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要造反> 第137章 为朝为民

第137章 为朝为民

  “就是料定以目前的局势来看皇上不可能出兵徐州,他梁志豪赌了一把,想依托有利地势偏安一隅,而后伺机东出”。

  “那爱卿所说的命数又是何意”?

  “此命数也是臣刚才说的天时,此战明知必败无疑,又不得不出兵,是因为大邺朝乃天下九州之正统”。

  “如果面对徐州梁志的反叛之举,不出兵平叛,那么其他王侯必然会群起而效之,如此一来,皇权衰落,大邺朝必将走向灭亡”。看書溂

  卫珉条理清晰、信心十足的说道。

  “依爱卿之言,现在该当如何”?

  皇上赵启听完略微思索后问道。

  “既然有了第一次平叛,那么必将伴随着第二次征讨,不然第一次平叛的牺牲就白费了”。

  “如若继续出兵,朝廷必胜,这也是上天给皇上振兴大邺,建立丰功伟业的的一次绝佳机会”。

  卫珉根据自己的判断继续说道。

  听到这里时皇上赵启云里雾里的,失落而又无奈,兴奋而又激动。

  接着黯然说道:“出征,拿什么出征呀”。

  “朝廷仅有的兵马都交给周毅了,这个周毅真是误国误民呀”。

  少许停顿了后继续说道。

  之所以有此说法,是因为皇上赵启在周毅出征时明言,能胜则打,不能胜则退,以保存实力,应对不测,他是在责怪周毅没有奉旨行事。

  “皇上此言差矣,以周毅的学识和谋略,不会看不懂眼下的局势。请皇上试想,我军作为攻击方,梁志坚守不战,又怎么会全军覆灭的”。

  卫珉直言道。

  “就算如爱卿所言,周毅做了一系列安排又如何,现如今朕手上无兵可用呀”。

  听了卫珉的话后赵启似有所悟,但又无奈的说道。

  “既如此,请皇上跟我来”。

  说完,卫珉起身和赵启、袁格一行向白虎山而去。

  与此同时卫珉传来刘豫,让其快马加鞭,先行前往白虎山准备。

  当皇上赵启和卫珉一行来到山底下时远远望去,从虎山大道直到山顶,蜿蜒数十里,每隔几步一队军士,举着火把,像两条长龙,直入云霄。

  待赵启从马车上下来后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便问道:“这是什么地方,这两条长龙是什么”?

  卫珉见状,笑了笑后说道:“天机不可泄露”。

  说完,卫珉上前扶赵启下车,刘豫见皇上下车,行礼后命人牵来马匹,而后带队直到山顶军营。

  一路上军士们不间断的、连续的呼喊着“万岁”

  来到山顶后皇上赵启看着这些满身铠甲,手握银枪,腰带大刀的军士惊讶不已。

  这些军士一大部分军士手举火把,一小部分军士手持盾牌,还有一部分军士背着弓箭,不由得激动了起来。

  见状,便问道:“如此威武之师从何而来”?

  “先皇在时,曾令臣平剿白虎山,而白虎山匪首元争本为朝廷大将,不得已而沦丧,成为土匪”。

  “然而元争在白虎山盘踞多年,且号称十万之众,故而臣以招抚为主,恩威并施,使得大部分草寇投降,故而私自挑选精锐,组成了这一支五万人的新军,以应对不测”。

  卫珉见皇上赵启询问,便如实的答道。

  “按照朝廷律法,爱卿此举如同谋反,就不怕引来非议吗?”,皇上赵启故意刁难道。

  “一心为公,何惧之有”。

  卫珉见状,坦言道。

  “那爱卿为何有此想法”?

  “臣帐下军师,也就是现在的雍州刺史吴余早年游学于九州,听吴余说他在冀州时定北王宋京的一系列举措已形同谋反,故而臣料定宋京以后必反”。

  “承蒙先皇恩赐,担任平原刺史,而平原为北方四州之门户,宋京起兵,必先突袭永阳,而后东顾平原”。

  “而永阳王杨岳爱民如子,凡事以大化小,必然会被宋京利用,不是对手,不能寄希望于杨岳,故而只能坚守平原”。

  “就算平原军队定额满员,也不是宋京的对手,只得早做准备”。

  “而在非常时刻当用非常之法,故而趁机在剿匪之际私募兵马,还请皇上恕罪”。

  卫珉见皇上赵启如此疑问,便跪地后解释道。

  “如果宋京得了平原,可将切断北方四州和朝廷之间的联系,各个击破,故而墓定统一北方的基业,而臣担任平原刺史后担心宋京南下,故而出此下策”。

  卫珉见皇上赵启没有责怪自己,故而继续说道。

  听完卫珉的解释,皇上赵启急忙将卫珉扶起,并问道:“五万兵马如此消耗,爱卿粮草从何而来”?

  “臣来到平原后发现士族豪门与地主之间相互勾结,偷税漏税,故而强制将这两年的欠款追缴,一部分上交国库,一部分留了下来,臣也查抄了几个豪门世族,收获也不小”。

  “承蒙皇上隆恩,这几年平原风调雨顺,工商繁荣,也有不少的增益,能够满足需求”。

  卫珉简要的回答道。

  “既然爱卿有此军队,为何当初征用朕的死囚”?

  皇上赵启突然间想到之前的平原守卫战没有用到这支兵马,便询问道。

  “随着朝政的颓废,各地王侯各自为政,为了寻得士族大家的支持,必然会涂炭百姓,如此难免造成冤狱,臣如此也是给他们一个机会”。

  “况且按当时的情形,民心可用。而且杀手锏需要在关键时候使用,才能效益最大化”。

  卫珉根据自己起初的判断,如实的说道。

  听了卫珉的话,皇上赵启深深的感受到了卫珉的忠心,不顾个人的荣辱得失,一切为朝廷考虑,便感慨的说道:“大邺有卿,何愁不兴”。

  在说此话的时候心里有些自责,为怀疑卫珉的行为而不安,便转移话题道:“既然如此,那是不是可以西征了”。

  “西征是必须的,但是臣西征后宋京不得不防,如果趁此机会南下,无人能挡,后果不堪设想”。

  卫珉把自己的担心向皇上赵启阐述道。

  “今晚我们见面不多时间,爱卿好几次提到宋京,为何”?

  皇上赵启不解的问道。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