宋飞的话后众人觉得可行,卫珉也赞同了宋飞的提议。

  同时卫珉也补充道:当然这些只不过是我们未雨绸缪,我们也要相信宋京不会这么灭绝人性,去屠杀百姓的。

  稍加停顿后继续说道:接下来由刘豫动员百姓,准备明日出城事宜。

  其他的事情由宋飞负责,其余诸将整装待命,万不可大意轻敌。

  卫珉说完后,众人领命而去。

  卫珉则坐在主座上发了会儿呆,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随后便起身出门朝北门而去,想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看看宋京大营,有没有异常的举动。

  时间过得飞快,夕阳西下,夜幕降临。

  这边谢云得知赵奎叛变,接应司马志攻占洛阳后,一直急行军,想着早日来到运城接应卫珉,然后返回洛阳勤王救驾。

  而此时的曹柄乔装来到了永阳刺史府,门口守卫上前询问,当得知来人是皇后的卫队长曹柄时也不敢怠慢,直接前往大厅通报。

  夏侯明远得知曹柄求见,便知道肯定有什么旨意,急忙出门接见。

  彼此行礼后,在夏侯明远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刺史府大堂。

  然军情紧急,容不得迟疑,曹柄左右看了看,欲言又止,接着抬头看了看夏侯明远。

  夏侯明远见状,直接说道:“将军放心,这些都是从洛阳带出来的禁卫军,自己人”。

  闻言,曹柄一边从口袋里掏信,一边说道:“雍王赵奎叛变,现在司马志已经进入洛阳了”。

  夏侯明远闻言上前一步,接过曹柄手中的信件,见是夏侯明珠的亲笔信。看書喇

  看后说道:“皇后这是什么意思,现在洛阳危机,运城被困,而大将军明言我等不可轻动,皇后娘娘这份信”。

  夏侯明远焦急之余,欲言又止,他不明白皇后娘娘到底什么意思。

  如果是皇上下旨,让他们返回洛阳救驾,那么他们就可以起兵,但是现在大将军有令,这封信看起来没有什么用。

  便让曹柄先行休息,话音刚落,一军士来报,门外来了两个人影,说是他们叫谢云和吴余,想求见将军。

  夏侯明远闻言,急忙说道,快请,说着,自己直接朝门外而去。

  几人见面后,夏侯明远并没客套寒暄,而是直接询问道:“二位不是阻击司马志吗,怎么来到这里了”?

  见夏侯明远怀疑,两人彼此对视了一眼,先是一阵沉默。

  “我们中了司马志的调虎离山,声东击西之计,眼下洛阳受困,我等也是杯水车薪,便一路北上而来”。

  谢云向众人解释道。

  “你们既然知道洛阳有难,为何不直接前往洛阳解围,北上是何意呀”?看書溂

  夏侯明远感觉到不对劲,便质问道。

  “我等受皇上旨意,阻挡司马志北上,当我们发现上当后吴大人分析眼下的局势”。

  “说道:‘一旦洛阳受困,那么大军将失去了粮草供应,必将受困,而且我军并没有攻城器械,且洛阳城高墙厚,我们虽然有十万大军,却也束手无策呀’”。

  谢云再次解释道。

  “既然如此,你们北上何意”?

  夏侯明远继续追问道。

  “这位是吴余吴大人”。

  说着,举手向众人引荐了身边的吴余,吴余也举手向众人行礼。

  接着谢云继续说道:“就眼下局势,司马志造反必然是子虚乌有之事,而皇上令大将军追击宋京,必然会中计受困”。

  “要想解围洛阳,就的解救大将军,卫珉作为大将军,才够调集天下兵马勤王,也只有他才有办法对抗司马志”。

  “话虽这样说,但是从永阳前往运城,必须经过桐树林,而桐树林中敌军建了许多营寨,要想一座一座的攻打,等打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桐树林一动,宋京必然会支援,而我永阳城外还有敌军两万人马,到时候腹背受敌不说,永阳也可能会丢失”。

  “再者大将军明令我等不可出击呀”。

  面对桐树林的情况,夏侯明远介绍道。

  “现在我们两军合二为一,先把城外的两万人马消灭了如何”?

  谢云得知永阳城外有敌军驻扎,便建议道。

  “不行”。

  对于谢云的建议,吴余出口制止道。

  对此众人表示不解。

  接着吴余继续说道:“就眼下情况,消灭敌军事小,救援卫珉事大,只有解了运城之困,才能解洛阳之急,卫珉作为大将军,只有他才能调集天下兵马”。

  “先生所言极是,我也得到了皇后的密信,说是如果大将军兵临洛阳北门,三束红色烟花齐放,自然会有人打开城门”。

  夏侯明远肯定了吴余的说辞后说道。

  接着夏侯明远继续说道:“那依大人之言,我们该当如何”。

  “等”。

  吴余淡淡的说道。

  “等,则么个等法”。

  “将军按兵不动,我们带来的十万兵马大部分可以进驻永阳”。

  “随后挑选一队精锐,秘密驻扎在桐树林外围,等待时机”。

  “我想大将军现在应该已经推测到了洛阳的情况,他必然会想办法突围的”。

  “如果我们不能在桐树林接应大将军,那么大将军即使突围成功,也会在桐树林受阻,到时候大将军必然会腹背受敌的”。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