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405章 沉冤昭雪(十九)

第405章 沉冤昭雪(十九)

  武松在衙门门前的洪钟巨吼,如一道炸雷响彻众人耳旁,除了耳中嗡鸣外,不少人真得仿佛感觉到天地间似乎有股不一样的气运在发挥着作用,不由更加相信武大一案中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好!我等明日必来为武都头助威!”

  “武都头为阳谷百姓做了多少实事,谋了多少福利,还有人敢害他的兄嫂,绝对罪该万死!”

  “武都头,我们都相信你,明日绝不能让那恶人跑了!”

  “……”

  一时之间围观的百姓七嘴八舌地躁动起来,几乎所有人都支持武松。这正印证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武松连连拱手向众人表示感谢,然后以今日公事还未忙完为由与众人告别而去。

  武松的吼声和外面的鼓噪声隐隐传到正在二堂处理政务的史知县耳中,让这位儒雅的知县不禁皱眉:“是谁在衙门前喧哗?”

  立刻有站班衙役出去了解情况,很快就回来禀报:“回大人,是武都头回来了。”

  史知县一听是武松,心头火气立刻减了三分:“他不是去流民营、乞丐窝视察了吗?明日他还有官司要打,怎么又回县衙了?”

  那衙役又道:“不但武都头回来了,还把武潘氏带回来了。”

  史知县大惊,从椅子上弹了起来,涩声道:“真是武松杀了侍卫亲军的人,把他家嫂子劫走的?”

  那衙役一脸懵,半天才明白过来:“大人,您弄错了。武潘氏是西湖村的村民从清阳河中救起的,昏迷两日后才醒来,醒来后就要求西湖村民将她送回阳谷县自首。

  武都头刚好回衙,在县衙门口碰到了自家嫂子,就把她领了进来。进衙前,武都头专程邀请城内百姓明天一起来旁听堂审,所以才引起了喧哗。”

  史知县皱眉道:“你确定潘九儿不是被武松劫走的?”

  那衙役心中不耐烦起来:“大人,小人并不知这些。但武潘氏是二月十二日在清河县境内被劫,而武都头二月十四日才返回本县,两人时间根本搭不上。”

  史知县仍有些怀疑道:“难道武松不能偷偷早回来几日,把自家嫂子劫走?”

  “大人,如果人是武都头劫走的,武都头为何还要把武潘氏送回来呢?万一明天官司输了,他不把自家嫂子坑了?”那衙役说的很婉转,但是偏袒武松的意思溢于言表。

  史知县虽然没有证据,但是他敢断定潘九儿绝对是武松劫去的,至于为什么又把她送回来,那只能说明武松对明天的官司有必胜的信心,否则不会在堂审前一日这么大费周章地将潘九儿送回县衙大牢。

  这时,又一名衙役来报:“大人,武都头求见。”

  很快,武松就来到了二堂,一丝不苟地向史知县行礼。

  史知县现在也不敢托大,给武松回了个半礼让武松坐。

  “武都头今日在流民营和乞丐窝视察,可有什么发现?”

  “回大人,两处百姓正在通宵达旦地开垦荒地、建设家园,其他物资还勉强够用,但是建房用的木料却十分紧缺,这几日本县的木料价格已经翻番了,这样下去很多的房子达不到户部的验收标准,恐怕会有麻烦。”

  史知县本有一肚子的疑问想要问武松,却被武松这个问题成功的转移了注意力,立刻道:

  “本县这几日也正为此事犯难,阳谷无山自然也没有山林,县里虽有几处林地,但是树木有限,不敢放两地民众入林取木建房,否则毁林容易种树难,其他百姓会在背后骂我史某人的!”

  武松点头道:“大人所虑极是。但升县一事迫在眉睫,大人总要有所取舍,否则踌躇下去两边都落不得好。”

  史知县皱眉道:“莫非武都头支持毁林建房?”

  武松叹道:“目前看只能如此,阳谷县木料有限,从外州县运木头过来,那成本太高了,流民营、乞丐窝根本负担不起。所以要想升县总得有所牺牲,不过武松有一办法或可平息民怨。”

  史知县大喜,他早就想把林子砍了卖给那些流民乞丐,只要他定价比市价便宜一些,他不但可以狠赚一笔,还能博个不错的名声。至于毁林带来的后果,他两年后就走了,到时候到哪儿去找他。

  “你快说来听听。”

  “大人可以将林木‘借’给两处百姓。每户借木头的家庭都需与官府签订一份‘借树’契约,今日取木一方,十年后还木五方。

  凡是愿意签契约的百姓就可以伐木建房了,付出的代价则是砍一颗树后补种五颗树苗,并且保证养活养好,十年后全部的成材林归官府所有!”

  史知县听完武松的建议后沉思良久,按照武松的建议,现在虽然收不上多少钱,但是升县一事却又会多了一成把握,而且卖树苗他还可以小赚一笔,补种树苗后又能堵住乡绅富户的非议,可谓一举多得。

  “也只能这样了,这事我立刻安排户房典吏去办,还是急百姓之所急最重要!”史知县其实很满意武松的建议,但是他就是不想直接表达出来。

  武松起身道:“既然大人还有事情要办,武松就不打扰了,明天堂上再见。”

  从头至尾,史知县没有机会询问潘九儿的事情,而且他的注意力根本没在案情上,一恍神后武松早就走得不见了影子。

  县衙大牢中,潘九儿被女牢子继续安排在甲号监中,这里被特意打扫过,家具和被褥都换了全新的,像是知道潘九儿要重新回来似的。

  女牢子对潘九儿的态度也发生了第二次转变。

  从第一次不把潘九儿不当活人看,到史知县亲自对潘九儿探监后,她的态度立刻变好,当仍把潘九儿当成一名罪囚。

  而当潘九儿再次回到大牢时,女牢子简直把潘九儿当成姑奶奶伺候了,除了不能让潘九儿去院子中散步外,其他跟住客栈并无二致。

  显然在潘九儿离开这段时间里,有人教过女牢子如何做人了。

  潘九儿并没有难为女牢子,她静静地坐在全新被褥的床上,右手藏在袖子中,手心中紧紧握着一个纸条。

  武松送她进女监时,趁人不注意在她手心里塞了一张纸条,让潘九儿好一阵心慌。

  刚才她已经看过纸条的内容,只有两句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潘九儿虽没有斐然文采,但这两句话还是能看懂的。

  她一个人呆坐了很久,突然脸上绽放出一个灿烂的笑容,喃喃道:“你是自比一把维护世间公理正义的神兵利器吗?那我宁愿做一朵傲立寒风的腊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出自《警世贤文》之勤奋篇,成书于明万历年间。]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