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504章 一群好演员

第504章 一群好演员

  听完武松的讲述后,很多人都唏嘘不已。

  参加今日宴会的商人们,其中不少人在少年、青年时期也经历过穷苦的生活。后来因为自身努力和种种机缘,他们发迹了,改变了命运。

  可今天听武松的讲述后,这些人不禁想起自己曾经艰苦的岁月,在这个世道中,穷人逆袭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很多人不禁湿润了眼睛。

  而那些世代富商、富户家庭的大商人们,他们的生活几乎与底层民众完全分隔开来。

  今天武松的讲述整体平和,没有特别偏激的地方,但仍让他们吃惊不已、感触良多,这才知道泱泱大宋、盛世之下,还有这么多穷苦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武松从头到尾只是讲述自己及身边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夸大事实,也没有很明显的劝导募捐,反倒让众人等得心急。

  最后武松讲到多方合力、花小钱办大事,筹办药局、安置流民乞丐,解决近两千人的生活、生计问题时,大部分都已经忘了劝捐一事,纷纷为这些人重获新生而高兴,而阳谷县上下官民的努力而喝彩。

  讲到这里武松就没有继续往下讲了。

  “诸位高朋,俗话说:一人难挑千斤担,众人能移万座山。我们单独一个人的力量很薄弱,大家就算把自家的伙计多招收一倍,但能帮助的人有多少呢?

  我们可以去外城外郭看一下,那里一天连一个炊饼都吃不上的人至少几万人,他们之所以不愿意离开,是因为他们家乡可能比这更艰苦,饿死人都是平常事。

  我们同在一座城,同为大宋子民,当我们有余力帮助别人的时候,为何不伸手拉他们一把呢?

  我相信因果循环、福报相依,我想在座的各位应该跟我有类似的想法。尽我们微薄之力,让子孙后代享受不尽的福报,何乐而不为呢?”

  武松以自身经历讲述了帮助穷苦百姓的故事,让在座很多人对于捐款一事已不像刚来时那么抵触了。

  大多数人的想法差不多,既然这个钱一定要出,那就痛痛快快出吧。只是希望官府能把捐款的大部分用在改善民生方面,这样这些富商不但可以得个好名声,同时还能收获安心和福报。

  不知不觉间,宴会现场的气氛已经开始变化,尤其是那些席次靠后的商人,不再是一副待宰羔羊的模样,也不再是今天宴会的投票机器和旁观者了。

  他们窃窃私语起来,讨论如何才能让这些钱真正用到救助穷人身上,还有人与同桌人商议一会儿捐款的数量,所提的数字均比他们一开始的设定要高出不少。

  武松宣讲期间,梁中书一直认真旁听,心路历程也经历了从一开始的不悦,到中间的同情和感动,到最后的恍然大悟。

  一开始,梁中书听武松只讲自己的故事,不想办法往捐款上引,就有些着急,以为武松是那种喜欢凸显自己的人,完全没有贯彻他的意图,心中颇为不满。

  可随着武松的故事逐渐推进,梁中书也被武松精彩的经历,以及底层百姓的生活所吸引,这些都是他从未曾听过的事情。

  梁中书突然意识到他以前见过的那些底层百姓的生活,很有可能是被属下美化后才让他看到的,以至于他始终认为大宋的太平盛世就该没有饥饿和贫穷。

  有那么一刻,梁中书有种冲动,想将这次募捐来的钱多用一些在那些底层百姓身上,也让这些人能享受到太平盛世的繁荣。

  但很快理智就打败了感性,对梁中书来说,不断向上攀爬才是当前要务,只有爬到岳父蔡京那样的高位上才能算稳固。

  到时自己手握大权,再为天下百姓谋福利也不晚,那时还会因为自己位高权重,能调动的资源更多,可以帮助更多的穷苦百姓,也不枉自己为官一生。

  梁中书心中还存有一些善念,可官场拼搏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他现在也只能用这个办法来安抚一下自己的良心。

  武松讲述末尾有一段煽情,却没有强力的诱导,梁中书担心力度不够,难以取得想要的效果。

  可他注意到宴会场中的气氛在武松讲述后悄悄发生了变化,这才发现武松的厉害之处,一句劝捐的话都没有,却让不少商人动了捐款的念头,效果比预想得还要好。

  这个武松不简单!既然他不想留在大名府,不妨先介绍到岳丈那里让他帮我把把关,如果能过他老人家的法眼,将来把他引为心腹,必能助我成就大事。

  梁中书主意已定,等武松结束自己的讲述后,他主动起身接过通判的主持工作,众人见留守大人有话要说,立刻一阵鼓掌喝彩。

  梁中书上来就将武松一番表扬,然后表示小县阳谷都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大名府怎能落于人后,在他任期之内一定要还大家一个富足、祥和的大名府,让人人能吃饱穿暖,不负这盛世之名。

  然后,梁中书坦言大名府当前也面临种种困难,并不像众人看得那么繁花似锦。

  作为北方第一雄城,大名府主要职责是抵御辽国进攻,上百年来大名府与真定府、太原府作为大宋北方屏障,保护大宋亿兆百姓的安全,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如:城郭不断扩大,城墙持续老化,流民不断涌入,朝廷不给官吏、衙役编制,军备军费日益缩减,粮食、饮水、治安、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等。

  再这样发展下去,大名府将不堪重负。

  现在朝廷没有多余的钱财来支持大名府改造和救助百姓,但大家身为大名府的一员,这座城市的受益者,却不能坐视不理。

  这座城是大家的根基,没有了这座城,在座的八成人可能就没有今日之身份和地位。

  为了这座城,也为自己自己的家族和事业,梁中书恳请大名府的富商能踊跃捐助善款,让大名府的辉煌和各位荣耀一同绽放下去。

  梁中书一番话说得真诚无比,毫不掩饰大名府存在的问题,这对一个现任官来说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大家对梁中书的说法和态度深以为然,纷纷让梁中书拿出一个章程来,大家照做就是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