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要造反> 第183章 明珠之见

第183章 明珠之见

  “那依大司马之言该当如何”?

  皇上赵启听了夏侯杰的话后便问道。

  “依臣之见,大将军的忠君报国之心毋庸置疑,为了更好的发挥永平防线的威力,避免朝廷与大将军之间产生隔阂,臣毛遂自荐,担任永阳刺史”。

  “如此便使得朝廷和大将军之间有了联系,就可以避免不法分子的恶意中伤,为永平防线出一份绵薄之力”。

  朝臣们听了大司马夏侯杰的话后,一个个议论了起来,都觉得夏侯杰说的没错。

  毕竟对于洛阳来说,永阳和平原是万万不可有失的。

  一旦遭受不测,后果不堪设想,便赞同了夏侯杰说辞。

  袁格见朝臣没人反对,便站出来说道:“如果让大司马前往永阳,一个大将军在平原,一个大司马在永阳,一旦遭遇战事,谁指挥谁,谁又的听从谁的调遣呢,如此不是掣肘的更加厉害吗”?

  为了避免其他人提出不利于自己的解决办法。

  或者说为了确保自己能够得到永阳刺史的位置。

  当袁格提出异议后夏侯杰便第一个站出来解决了他的疑问道:“臣去永阳当然是协助大将军得了”。

  要说这个时候夏侯杰的思想和行为是非常敏锐的,当听到不利于自己的言论后本应该立马反驳的。

  但是夏侯杰并没有这样做,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由此便说明他去永阳,只是为了朝廷考虑,替皇上分忧而已,而不是为了私利。

  如此情况下,夏侯杰主动示弱,以接管永阳为目的,顿时使得众人没有了反对的理由。

  即使是皇上赵启,面对夏侯杰主动示弱也没办法直接反对,无奈之下只得任夏侯杰为永阳刺史。

  并让其立即上任,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招募新军,操练兵马,准许其扩军至十万。

  当然赵启此举也是将计就计,为的是将夏侯杰的势力彻底的从朝堂剔除。

  退朝后夏侯杰乐呵呵的回到家里,准备前往永阳上任的事宜。

  由于他的父亲昨晚的来访,使得夏侯明珠对今日的朝会格外关注。

  但当她得知自己的父亲毛遂自荐,被皇上恩准出任永阳刺史的事情后便知道大事不妙了。

  急忙来到政德殿和皇上赵启说明情况,想着能够阻止此事的发生。

  当皇上赵启得知夏侯明珠来到政德殿时也颇为意外。

  还以为是夏侯明珠知道了昨晚自己前往绣德宫的事情了,只得装作一副毫不知情的样子。

  待夏侯明珠礼毕后没等赵启示意免礼,便跪地说道:“请皇上宽恕我夏侯家吧”。

  如此话语使得赵启一团雾水,不明所以,便询问原由。

  夏侯明珠回答道:“我的父亲贪谋权势,试图掌管南北大大营而不得”。

  “只得退而求其次,意欲封疆一方”。

  “如若和平盛世之际尚可勉强应对”。

  “如今恰逢宋京作乱,永阳乃久战之地,让我的父亲前往永阳,万万不可”。

  “我知道我的父亲虽览书无计,却不曾懂得用兵之道”。

  “让他去掌管永阳,必为宋京以可乘之机”。

  “到时候损兵折将,丢城失地,抄家灭门之大罪”。

  “必然会祸及我夏侯家人,我的父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死不足惜,可是我夏侯家其他人是无辜的呀”。

  听了夏侯明珠的话后,皇上赵启并没有表态,而是让夏侯明珠退下休息。

  心中为夏侯明珠的话语震惊的同时,心里也产生了忧虑。

  永阳的军事位置太过重要,一旦如夏侯明珠所言,该当如何?

  但是面对夏侯明珠,还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只是淡淡的说了句:“国政大事朕自有定夺”。

  但是看着哭泣的夏侯明珠,他的内心里产生了一股涟漪,疼惜和不舍。

  夏侯明珠见皇上赵启如此态度,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因为如今的她并没有得到皇上赵启的宠幸,在宫中也是没有什么地位的。

  要不是礼部尚书之女周晴,如今的周贵妃照应,恐怕日子更加难过。

  今天来到政德殿只是预先提醒一下皇上的。

  她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不适合在外带兵的。

  如此以后也好为夏侯杰减轻些罪责,为自己的家人赢得一线生机。

  但是她却不知道一旦永阳有失,宋京便可以虎视洛阳。

  进可攻群雄天下,退可守雄踞一方,岂是杀一个夏侯杰能替代的。

  见皇上赵启如此态度,知道再说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反而对自己更加不利,只得无趣退出。

  夏侯明珠虽然知道皇上赵启为千古难得的明君,却也不知道他的圣明到了何等地步,对于他的谏言岂能不上心。

  待夏侯明珠走后,皇上赵启便令人传唤丞相魏信,意欲商议夏侯明珠的谏言,该如何解决。

  虽说是商议,但在皇上赵启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一个既大胆又冒险的想法。

  因为他知道,一直以来,宋京持续的攻击朝廷,不断地蚕食土地,日益壮大。

  朝廷每次只能被动防御,尤其此次晋阳之战,朝廷更是损兵折将,而领土的损失所产生的军事意义更大。

  而宋京却在消耗中持续增强,如若不给他一点教训,朝廷是没有时间和空间发展的。

  用不了多长时间还会集结重兵来攻打永阳,这样一来,朝廷很难自主发展,图谋强大。

  综合考虑,应当大胆的组织一次大会战,以重创宋京,为自己的发展赢得时间。

  皇上赵启这样想着,不知不觉丞相魏信已经来到了政德殿。

  待礼毕后丞相魏信不知道皇上赵启让自己进宫所谓何事,便询问道:“不知皇上召臣来有何要事”?

  听了魏信的询问,皇上赵启一边示意魏信就坐,一边慢悠悠的说道:“此次朝会按照计划,我们拿到了南北大营的招兵权,也控制了南北大营”。

  “却不曾想我这老丈人还是不死心,趁机占据了永阳刺史之职”。

  “这个位置有多重要你也是知道的,本来朕还心存侥幸,但是刚才德妃来到这里,为他的家人求情”。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