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490章 会山的努力

第490章 会山的努力

  自武松等人到了大名府以后,接待工作都是由会山操办,后巷院落的下人全部都是从大名府本地雇佣的,并没有使用会字营的人员,武松对此十分满意。

  会山很有商才,是武松很想拉拢的人才之一,会山也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武松招揽的态度,但是武松和柴会目前仍是合作关系,会山也是个念旧恩的人,所以目前这种隶属关系暂时不会改变。

  会山对少海商路的事情十分上心,几乎把天净斋的生意都安排给下面的人处理,而他亲自陪着皇甫端和段景住拜访各路大佬。

  大名府的市场毕竟有限,对天净琉璃这种高档“珠宝”的消费能力是有上限的,到了一定平台后就很难有大的提升。

  所以天净斋想要扩大生意,只有一个途径,就是去陌生市场开分店,布局越广、销量越大。

  但在古代,资讯、交通都不方便的情况下,想要跨区域布局某种商品的专营分店,难度实在太大,所以当时并不存在全国性质的商行。

  大多数经营某个单品的富商,其影响力最多辐射两、三个省,设有四、五个店面,局面再大就无法有效管理了。

  以天净斋为例,在武松和柴会的计划中,短期内(三年内)最多再开设汴梁一处店面,别的地方暂时不会考虑。

  虽然只有两处店面,但是大名府和汴梁相隔六百多里,两处店面各需要一套管理和运营班底,所以新开的汴梁天净斋就与会山没有任何关系,将来柴会一定会扶植另外一个人与会山并驾齐驱。

  也就是说会山此时的职业生涯已经快走到了顶点,这让才二十多岁的会山很难受。

  可他却没有办法,他不是老板,只是一个高级管理人员,对于东家的决策他并无权干涉。

  所以当柴会为离开柴家做着各种准备时,会山也想要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产业,这与背叛无关。

  武松这次并没有直接拉会山入伙,但少海商路的计划逐渐呈现在会山面前时,会山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果他把握不住这次机会,这辈子谈自立都是空谈,所以会山才会要求以个人名义入股少海商路,就是为自己准备了后路。

  会山思路明确,他已经想好利用少海商路往辽国、高丽、东瀛等国贩卖以天净琉璃珠为主的天净琉璃。

  海运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因为海浪颠簸导致货物损伤,但天净琉璃珠如果能独立包装固定,并不容易碎。

  现在辽国、女真、高丽、东瀛等蛮荒小国对珠子形状的珠宝兴趣盎然。

  在古代珠宝加工工艺还比较落后的时候,珠宝者,“珠”还排在“宝”之前。

  自大名府天净斋开业小半年时间,已经有数位大名府商人向辽国权贵敬献过天净琉璃制品,无一不受到了厚赐,让会山坚信自己的思路是正确的。

  如果一批珠子运过去,再从辽国、女真、高丽换成马匹、皮毛及药材等贵重货物,一来一回船舶就不用空跑了,也可以免去携带大量铜钱出海走私的风险,赚取双倍的差价和利润。

  会山的想法得到了皇甫端和段景住的认同,他们之前也在为单趟走私货物造成的浪费可惜。

  武松虽然建议从山东带海盐去辽东贩运,但两人这几日打探的结果却与武松估计的相差甚远。

  首先,辽国境内对私盐贩卖打击力度很大,比贩卖马匹、牲畜所犯之罪要大很多,所以极少有商人敢于走私食盐;而女真刚刚立国,正在全力应对辽国的进攻,因为人数少并不需要大量食盐。

  其次,辽国境内的,池盐、海盐产地并不少,基本可以供给日常所需,不足部分可以从互市榷场里以合理价格买到;

  而女真最急需的是生铁、牛筋、皮革等武器、衣甲等原料,皇甫端等人商议后觉得不能输出资敌,只能作罢。

  辽国皇室和贵族历来喜好珠子,而被他们用“征收北珠”政策逼反的女真人,除了对珍珠外,对其他珠子类珠宝也有强烈的执念。

  所以天净琉璃珠如果运作宣传到位,将会成为最合适的输出商品!而武松之前的提议就被无情的否定了。

  武松不是神,更不是全才,政治经济学也不是他的强项。

  所以来到这个世界后,他有很多东西都是尝试着去做,而不是一路开挂走到的今天,包括玻璃和食盐这些知识甚至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从穿越文中学来的经验。

  既然皇甫端、段景住说此法不通,武松干脆给二人充分授权,所以二人加上会山这几天全在忙这件事情。

  武松则一边陪着时迁等人完善战术、优化训练,一边等天净斋将筹措到的一万贯铜钱都换成黄金。

  这些事情都办妥后,武松就准备启程赶往沧州。

  沧州那边还有不少商业上的事情要处理,而且武松他们回去得越早,越利于他们与柴进及柴庄的蹴鞠高手合练战术。

  这几日,燕青大部分时间都在后巷院落内与武松等人练蹴鞠、练相扑,但偶尔会出去一趟为卢俊义办事。

  看情况,卢俊义让燕青走夫人路线的事情已经有了些眉目,燕青出去的更勤了,他希望能早日忙完卢家的事情,好跟武松一起启程去沧州。

  蔡福蔡庆兄弟不知何故,距上次见面已经过了三天却没来找武松叙话喝酒,武松派人去问才知道兄弟二人竟然同时派了公差,可能还要一两日才能回来。

  待到第三天傍晚,有人敲响了后巷院落的大门。

  因为燕青此时外出,武松以为是燕青回来了,没有询问就直接开了大门。

  门口却站着一名身着日常戎装的禁军什长。

  武松皱眉道:“这位军爷,不知您找何人?”

  那名什长却认真打量了一下武松,才问道:“阁下可是那阳谷县打虎英雄武松?”

  “正是在下?军爷有何吩咐?”

  那什长立刻伸手入怀取出一份烫金帖子,恭敬地双手递给武松道:“吩咐不敢,小人乃是留守大人身边的亲兵,今日奉大人之命特来给武壮士送上一份请柬,请您查收。”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