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西川危机

  吴懿,兖州陈留豪族出身,当初因中原局势动荡,而随刘焉进入西川,任为西川的讨逆将军。

  但是,现在却携家东迁扬州,又跟随江东报功人员,前来拜见刘烎投靠。

  “君侯所猜不错,西川朝廷确实有小人作祟!”堂中的吴懿向刘烎言道,“这也是我为何携家离开西川,而前来江东安身的原因。”

  “还望君侯收留!”吴懿朝着刘烎拜道。

  对于吴懿其人,也还算是个人才,此人颇有些勇力,也懂治军和作战,算是不错的二流将领。

  并且,吴懿毕竟是陈留豪族,其携家东迁至扬州后,带来的还有数千人丁。

  这样的人来投效,刘烎自然不会拒绝。

  “子远(吴懿字)来投,本侯如何能不收留?”刘烎立刻言道,“今本侯麾下,尚却良将担任下校尉,子远可愿领受?”

  自从吴懿决定投靠刘烎后,也在徐杨各郡县走访看过,也知晓一些刘烎军的规矩。

  江东的下校尉虽非高职,但也相当于大汉的中级武官,至少能率领一营的兵马。

  当即,吴懿也不嫌弃,立刻拱手拜道:“承蒙君侯收留,末将必马首是瞻!”

  “子远,如今西川朝廷是何局势?你可知晓?”刘烎又对吴懿问道。

  吴懿自然是知无不答。

  如今,刘璋的西川朝廷陷入党争,已经分为益州派和东州派,外部又有张鲁、羌人、板楯蛮的进犯。

  可谓是内忧外患。

  “末将以为,当今天子暗弱庸碌,朝廷内党争严重,汉中张鲁侵袭巴郡,若无外兵救援西川,恐天子和朝廷有殃。”吴懿对着刘烎说出判断。

  刘烎听完不禁提议道:“朝廷既有危难,为何不外请勤王之兵,我江东自然义不容辞。”

  “便是君侯想要勤王,恐怕天子也不会接受。”吴懿则言道。

  “为何?”刘烎明知故问道。

  吴懿却如实言道:“天子刘璋暗弱庸碌,其登上大位承蒙吴王、楚王……和君侯的推举,若外王派兵马入西川勤王,天子刘璋必然不能安心。”

  “除此之外,协助张鲁的板楯蛮,似有楚王暗中相助,君侯若派兵勤王,难道是要同楚王交兵么?”吴懿又言道。

  听到此处时的刘烎也是大吃一惊,倒不是得知刘表暗助板楯蛮而吃惊,而是因为吴懿竟然能猜到这个真相。

  毕竟,刘烎在荆州眼线颇多,又有蔡夫人暗中帮忙,故而知晓刘表的龌龊。

  刘表对于刘璋为天子,其实心中也是不满意的,只不过迫于时局而为。

  因此,刘表暗中支援板楯蛮,也是为将势力插足西川,宛如当年策反甘宁等巴郡豪族。

  除此之外,面对南阳袁术军,刘表也压力极大,他担心荆州守不住,也还能退守巴蜀之地,至少那里比荆州易守难攻。

  但是,刘表暗助板楯蛮之事,可属于极为隐秘的事情,吴懿竟然能猜到这件事,却是令刘烎有些刮目相看。

  “楚王怎会暗助板楯蛮?此定是西川朝廷上有小人臆测!”刘烎对吴懿假装惊讶地言道。看書溂

  吴懿却是回道:“此非朝中小人臆测,而是末将自己猜测的……”

  “你如何能猜到这些?可有甚么证据和说法?”刘烎追问道。

  这一问,却是难住了吴懿,他哪有什么证据和说法……

  “这……”吴懿忍不住支吾道。

  刘烎眉头一皱,不禁问道:“莫非有难言之隐?或只是你戏谑胡言,有意离间楚王同朝廷及本侯的关系?”

  “不敢!不敢!”

  吴懿连忙惊慌摇头,也只能如实招来,说道:“此乃家妹猜测,非我心中所想……”

  “嗯?”刘烎盯着吴懿,见其慌乱之态,倒不像在说谎。

  随后,刘烎不禁笑道:“哈哈,看来子远之妹,亦是位智女子。”

  见刘烎露出笑容,吴懿才算松了口气,心中对于自家妹妹,也是十分的自豪。

  若是妹妹为男儿身,其成就当不可限量。

  当初,亦有云游的方士,对年幼的妹妹看相,言其将来有皇后之贵。

  对于方士的谶语,吴懿也是铭记至今,可惜家妹已待嫁年龄,却仍旧不见皇后之谱。

  或许,那方士之言……也不可信吧!

  对于刘烎而言,西川如今混乱的局面,他的心中并没有排斥,甚至有些乐见其成。

  毕竟,让刘璋暂时接过汉统,也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

  将来局势稳定的话,他肯定要让刘璋交出皇位,如今西川朝廷自陷混乱,对于刘烎而言有利无害。

  除此之外,对于吴懿言中的妹妹,刘烎也是颇有些在意。

  毕竟,自从穿越到这个时代后,刘烎也见过不少杰出女子,他们或诗书饱满、或英姿飒爽、或国色天香,但从未见过对政治敏感的。

  而吴懿的妹妹,仅仅从简单的现象,便猜到背后政治角力,这的确是极为过人的本事。

  若其为男儿身的话,倒是可引为幕僚作智囊。

  可惜……

  收留吴懿的投靠后,刘烎也向寿春送去令信,命刘备、关羽来下邳领封。

  不多日,刘备、关羽便快马而至,二人重返徐州下邳旧地,心中也是颇为感慨叹息。

  当初,刘备也曾短暂统领徐州,只是跟本地的豪强军阀,并未及时建立荣辱共同体,以至于被吕布给偷袭徐州。

  很快,二人便来到官府明堂,向着主位上的刘烎拜道:“见过君侯!”

  “哈哈哈!”刘烎却是大笑,行至二人身前,言道,“玄德、云长今已封侯,来日不必再唤君侯也!”

  二人听完一愣。

  随即,刘烎将刘璋的封敕和侯印,分别交到了二人的手中。

  刘备、关羽看着敕令和印玺,脸上的表情也颇为的惊喜。

  倒是刘备最先反应过来,小心翼翼地看向了刘烎,正见刘烎微笑回看自己。

  “芜湖侯为宗室贤长,可坐天下宗室诸侯最上位者,故备虽受天子敕封为侯,今后却仍唯芜湖侯是从!”刘备朝着刘烎拱手而道。

  关羽听到兄长的话语,却也有些愕然不知所措,虽然没有弄清其中的内涵,却也同样拱手而道:“关某也一样!”

  对于刘备的态度,刘烎也是投桃报李,亦是笑道:“玄德为宗室贤德,胸中又有社稷之才,当若天下重归一统,区区宜城亭侯何如?当敕封为王也!”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