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家书

  “君侯威武不凡,我俩愿归顺君侯,为君侯鞍前马后,上刀山、下火海,万死不辞!”陈应、鲍隆跪着表达着忠心。

  对于陈应、鲍隆二人,刘烎也没斩尽杀绝,却言道:“既愿投降,便是善莫大焉,命你二人各率两百军卒,前往城中各处府邸,将孙策及其麾下亲眷,尽数押送至府衙中。”

  陈应和鲍隆彼此对视,知晓刘烎这道命令,是让他二人给投名状。

  一旦他俩亲自去抓孙策等人的家眷,那么就再也不可能容于孙策麾下,唯有彻底弃孙策而跟随扬州军。看書喇

  对此,陈应和鲍隆并未太多犹豫,毕竟沉重的形势已到如此。

  “诺!”

  当即,二人便领命而去,无半点拖泥带水。

  随着二人离去,又有士卒压着一人,来到了刘烎的面前。

  刘烎立刻惊喜上前,亲手为此人松绑,并轻责士卒斥道:“伯绪为贞义之士,岂能如此相待!”

  对于桓阶之名,刘烎却是只晓的,毕竟孙策麾下文武,刘烎曾让郭嘉派密探,仔细地收集过情报。

  在孙策麾下重用的文武众,却有两位过人的智者,分别为周瑜和桓阶。

  而桓阶提醒吴景之事,投降的守军也都向刘烎相告,刘烎对桓阶此举更是心有余悸,险些让桓阶化解夺门之策。

  还好吴景最后仍是大意。

  总之,对于桓阶这样的人才,刘烎心中十分的欣赏,却是邢道荣、杨龄等人,皆远远不能相比的。

  因此对于桓阶,刘烎态度谦逊,极尽礼遇姿态。

  桓阶曾去洛阳做过尚书郎,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物,却也没想到堂堂芜湖侯刘烎,居然会如此客气的对待自己。

  “君侯这是……”桓阶看着刘烎,脸上满是诧异。

  不过,桓阶毕竟心思老辣,知道刘烎这般姿态,应是故作礼贤下士,欲图招揽自己罢了。

  “君侯何必故作姿态?桓阶不过一介俘虏罢了!”桓阶却是不卑不亢地呛声道。

  “若是陈应、鲍隆等无能之辈,本侯自然不必这般恭逊以待,然阁下身怀大才、可为国家柱石,本侯的姿态即便再恭逊,亦是理所应当。”刘烎却是不生气,反而更加坦诚地言道。

  桓阶:“……”

  这下子,桓阶既是无言以对,心中亦是诧然震惊。

  显然,对于刘烎这番言行表态,桓阶的内心是有触动的,尤其是刘烎的身份地位,能做到这种姿态更是不同。

  要知道刘烎乃是徐杨少主,几乎掌管四分之一的天下。

  除此之外,刘烎的年纪跟孙策相仿,但除了同样的骁勇刚猛外,刘烎思虑行事更有进退。

  这也是孙策远不能比的。

  桓阶作为孙策的旧部,心中瞬间便有了判定。

  终于,桓阶也不跟刘烎打哑谜,直接向刘烎拱手道:“君侯如此礼遇,在下若再顽固不灵,却实在愚不可言。”

  “愿为君侯效力,不过……”

  忽然,桓阶语气一变,又郑重言道:“不过,将军需保城内军民安危,包括孙策及众将的亲眷!”

  “这是自然。”刘烎直接应下。

  “那陈应、鲍隆二人?”桓阶看向刘烎。

  刘烎笑道:“将众亲眷汇聚官署,并非是要集中处决,只待做完一件事,便会将大家送回各自府邸。”

  “敢问做完何事?”桓阶忍不住问道。

  “伯绪不如一起去官署看看便知。”刘烎笑道。

  随后。

  刘烎让周泰、张机、潘濬等,处理好城中的防务、安民事宜,便带着桓阶前往官署衙门。

  此时,陈应和鲍隆二将,已带人捉拿完毕,孙策麾下重将的亲眷,全部都在府衙大院中。

  这其中不乏女眷幼孩,现在皆是各个哭泣不止,以为即将就要大难临头。

  “别哭了!你等性命无忧!不杀你等!”

  刘烎进入官署后,直接高声大喝道。

  这声音如同震雷,然声音中的言词,却如同天籁。

  顿时,整个官署哭声瞬止,所有人都看向刘烎,见刘烎披甲戴盔、威武不凡,定是夺城之军的将领。

  “邢道荣,拿竹简和墨笔来,让他们各写家书,会写字的自己写,不会写的口述代写。”刘烎对着身后亲卫邢道荣令道。

  邢道荣立刻按令而行。

  此时,跟在刘烎身后的桓阶,也瞬间明白了刘烎之意,不禁言道:“君侯欲行攻心之策?”

  刘烎点了点头。

  原来,刘烎准备让众亲眷写信,然后再派人送往孙策军,以告他们的亲眷皆无事,并且不会受到屠戮劳役,让大家不要担心佳人。

  这下子,连桓阶对刘烎的手段,也是感到无比的佩服。

  如此做法,虽不是直接关押众人质,以作为凌厉的要挟之举,却也是绵里藏针的诛心之举。

  毫无疑问,当这些书信抵达孙策军中,必能扰乱孙策麾下的心神。

  或许还能策反不少人。

  而刘烎也十分讲信用,在各家亲眷写完书信后,便直接放人返回府邸,甚至还赠送粮米财帛,以此作为叨扰的歉礼。

  这让各家亲眷更是感恩戴德。

  甚至,有的亲眷返回府邸后,又偷偷写下了另外书信,尽言刘烎的善意相待,求自家的夫君、儿郎、父亲,为了家中的妻儿老小,还需慎重为上。

  之后,刘烎让潘濬、桓阶联名,写书信送往荆南各郡县,让各郡县一起响应、抗反孙策。

  各种事务完成之后,刘烎依旧没有休息,还亲自巡视了城中,并亲自跟降兵们讲话,以此安定城内军民之心。

  昨晚这一切,却已经是三更时,刘烎才回道官署中,准备在官署卧房休息。

  在长沙城中,不乏气派的府邸,但这些都已有主。

  对此,刘烎不会抢夺宅邸,这与刘烎的军规相悖,更是引祸兴乱之道。

  要知道,当初刘邦进关中,亦还是约法三章。

  然而,当刘烎推开卧房之门,亲手点燃了油灯后,才发现房中竟有人。

  “卧槽!有刺客……”刘烎忍不住惊叫,随即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房中之人并非刺客,而是身穿锦缎襦裙——的女子。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