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淮妇吟

  是夜。

  刘烎绞尽脑汁,写了废稿三十张,却都没完成任务。

  这让刘烎也很绝望,他完全是按照檄文格式,一字一句规规矩矩在写,怎么就不被系统认可呢?

  难道这个任务完不成了么?刘烎心中有些慌。

  “罢了!规矩的檄文没有真情实感!好文章贵在真实,既然规矩的檄文太正,难道还不能抄些后世名篇?檄文格式的三吏三别行不行?缝合怪会不会?!”刘烎忽然气急败坏的自言自语道。

  随即,刘烎按照抄袭杜甫和韦庄,从旁听一位淮妇的经历,讲述袁术占据淮南后,对当地造成的毁灭恶行,以至于百姓十不存一、遍地民不聊生。

  全篇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借淮妇之口,声讨袁术的恶行,最后点明江东军,代朝廷和百姓讨伐伪敌袁术。

  而这篇讨袁檄文,又被命名为《淮妇吟》。

  “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务‘亲写檄文’,获得任务奖励‘《洗冤录集》’。”

  随着系统的声音,屋外也是天光大明,并有雄鸡司晨而鸣。

  “想不到这檄文,竟然写了整整一夜!”刘烎揉了揉疲惫的双眼,直接躺在了卧榻之上,发现头发都掉了不少,不禁叹道,“这写文章真的累,佩服那些写文的……”

  ……

  ……

  一月后。

  许都城内,司空府邸。

  曹操手里捧着一卷信帛,其上潦潦洒洒上前文字,正是刘烎亲写的《淮妇吟》,也即是讨伐伪帝袁术的檄文。

  “好文章!好文章!好文章!”

  此时,曹操当众宣读檄文后,竟也不禁发出惊叹,眼神里尽是回味,犹如欣赏绝美人妻。

  一旁的陈群,亦是善笔文墨,见到曹操如此夸赞,陈群也不禁言道,“此檄文中那句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此文笔实在妙绝!”

  “那句永痛长病母,久年委沟溪,亦让人振聋发聩,言尽亲亲至理。”刚刚被袁谭大败,而来投靠的孔融,也语众感慨的言道。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华邸烧为锦缎灰,天街踏尽世家骨。”

  曹操忽然冷笑一声而道,“呵呵,反而是这几句,却是曹某最钟意的。”

  听到曹操如此之言,在场的声音全都一静。

  毕竟,此时聚集于司空府邸的,几乎都是世家豪族出身。

  毫无疑问,那句“天街踏尽世家骨”,对在场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份挑衅和警告。

  因为,檄文所讨伐的伪帝袁术,却也是四世三公的世家子。

  当然,那刘烎也是汉室宗亲,他刘氏是最大的世家,竟然也敢写出此句。

  实在令人惊叹!

  显然,这句话虽然用于声讨袁术,但其背后所隐含的味道,却可近似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一个是质问肉食者有种乎?

  另一个是言明肉食者也可除灭!

  所以,任何位居朝廷公卿,或从世家豪族出身的,皆对此句感到不喜。

  却不想,曹操这个朝廷司空,而且也是豪族出身,居然会钟情此句。

  不过,在场许多人也很快反应过来,忽然明白了曹操为何喜欢这句。

  毕竟,曹操曾发布招贤令,对寒门子弟给予重用。

  难怪会如此!

  就在此时,曹操将檄文小心收好,有对着在场文武言道:“今日唤诸位前来,除共听此檄文之外,还为商讨徐州吕布之事。”

  “曹公欲征讨吕布否?”荀彧直接问道。

  曹操点了点头,言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吕布贼子如豺狼也,不可不除!”

  “曹公,而今冬日在即,正是大军鏖战时。”

  荀彧继续说道,“所谓大战不可缓,攻伐徐州吕布之事,既然决定讨灭那吕布,则不可有半丝缓怠。”

  “当今早发兵征讨徐州!”荀彧当机立断地言道。

  曹操点了点头,“文若所言,正合我心!”

  “此外,刘玄德曾统领徐州,对徐州地势民望甚熟,我当向天子禀明,请刘玄德为先锋,领兵先攻小沛之地。”曹操又言道。

  其实,曹操如此安排之下,亦有着自己的心思。

  如今刘备投来许久,却依旧只是为客将,不甘彻底归效于他。

  故而,曹操才会让刘备为先锋,一来刘备军本就为善战之军,用来打先锋头阵最为合适;二来也可消磨刘备军实力,如此他曹操更易吞并其部。

  ……

  ……

  同时。

  淮南之地。

  刘烎军于合淝一带,彻底将纪灵大军拦住,而随着战事的僵持,且主动权于刘烎军。

  那封《淮妇吟》的讨袁檄文,也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不少袁军部将开始自立,彻底同袁术划清了界线。

  袁术麾下更是人心惶惶,合淝战场的不少袁术军,每日都有数百人逃离。

  如此局势之下,纪灵也无勇战之心,趁着军心没彻底崩溃,直接带着兵马退回庐江。

  好在刘烎军没有追击,否则纪灵军当有折损。

  其实,这种情况下,对于刘烎而言,完全可以反攻,直接打进庐江郡,顺势攻城略地。

  只不过,虽然完全可以这么做,但却没有这个必要。

  因为,刘烎攻取的广陵、九江,此二郡还没消化完毕,若将兵力用于庐江郡,必然拖累广陵、九江二郡,对于寿春的稳固并无好处。

  若是待九江、广陵二郡稳定,到时候再对庐江郡用兵,却是更加得万无一失。

  故而,刘烎没有追击纪灵,也没趁势杀入庐江郡。

  随着突然的战事休止,刘烎留下赵苍、甘宁二将,各领步军水军吞于合淝,自己则领大军返回寿春城。

  而刘烎回道寿春,却发现一支上千人的族群,却从北面来到了寿春城,而且似乎准备在寿春安家。

  显然,这支上千人的族群,必是南流的中原大族。

  “这是何处来的迁徙大族?”刘烎忽然问道。

  留守于寿春的朱桓,立刻向着刘烎禀告道:“乃是从临淮迁徙而来的,正是临淮本地豪族鲁氏。”

  “临淮鲁氏?”刘烎微愣。

  临淮如今位于下邳郡,同九江郡并不是特别远,算是中原的南部边境。

  当初,刘烎抢亲吕玲绮的盱眙,就跟临淮是比邻着,两地都位于洪泽湖西南。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