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要造反> 第234章 事有蹊跷

第234章 事有蹊跷

  来到这边刺探情况的人见此情况,为了不打草惊蛇,也不敢轻举妄动,靠近周同的驻地。

  一边向谢云汇报情况,一边留人继续观察动向。

  待周同离开后监视的人立马来到周同驻地,查探灶坑,足足有两千多个,由此推断,兵力至少有好几万,得到确切消息后便回到营地向谢云汇报情况。

  当然,为了确保消息的准确性和对目标行踪的把握,还会有人继续追踪。

  得到确切消息后谢云下令全军出击,以围歼司马志。

  当然,此时的谢云和吴余还不知道他们追击的是周同,在他们的意识里却是司马志。

  在此过程中,不断有探马人员汇报周同的去向,然而每次得到的消息会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行军速度特别快。

  对此,谢云和吴余的推断是,敌人很可能发现了我军的追踪,为了得到绞杀周同部的目的,谢云准备急行军,想着尽快完成军令后能够早日返回。

  周同部经过一整天的急行军,当来到虎山后看了看地图,便下令全军扎营。

  说到虎山,方圆几百里,山高林密,地势蜿蜒,易守难攻。

  周同想依据地理位置的优势,来弥补兵力不足,从而实现战略牵制谢云吴余,以达到司马志北上突袭洛阳的目的。

  虽然周同这样谋划着,但毕竟是以五千对战十万,即使占据了地理优势,再无援兵和补给的情况要想持续坚守明显是不可能的。

  待谢云、吴余来到虎山脚下后,便下令安营扎寨,只见的在虎山脚下西南方向百里连营,按部就班,熙熙攘攘。

  在此之时,最重要的还是了解虎山的情况,于是把各路探马召集在一起,询问查探的情况。

  探马校尉汇总消息后向二人汇报道:“虎山位于徐州、南宁、武州交界处,方圆数百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总共有四条道路上山”。

  “东南西北各一条,南边一条通往武州,东边通往南宁,北边通往洛阳,西边通往西州”。

  得到虎山的大体情况之后谢云屏退左右,便和吴余商议对策。

  对此,两人各执一词,按照谢云的意思对方不足五万人马,而自己拥有十万之众,应给三面封锁,一面攻击,以达到早日剿灭反贼的目的。

  而吴余却不这样看,他觉得司马志转战虎山,是以战场形势所变而为,不得已而为。

  如此一来军需、器械、粮草必然不足,只要围困虎山各路出口,便可以不战而胜。

  但此时谢云以北方宋京出兵永阳,卫珉、夏侯杰兵力不足为由,坚决不同意吴余的意见。

  而此时谢云作为三军统帅,吴余并没有决策权,吴余无奈只得听从谢云的将令。

  次日,大军集结完毕,伴随着谢云的一声令下,一支军队自东而西,向虎山而去。

  面对如此情况,周同下令,东南西北方向派出少量人马,注视谢云大军的动向,时刻汇报情况,从而集中优势兵力守卫东路。看書溂

  如此做法有两个目的,一个就是不让谢云大军进山,居高临下,以达到消耗谢云的目的。

  另一个目的就是掩藏兵力,让谢云不知道自己的兵力情况,避实就虚,更好的拖延时间,为司马志赢得时间。

  对此,谢云连续发起了几波攻击后都没能打破周同的防守,见此情况,吴余来到军前询问情况。

  前敌指挥彭程把战况和吴余做了简要的介绍。

  从彭程的介绍中吴余敏锐的发现了问题,便问道:“你的意思是面对我军的攻击,敌军守卫东山的部队没有更换过”?

  “是呀,没有换过”。

  面对吴余的询问,彭程肯定的说道。

  “彭将军,此事事关中,你肯定吗”?

  吴余似乎想到了什么,再次询问道。

  “我肯定,敢拿性命担保”。

  彭程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

  在两军对战中,对于攻击部队和守卫部队是否换军,或者兵力大致有多少,作为一个战将,只要稍加留心,是很容易发现的,这也是两军对战中彼此比较关心的问题。

  对此情况,吴余对彭越说道:“我军已对敌军发起了好几轮攻击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战果,如此打下去我军伤亡太大,请将军暂停攻击,容我和将军商议对策,再行攻击”。

  彭程也知道此战如此打下去,就算取得胜利,也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便听从了吴余的建议,下令暂停攻击。

  而吴余则风风火火的来到中军营帐,谢云见状,从帅案上起身的同时,向吴余询问缘由。

  吴余见谢云并没有责怪自己唐突,心里有了几许安慰。

  在来的路上,吴余还担心自己的发现谢云不会采纳,并把自己的发现归结于战法分歧的延续,从而置之不理。

  其实在谢云的思想里,虽说昨日自己没有听从吴余的建议,一意孤行强行出兵。

  虽说从出发点是为了大局着想,但是就眼下战局来讲,伤亡有些大,因而也让自己陷入了困局。

  本想去找吴余的,却又一时抹不开面子,心里早就是热锅上的蚂蚁,焦急难安了。

  见到吴余进账,心里不知道有多开心,也从心里为吴余的胸怀而折服。

  吴余来到谢云跟前说道:“今天我军对司马志连续发起了五六次攻击,虽说伤亡不少,但敌军也有损失”。

  “按照一般的作战对策来讲,司马志是要替换防守部队的,但是他却没有这样做,这不符合用兵之道呀”。

  “先生的意思是,伴随着我军不断地更换进攻部队,司马志也应该更换守卫部队才是,而现在司马志并没有更换”。

  面对吴余的话语,谢云再次确认道。

  “是呀,以司马志的谋略,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除非——”。

  吴余说着,焦急而又不敢相信的停顿了下来,但在心里隐隐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除非什么,先生但说无妨”?

  谢云关切的问道。

  “除非他兵力不够,或者说为了保存实力,准备晚上突围或者夜袭,即使如此,他的做法也太过于明显了呀”。

  吴余稍微停顿了一下后说道。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