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开局要造反> 第304章 大战开启

第304章 大战开启

  “大将军此言何意呀”?

  听了卫珉的说辞后,赵启立马来了精神道。

  “一旦战事爆发,臣需要前往前线指挥作战,一应命令还的皇上代为发布才是”。

  本来全国上下一旦实行军事管制之后是不需要皇上参与的,但是卫珉却为了大局,在中间增添了一个环节。

  有了这个环节,就意味着赵启可以卡控卫珉,就可以在和宋京的大战之中避免猜忌,全力对敌了,不可为明智之举。

  “如此说来,就按大将军之言行事吧”。

  待想明白这一层关系之后,赵启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道。

  “那臣就谢过皇上了”。

  “然边界形势瞬息万变,所以臣就先回平原了”。

  说完,得到赵启的允许后,卫珉便离开了政德殿。

  “皇上,大将军乃千年难得的将帅之才,但我从他的言语之中感受到了退意”。

  “丞相何出此言”。

  “因为大将军他怕皇上猜忌了”。

  “此话怎讲”?

  对此,赵启询问道。

  “大将军和我们说到军事管制的时候我也听明白了,其实这个军事管制中间完全可以没有皇上这一环节”。

  “但是卫珉却增加了这一环节,这就说明此战结束后,大将军她恐怕要退隐了”。

  其实魏信这样说是有两个原因的,其中一个自然是魏信从卫珉的话语之中却是感受到了卫珉退隐之意。

  其二也是对于赵启的一种安抚,因为一旦实行军事管制之后卫珉的权力太大了,大到他这个皇帝都没有办法制约卫珉了。

  试问普天之下有哪个皇帝不感到忌惮,但是就眼下的时局,却也没有了更好的办法。

  至于能不能成,就连卫珉则是在拼,他的心里也没有底。

  而当卫珉回到平原后不久,宋京便兵临城下了。

  此次宋京发兵三路,共计五十万,一路出惠州,领军二十万,到三关镇,为中路军。

  一路出台东,到桐县,出兵十万,为左路军。

  一路出吴岳山,到盱武关外,为右路军。

  对此,卫珉令夏侯明远领军十万抵御敌军右路军。

  令徐股领军十万抵御敌军右路军。

  自己亲率二十万大军抵御敌军中路军。

  同时快马告诉皇上赵启,大邺进入军事管制。

  待进入军事管制之后,大邺各州府县所有事务由军队出面解决。

  而在卫珉下令大邺进入军事管制后,随即发布了第一阶段的管制措施,那就是食物统筹分派。

  在这一阶段中,大邺各州府县的所有食物全部由军队掌管,按人按量分派。

  划分到细节,就是以州为单位,把每家每户的食物全部收集起来,临时成立补给站,把每家原有的食物折合成军票,发放给百姓。

  而百姓根据自家情况,每天领取所需食物,并以军票结算。

  当然,对于那些豪门大家,不遵守军事管制的人员按通敌论处,抄没家产,相对来说责罚是比较严重的。

  在这期间,想要完成这一管制,对于每个军士,伍长,什长,甚至千夫长,校尉以及以上军官的要求就比较高了。

  一旦这其中有人存在贪腐的问题,那么会让他所管辖的区域范围内的百姓受苦挨饿的。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卫珉也有考虑。

  就眼下情况,大邺朝廷所管辖的区域有雍州,而雍州刺史吴余造反出身,其下各级军官大多是百姓,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克扣百姓。

  对于荆州刺史徐股和武州刺史孙浩,都有爱民之称,尤其是荆州刺史徐股,更有贤名在外。

  另外还有永阳刺史夏侯明远,更不用说了,想摆脱父亲的光环,成就一番事业,且熟读兵书,御兵有方。

  而平原刺史卫珉他自己,对于平原的事情有李墨在,他是放心的。

  至于临河守将江武,他属于外来人员,更需要稳定百姓,成为自己的根基。

  说到南宁,自从上一任南宁刺史郑泰被杀后,南宁的军政事务也走向了正轨。

  最后说到洛阳,天子脚下,虽然贵族豪门,世族大家最多,但是有袁格,谢云这一波武将在,更有魏信和皇上赵启坐镇,他也是放心的。

  当然待第一阶段的军事管制和第一阶段的对敌军务结束之后,便会开启第二阶段的军事管制和对敌。

  在第二阶段的军事管制中,就需要所有百姓自力更生,为前线出力。

  就是懂得渔业的不管是钓鱼也好,养鱼也好,只要能在朝廷提供食物,那么各地军需处都会按照提供食物的价格利用军票收购。

  打猎的可以打猎。

  懂得饲养的可以去饲养。

  手无长技的还可以去挖野菜。

  最后根据市场的价格,也可以用野菜换粗粮,粗粮换细粮,当然反过来也是可以的。

  如此一来,对于勤奋上进,吃苦耐劳的广大老百姓来说,他们可以少吃点东西,多干点活,积攒足够多的军票了。

  而第二阶段的军事行动就是调兵了。

  既把南方的军队调到北方,以对宋京形成强大的兵力优势,让宋京误以为大邺要和他们决战了。

  因为这时的宋京他知道,就眼下大邺的情况,严重缺粮,当卫珉大规模用兵的时候,就大邺官方的存粮,单单是供给军队使用,都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更别说给老百姓了。

  他们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的集结兵力,和他们决战,只有卫珉和他们展开决战,打败了他们后,才能把北方的粮食运送到南方,解决南方的粮荒。

  对此情况,宋京必然不能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为了保证敌我双方实力相当,形成相持的状态,他们也得从各地调兵。

  随后卫珉下令雍州,武州以及南宁洛阳各地预留足够的管制军队以后,其余军队全部北上,对抗宋京。

  对此,在宋京的军帐之中,以聚将商议应对之策。

  然而对于他们来讲,大邺现在没有多少粮食,而他们拥有足够多的粮食,这就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形成对峙,待到大邺全国没有吃的之后,卫珉的防线自然不攻而破。

  但为了实现攻而不攻的军事意图,故而经过商议之后,他们一致认为他们也可以调兵对峙。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