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413章 沉冤昭雪(廿七)

第413章 沉冤昭雪(廿七)

  今日,阳谷县衙也很早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所有三班衙役都提前半个时辰到岗,而土兵则被派去县衙门外维持秩序。

  县衙大牢里凡是涉及武大案的犯人都按照堂审规定被提前叫醒,在牢子的监督之下洗漱、梳头、换新号衣,这种公开审理的案子,囚徒的形象太邋遢有损县衙的权威,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的。

  牢里还为这些犯人准备了比平时稍好一些的足量早饭,让他们感受一下生活的美好,这样可以削弱他们的意志,更利于审案。

  做完这一切,所有人的任务就是随时等候堂上的传唤。

  县衙里每个人都在为辰时即将开始的堂审做着准备,县衙上下笼罩在一片肃穆、紧张的氛围之中!

  县衙外则与县衙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卯正二刻县衙门前就已经聚满了人,将县衙前的大道堵得水泄不通,处处都是人头攒动,时时发生碰撞摩擦。

  如果不是全县的土兵都在这里维持秩序,恐怕早有人打起来了。

  武松不在时,一般由壮班班头陈桐节制土兵,今天武松需要参加堂审,所以陈桐带着土兵在外面维持秩序,刚过了不到一刻钟,陈桐就浑身大汗地跑回二堂禀报史知县去了。

  “大人,外面来了太多要旁听案件的百姓,足有六七百人,现在还陆续有人往县衙赶,县衙大堂外的院子根本站不下这么多,我们必须分流人群。”

  史知县正气定神闲地坐在二堂品茶,闻言问:“堂外院子中能站多少人?”

  “二百五十人是极限了,再多就难以控制局面了。”陈桐咬牙道。

  “那就放二百五十人进来,其他都挡在衙门外。”

  “把人放进来后,是否需要关闭县衙大门,驱散外面的百姓?”陈桐又问。

  史知县思考了一下道:“不需要,把守好大门就行了,外面人虽然听不到堂审的声音,但是能感受到本县严谨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

  陈桐头上不由起了黑线,敢情你把今天的堂审当做彰显个人风采的一场戏了!

  史知县又道:“华主簿来了吗?”

  陈桐摇头道:“属下守在县衙门前,到现在还没见到。”

  史知县不悦道:“哼,不等了,他这是自寻死路!你快去忙吧,你忙完我们就升堂。”

  郁闷归郁闷,陈桐总体上来说还是个非常优秀的下属,闷声领命而去,自有一番布置。

  衙门前,陈桐先是与围观群众商议哪些人可以进、哪些人不能进,接着是围观群众之间相互协商谁能进谁不能进,甚至还发生了花钱买旁听名额的情况。

  又忙乱了一刻钟,进去旁听的人员才确定下来,被陈桐集中在县衙门前,其余人让退后三丈,陈桐这才让人打开县衙大门。

  结果二百五十人一拥而入,差点把门口维持秩序的两名土兵挤翻在地,吓得两人连滚带爬让到一旁,生怕被人践踏致死。

  旁听群众在衙门内的衙役指挥下迅速分散成两列,纷纷聚拢到大堂两侧,将大堂直通衙门外的道路让开,这是规矩,即方便人员进出,也可以吹散由于人员过多产生的污浊气味。

  辰时钟鼓声响起,史知县准时准点踏着钟鼓之声缓步从二堂走向大堂,站班班头亮开嗓子喊道:“大人升堂,余者肃静~~!”

  俗话说:破家的知县,灭门的府尹。

  一县之长在地方可是了不得的人物,又称“父母官”,治下数万百姓都得服他的管教,所以听说知县大人出来了,堂外原本闹哄哄的旁观百姓立刻人人噤声,一个个像乖宝宝似的,大气都不敢多出两口。

  史知县迈着四平八稳地步子走上大堂,走到高案台后坐定,站班班头立刻将手中水火棍一顿,大吼道:“威~~武~~!”

  众衙役立刻复述一遍,吼声又比班头一人的声音洪亮许多,一股庄严肃穆的气势油然而生,让堂外已经很安静的人群感受到更大的压力,不由人人感叹当官好呀,哪怕这辈子只这样威风一次也值得呀。

  史知县对站班班头的节奏把握十分满意,这样的出场才能震慑这些懵懂的县民,以便于他掌控全场局势。

  史知县没有拍堂木,那是戏文里才会出现的桥段,他咳嗽一声道:

  “诸位县民,本县二月初二发生一起命案,距今也有半月时间,因为此案案情复杂,死者妻子涉案,苦主死者的弟弟当时并不在本县,本官又恰巧公务外出,因此不得不先将此案搁置下来,择日重审。

  此案因涉及殴伤、毒杀及风化等多起案件,不但受到本县百姓的关注,也引起了京东东路提刑司的关注,刘提刑限期破案,本县高度关注,目前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

  今日应本案苦主武松要求重审此案,希望此案能水落石出,将恶人绳之以法,以彰显我大宋律法之权威。

  好了,闲话不多说,带原告武松上堂。”

  站班班头立刻大声向堂外喊道:“带原告武松上~堂~~!”

  县衙内外之人闻言无不翘首以待,只见武松从衙门左侧偏厅里大步走出,一身皂色衣裤,头戴麻巾孝帽,腰缠麻布孝带,黑白分明之下更衬托出他身材高大和一品人才来。

  武松刚毅的脸上没有太多愤怒的表情,两腮的咬肌鼓鼓的,让人能感觉到他在极力克制自己心中的怒火和悲愤,不怒自威可能说的就是武松这时的表情了。

  “武松见过大人!”

  武松径直走到堂前向史知县抱拳躬身问礼。

  “免礼,武松你身为本县都头、众吏之首,应该懂得国家法度,本朝律法首重口供、次重证据。今日堂审将围绕这两点展开,如果你没有充分的证据,可只对部分案情要求重审,这样也省去你自己和大家的麻烦。”

  史知县这话并不是偏袒西门庆,而是真正为武松考虑。

  武松十四日才回返阳谷县,当天去了景阳冈平息民怨,第二日提出重审后又去流民营和乞丐窝视察了半天,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去查案。

  虽然阳谷县三班肯定都努力帮助武松查案,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不了太多的证据为此案翻案。

  与其全盘皆输,不如努力抓住案件中的一两个破绽,保住潘九儿的性命,将许诊无罪开释,这样里子面子都有了,也不会十分难堪。

  想找西门庆报仇,后面有的是机会,何必硬拼呢?史知县相信武松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先开口,好让武松借坡下驴。

  武松闻言沉声道:“多谢大人提醒,武松今日是来推翻整个案件的,一定要把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堂上堂下闻言一片哗然,这下人人都知道武松今日是来破釜沉舟一战的,且看他会如何扭转乾坤,逆境反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