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要造反> 第78章 过往交情

第78章 过往交情

  所谓一而再,再而三。

  待到第四天时定北王宋京全军出动,从城墙上看去,云梯二十组,其中夹杂着盾牌,结合步兵大约两万人马。

  其后盾牌军与弓箭手相结合,大约一万人。

  接着两台登城车与城门左右,在此中间是一辆攻城锤。

  随后攻城器械二十余辆战车,其后两万步兵紧紧相随。

  待阵势摆开后,大军从正中左右分开,开出一条六马并驾的道路,只见的定北王宋京、军师司马志在前,周放、苏启、宇文鑫、王浪紧随其后,城上守军看到如此阵势,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阵阵寒意不言而喻。

  看到定北王宋京的大军如此的阵势,台州王利魄说道:“好你个宋京,图谋不轨、妄图造反,还把本王拉出来,却成了反王,何其的奸诈,何其的无耻。怪本王有眼无珠,错信了你的狼子野心”。

  听了台州王利魄的话后宋京大笑道:“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要不是你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本王又则么会有可乘之机”。

  “今日本王就要替朝廷剿灭你这个正真的反贼,然后向朝廷陈明原由,负荆请罪。”,听了定北王宋京的话后,台州王利魄气愤的说道。

  “本王看你没有那个机会了”,定北王宋京说着,示意三军攻城。

  台州王利魄见状,也示意众将士用心遇敌。

  但对于利魄来说,有了前三天的防御经验,对于今日的防守之战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但却不知这只是定北王宋京的诱敌之计。

  攻城战开始后,从城下看去二十组云梯平均的分布在城墙上,一波波步兵在盾牌与弓箭手的掩护下连续不断的向城上爬去,登城车上的兵士不断地向上而去,城门也在攻城锤的撞击之下摇摇欲坠。

  而从城上看去,盾牌兵与步兵、弓箭相结合,用戈推云梯,木头、石头砸云梯上的军士,而因登城车上的军士能够直接抵达城墙之上,成为了重点的防御对象,对于从登城车上而来的军士,先用弓箭射杀,而后用长枪刺杀,随后便是肉搏战。

  在城门哪里,门栓紧管的同时,在左右门下面垂直买了两根木头,一对军士紧推城门,防止敌军破门而入。

  定北王宋京从早上一直到傍晚见无法攻克金昌,才决意收兵。

  而台州王利魄觉得今日宋京如此阵仗都没有能拿下金昌,士气势必受损,军心必定离散,便在内心里放松了警惕。

  晚饭过后,和平时一样,周放领军在盾牌的掩护下一边在城下放烟,一边向城中发射火箭,当台州王利魄得到这个消息后并没有在意,觉得还是骚扰军心的小把戏,没有放在心上。

  发射一会儿后周放示意示意一队军士将准备好的绳索扔向城墙,在副将石鼓的带领下向城墙爬去,为了掩护登城军士,周放并没有停止发射火箭。

  守城军士对此状况丝毫没有戒心,当第一队军士登上城墙后发起了突然攻击,使得守城军措手不及,而一队队的宋军登上城墙后并没有和守城军死拼,而是径直向城门而去,和此时的城门没有几个人,一波攻击后便被斩杀,随即打开了城门。

  见城门被打开,早就准备好的苏启和宇文鑫便带领骑兵与步兵向城门杀去。

  当守城军把宋军偷袭的事情上报给台州王利魄时,睡意朦胧的台州王利魄骂道:“在天几万大军都没有能攻下金昌,晚上几个毛贼能耐我何,派兵剿灭即可”。

  话音未落,副将甘候奏报道:“不好了王爷,敌军已经进城了,快走吧”,说着示意卫队护送利魄从东门而去。

  在撤退的过程中,以一种难以置信的口气不断喃喃自语道:“我十万大军,坚守不到四天,不到四天,我十万大军就没了”。

  而随行的将兵只顾着逃命,也没有人理会利魄在说些什么。

  破城之后定北王宋京一行人进驻金昌,一边下令安民、清理残敌,一边下令宇文鑫追击台州王利魄。看書溂

  次日,接到攻破金昌消息的张阳来到永昌城下,喊道:“台州王利魄已经投诚,尔等如若执迷不悟,待我大军来到,城破人亡,死无葬身之地”。

  永州王钱江听了张阳的话后就感觉哪里不太对劲,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台州王绝对不会向定北王宋京投降,如果真的投降了,就会让台州王亲自来劝谏自己投降,而不是让张阳来说。

  既然不会投降,而张阳有这么说,再加上之前得到的军报。

  说是宋京领军五万支援周放、张阳,而在永昌没有见到,想必是到了金昌,如此而言必定是定北王宋京已经攻破了金昌,张阳得到消息后瓦解永昌守军的军心,但是这一计谋骗的了任何人却骗不了钱江。

  想到金昌丢失后的钱江便知道永昌也不可能久守,起初是以金昌和永昌互为犄角,相互策应的,但如今金昌丢失,永昌的战略意义也就随着丢失了,也就没有继续守卫的必要的。

  想到这里后便开始为台州王担心了起来,因为一旦金昌城破,台州王出逃,宋京一定会派兵追击。

  想到这里后便招来副将赵松,让其领军五万,务必坚守至傍晚,晚饭过后领军撤出永昌,急行军前往台州,与自己会合,自己则领军五万前往金昌与台州的必经之路援救利魄。

  要说一直以来永州王钱江和台州王利魄因贪图名利,屡次被人利用,但二人始终没有因为利益冲突而发生分歧、冲突,这就的从他们二人的父亲说起了。

  在大邺朝开国皇帝赵域起兵之初,钱江与利魄的父亲便跟随赵域一直跟随赵域南征北战。

  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先后多次救主,这也就是赵域为什么把兖州、青州两个良马产地封给他们的原因。

  而与此同时,他们的父亲钱伟与利晖在行军用兵的过程不为个人生死,也要救援身处困境的另一个。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