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要造反> 第44章 忽悠母后

第44章 忽悠母后

  “我知道他是一个干臣,但是处处争锋,只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不懂得韬光养晦,避其锋芒,怎么能成就大事”。

  “父皇教训的是,但就眼下情况,丞相的野心已经显露无遗,朝中兵马尽掌握在他的手中,如果父皇没有了可以依靠的势力,后果难以想象呀”。

  “这个我自然知道,要不然你以为凭借你的能耐,能让卫珉当上这个平原刺史吗”。

  “这个是自然,那现在父皇觉得我们应给怎么做,才不会被动”?

  “这件事情主要涉及到了你母后的堂弟,如果能让你母后松口,那就好办多了”。

  赵维给赵启暗示道。

  在赵维看来,这件事情由赵启出面和严琳说要比自己好一些。

  “既然如此,过会儿我就进宫去找我的母后去”。

  听了赵维的话后,赵启知道,眼下朝局的变化已经引起了他父皇的注视,那么以后遇事就好办多了。

  随后赵启离开政德殿,回到宗庙,参拜完先祖后就去凤仪宫了。

  在凤仪宫外,老远的就听到赵启和他的母后请安的声音。

  待赵启来到严琳跟前看了看他母亲的脸色,就知道是为严发的事情而生气。

  于是明知故问道:“今天这又是谁惹母后生气呀”?

  “还有谁,还不是那个平原刺史卫珉,竟然把我的堂弟给办了,俗话说不看僧面还看佛面呢。”,严琳怒气冲冲的说道。

  “母后有所不知呀”,赵启见他母后为严发的事情而生气,就知道已经有人来告过状了,便一反常态,语气低沉的说道。

  “怎么了,皇儿为何如此沮丧”。

  “母后可知朝廷南征卫珉时我先锋全军覆灭之事”。

  “这事我当然知道了,和严发有什么关系”?

  “那是父皇留给我继位保驾的,现在南大营没了,而卫珉虽为反贼。但是在儿臣前往雍州平叛时,是他放了我一马,要不然我就见不到母后了”。

  这时,赵启说着,不由的哭了起来。

  “他为什么要放你”?

  听了赵启的话后,严琳不解的问道。

  “幕后有所不知,雍州让常炎霍霍成什么样子了,卫珉他们没有活路才逼不得已出此下策呀,当时我去了雍州都不忍直视”。

  对此,赵启添油加醋道。

  “这与放你有什么关系”?

  “卫珉他们也知道,造反是没有前途的,故而他们放我就是为了想投靠我,毕竟我为太子,是未来的储君嘛”。

  “你的意思是赵衡此去就是捡了一个便宜”。

  “是呀母后,你看,周毅是父皇留给我的人,出事了,这没几天,卫珉又出世了,为什么三番五次出世的都是我的人”。

  “皇儿的意思是有人故意针对你,想谋朝篡位”。

  说到这里,严琳不由的惊呼道。

  “是呀母后,现在父皇又不让我参与政事。而朝局又如此势扑朔迷离,我怕以后难以继位呀”。

  对于赵维留给赵启的五万新军,周毅见自己兵败,便把事情和赵启做了说明。

  因为在周毅看来,南大营新军已经没有了,说不说已经无所谓了,反而说了会比不说要好一些。

  “朝中这么多官员大臣,怎么不让你顺利继位了”。

  “母后有所不知呀,因为卫珉暗地里投靠我的事情怕是被有些人发现了,故而让那些人看着不爽了,非要治卫珉于死地。这次舅舅就是让人给利用了,目的就是为了让母后出面杀了卫珉,断我臂膀,他们连我人的都不能容,还能助我继位吗”。

  “竟有这等事”?

  “本来卫珉作为儿臣的人,儿臣可以顺理成章的把他培养成儿臣的得力干将,拥护我登基,成为儿臣的心腹之臣。但是眼下既然他不睁眼,处罚了舅舅,那儿臣为了替母后出气,即便是壮士断腕,也要为母后出气”。

  说完,赵启便要离开,而听到这里的严琳却在内心里担心起了他的儿子。

  作为一位母亲,有什么事情比她的儿子更重要的,这个时候严琳考虑的不再是严发,而是赵启的安危。

  “你去哪儿呀”,严琳见赵启意欲离开,便急忙询问道。

  “我这就去上奏父皇,要他惩办卫珉,为母后出气”。

  “罢了,既然你舅舅是被人利用,是他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既然别人利用了你舅舅,那母后总不能再让人利用吧。如果有人敢打我皇儿的注意,母后第一个不答应”。

  说着,严琳便向宫外走去。

  “母后这是去哪里”,赵启虽然听出了他母后的意思,为了稳妥起见,还是询问道。

  “这事你不用管了,让母后出面解决吧。”,严琳说着,头也不会的朝正大光明殿而去。

  而此时的正大光明殿也异常热闹。

  以丞相赵哲为首的大部分官员上奏皇上赵维:以卫珉目无法纪,私设公堂,诬陷皇亲之罪,严惩卫珉。

  就当朝堂上的局势一边倒时,只听得一声皇后驾到,所有官员都向殿门外望去。

  见皇后凤冠霞衣,徐徐而来。

  此时以赵哲为首的人见皇后来到了正大光明殿,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觉得这次即便不能将卫珉严惩,也能罢官免职,势在必行。

  待皇后进入大殿后,百官和皇后行礼,严琳示意百官免礼的同时说道:“按理说后宫不得干政,但是我听说今天朝堂之上处理的政务和我的弟弟严发有关,故而来此看看,你们继续”。

  见皇后发话,赵哲最先站出来说道:“卫珉继任平原刺史后,私设公堂,致使长史王谦无缘无故失踪,巧立名目,查抄严发和董奎两大家族,迫使平原百姓重交了两年的赋税,如若不惩治卫珉,怕再次引起雍州之事呀”。

  赵哲说完,朝堂之上,大多数官员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赵哲的观点。

  只有大将军赵衡没有发言。

  对此,皇上赵维询问道:“不知大将军有何见解”。

  “臣刚来洛阳,对于平原之事更是一无所知,谁是谁非,应给派人调查一番,才能下结论,不能仅凭一家之言而妄加定罪”。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