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要造反> 第138章 二次西征

第138章 二次西征

  作为穿越者,卫珉熟知大邺的这一段历史,宋京作为反贼,消耗大邺国力,为异族入侵龙族创造了条件。

  但是卫珉不能这样说,略加思考后对着赵启说道:

  “宋京在先皇时见丞相专权,结党营私,便知天下势必大乱,表面上恭顺朝廷,暗地里招兵买马,招揽人才”。

  “如今手底下武将如云,文臣多谋,兵强马壮,而且宋京此人知人善任,足智多谋,城府极深,是为最大的叛臣”。

  “如今已经占据了兖州、青州、豫州大部分地区,而朝廷却说不出不是,如此可见一斑”。

  卫珉见皇上赵启还没有意识到宋京的危害,便把自己的所见所知和判断和皇上赵启说道。

  “如今朝廷只有你的五万新军,捉襟见肘,难以双顾。即如爱卿所言,该当如何应对”?

  皇上赵启向卫珉征求意见道。

  “依臣之间,可以封晋阳候江武为晋阳王,把反抗豫州王宇文成,征讨钱江、利魄时江武和臣所占城池交由江武接管”。

  “并密旨与江武,密切关注宋京的动向,严防宋京南下攻打永阳,或者平原,互为犄角,以相互策应”。

  卫珉将自己的想法和皇上赵启说道。

  “即如爱卿所言,如此宋京必然会拿江武开刀,统一北方的”。

  皇上赵启面对如此局势,担忧的说道。

  “对于宋京来说,江武非友便是敌,迟早是要对其下手的”。

  卫珉见皇上赵启由此疑虑,消沉的说道。

  “看来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了”。

  皇上赵启言语中略带惋惜的说道。

  “是呀,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就看江武的韧性强,还是宋京的谋略高了”。

  “即使江武败了,以晋阳之地换取徐州之地,皇上也不亏呀”。

  面对皇上赵启的不安,卫珉安慰道。

  “如此危局,当行非常手段,就依爱卿所言吧”。

  皇上赵启思索片刻后无奈的说道。

  如此商议已定,皇上赵启让卫珉着手装备西征事宜,而皇上赵启则直接返回洛阳,安排二次西征事宜。

  于是连夜启程,朝洛阳而去。

  待回到皇宫后,急忙来到政德殿,召来丞相魏信,商议西征事宜。

  次日早朝,皇上赵启下旨,封晋阳侯江武为晋阳王,接管绥阳、柳镇、临河、运城等地。

  众文武听完赵戈的宣读后不明所以,开始相互议论。

  宣旨完毕后皇上赵启接着说道:“徐州梁志称帝,藐视皇权,割据一方,不平叛不足以振皇威,不出兵不足以平民怨”。

  “如不征讨,难免有人效仿,争相称帝,故而必须剿灭,因此朕决议再次出兵征讨徐州梁志”。

  众文武听了皇上赵启的话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轩然大波。

  什么朝廷无兵可派。

  什么朝廷无粮可用。

  什么无人统兵等等。

  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雍王赵奎和大司马夏侯杰更是忧心不安,因为从目前的形势来讲的话,如果决议出兵,只得从城防军和南北大营中调遣。

  而禁卫军此前抽调了三万人马,全部反叛了,以现在禁卫军的实力,也不能从禁卫军抽调了。

  想到这里,雍王赵奎说道:“皇上决议西征,那兵马只得从城防军和南北大营调集,此前周毅兵败,南北大营已经没有多少人马了,而把城防军全部调走,也只有两万人马,不足以西征呀,一旦遇到什么突发状况又给当如何”?

  “兵马的事情不用你们管”。

  皇上赵启看了赵奎和夏侯明远的反应后愤恨的说道。

  听了皇上赵启的话后众人更是一团雾水,接着皇上赵启继续说道:“由丞相魏信执开国剑统筹粮草事宜,遇到阻碍皆可先斩后奏”。

  随后皇上赵启继续说道:“现在封平原刺史卫珉为大将军,征西大元帅,领兵十万出征,谢云为先锋,领兵三万先行”。

  接到旨意的谢云领旨而去,先行准备。

  谢云退出后皇上赵启接着说道:“禁卫军统领杨沫、黄良及其副将王善、孙傅扰乱军心、妖言惑众,不服军令、造反投敌,乃朝廷之不幸”。

  “所谓子不教,父之过,现在将此四人之父母斩首示众,其余家眷一律发配闽南充军,永不录用”。

  听到这个消息后众人皆以为然,只有丞相魏信觉得大事有些不妙。

  急忙劝谏道:“按一般情况来讲,此四人虽然投敌,但梁志未必相信。如果皇上如此处置,必然使得杨沫、黄良及其副将王善、孙傅产生复仇之心,誓死效忠梁志,如此与战局不利呀”。

  “反而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父母,作为内应”。

  “现在二次出征在即,百灵关易守难攻,乃恶仗也。如不对肆意投敌的行为加以重刑,难不保有人继续投敌”。

  “只有如此才能使得上下一心,全力对敌,请丞相不要多言,不然朕会以为你与杨沫、黄良有染”。

  丞相魏信听了皇上赵启的话后怒气难平,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但想着大战在即,不能因小失大,影响西征。

  便想着先以西征事宜为重,对于杨沫、黄良之事再行周旋,便停止了争论。

  在平原,秋璐得知情况后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的为卫珉准备着行装,见卫珉进来只是淡淡的说道:“此战凶险,还望卫大哥保护好自己”。

  卫珉见状,说道:“放心吧,大邺没有振兴,我不会有事的”。说完,拿起包袱,前往白虎山誓师出征。

  临行前,卫珉令李墨留守平原,预留五千人马,以对不测。

  宋飞带领卫队营随卫珉出征,刘豫率领五万新军,王鹏率领平原一万五千人驻军共同出征。

  此时监军赵宁也追了过来,想要和卫珉一起出征。

  卫珉对此无奈,只得让他随军而行,并把赵宁的安危交给了宋飞,要他好好保护赵宁,不得有任何闪失。

  安排已定,便下令全将军向百灵关开进。

  在徐州武宗梁志取得百灵关大捷后便举行庆功宴,武宗梁志上座,左边依次就坐着丞相周然、兵部侍郎梁彬、户部侍郎王成、刑部侍郎萧炳,右边依次就坐着大将军袁合、杨沫、黄良、百灵关守将秦晖。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