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庐江局势

  刘烎口中的江东犁,便是系统奖励的曲辕犁。

  这一根曲辕犁,是工匠仿制的复制品,原物则留在刺史府匠作署里,正由工匠打造大量的样品,然后推广至丹阳、吴郡诸县。

  至于那袋吴城稻,则是系统奖励的占城稻,大部分的稻种都在军屯种植,以便收获后作为种米推广两郡。

  而刘烎能留下一整袋,送来给乔氏进行种植,足显刘烎对乔氏的好意。

  因为,有了这两物之后的乔氏,每年的粮米产量能翻数倍,对于举族迁来丹阳的乔氏而言,不但可以解决许多的危机和麻烦,而且还能使乔氏得到更大的发展!

  乔公也非不识农事,看着样式特别的江东犁,立刻意识到此犁的优势。

  如果有这江东犁在手,平时三个人才能耕完的田土,或许一个人就可以耕完。

  若是有耕牛的话,这江东犁更是事半功倍,一人一牛一天犁个三四亩地,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除此之外,最令乔公不可思议的,则是那一袋吴城稻。

  这可是亩产十石的稻种!

  乔公的三观被彻底震碎。

  而被震碎三观的,却不仅仅是乔公,在座的乔氏族人,无不感到天方夜谭。

  乔公毕竟年岁极长,也算是见多识广之人,很快便平复了心中的震惊,深吸了一口气后,对着刘烎问道:“敬义所言当真?”

  刘烎则自信地笑道:“真假之事,此时也是口说无凭,乔公不如命人种下,四个月后便有结果。”

  听到刘烎如此之言。

  乔公心中也彻底信了刘烎。

  这下子,乔公的神色更加惊喜,若有此耕、此稻种在手,不出数年的时间,乔氏便可恢复元气。

  其他的乔氏子弟,也露出惊喜激动之色,这准姑爷的聘礼非金非银,却反而更胜似金银。

  在这个混乱世道下,还是粮食来得更叫人心安。

  于是,堂内的氛围也变得缓和,众乔氏族人更是热切起来,纷纷朝着刘烎举盏而敬。

  堂侧的女眷们,眼神也十分精彩,甚是羡慕嫉妒恨。

  此时,感受着嫉妒的目光,小乔心中也颇为欢喜,脸上更是傲然之态,弄得其他待嫁的乔氏女眷,更是咬牙切齿、磨牙凿齿。

  而大乔心中亦很窃喜,脸上却完全处变不惊,一副大家闺秀的气质。

  不过。

  对于刘烎而言,送上聘礼求亲只是其一,他还有另外的事情相询。

  那便是询问庐江的局势。

  刘烎在吴郡驻留半年,对于庐江局势的了解有限,却只打探到陆康的舒县,还在抵抗孙策的进攻,其他各县似乎都被袁术军攻占。

  乔氏本就是庐江大族,定然知晓更多的情况。

  于是,在宴饮结束之后,刘烎又找乔公私谈。

  “乔公,可知庐江局势如何?”刘烎对着乔公问道。

  乔公也是真正的人精,自然知道刘烎相问什么,便对刘烎说道:“除舒县之外,庐江已被袁术占领,而舒县恐也支撑不了多久。”

  “此外,袁术攻打徐州颇有战果,或许会分兵遣将来取江东。”乔公又补充了一句。

  终于,刘烎的脸色也严肃起来,这个消息实在过于重要。

  因为按照历史上的事件,半年后的孙策便会进攻江东,一切并未因刘烎的穿越,而改变天下大局的发展轨迹。

  不过刘烎心中依旧镇定,陆康坚守的舒县还没被攻下,他至少还有数月的时间备战。

  “对了!”刘烎看着乔公忽然问道,“此番乔氏为何要举族搬来丹阳?毕竟乔氏经营庐江已有数百年。”

  “唉……”

  乔公叹息着摇了摇头,向着刘烎怅然地说道,“敬义,老夫也不瞒你,我乔氏在庐江……糟了大劫!”

  “大劫?!”刘烎有些疑惑。

  乔公点了点头,解释道:“袁术麾下的刘勋,领兵攻占了皖县,并向各家族征收钱粮。”

  “我乔氏整个家族,超过九成的粮秣,都被袁术军强征。”

  “若不逃出庐江之地,远离那袁术军的统治,则乔氏必定族破人亡!”乔公悲痛地呼道,脸上也是老泪纵横。

  显然,对于这位花甲之年的老者,被袁术军逼得离开生长数十年的家乡,实在是一件痛彻心扉的事情。

  对此。

  刘烎也只能同情地安慰道:“乔公,既然来到了丹阳,便在此好生落地生根吧,有江东犁和吴城稻在手,乔氏必然能够家族不绝。”

  乔公抹了抹眼泪,向着刘烎请言道:“以后乔氏上下百余口,还仰仗敬义庇护了!”

  “乔公放心,只要乔氏遵规守令,在下必保证乔氏安宁!”刘烎也应承道。

  对于乔氏的变故,刘烎虽然很同情,却也有些见惯了。

  这个乱世之下,被兵灾逼得迁族的,又岂止是他们乔氏?

  在更混乱的中原之地,还有更多的家族来不及前夕,便沦丧于兵乱战火之中。

  而能力更薄弱的平常百姓,更是路有冻死骨、全家无人存,连迁徙逃难的机会都没有。

  乔氏能安然来到丹阳,并且在此继续落地生根,已经比绝大多数更幸运。

  另一方面。

  从跟乔公的对谈中,刘烎也推测出袁术的困境,袁术麾下虽然人马众多,但是却陷入了淮南这个困地。

  占据中原的曹操,凭借中原人口、土地的优势,在实力上已经逐渐变强,袁术不能放任曹操继续壮大。

  因此袁术不断同曹操开战。

  可曹操却没那么容易被打败,反倒是袁术军被曹操接连击败。

  于是,袁术又将目光对准徐州,想要吞并刚领徐州不稳的刘备。

  从战略上而言,这个决策并没有错。

  只是,袁术却低估了刘备的韧性,刘备在黄巾之乱时便从军,还在幽州跟随公孙瓒讨伐过张纯和乌桓的叛乱,后来又在平原之地跟袁绍军鏖战拉锯许久。

  可以说,刘备是从军队最底层杀上来的,这样的家伙如果没有死于战场,便会成为极度棘手的存在。

  而袁术便着了刘备的道。

  如今,袁术同刘备的战事虽然占优,但却怎么也不能击溃刘备,反而被刘备拖延了无数兵马,消耗了大量的钱粮军辎。

  此消彼长之下,袁术跟曹操的实力,却被曹操极速拉近。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