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376章 又生变数(上)

第376章 又生变数(上)

  《阳谷县志》记载:政和五年二月十二日,时任知县史国卿与宝相寺首座僧人携手入北门,受赠耕牛八十头、农具千余件、粮种口粮万余斤。

  随后阳谷县又相继接收安山、湖陵、崇德等寺院捐赠的春播农耕物资若干。

  所有受赠物资全部用于救济本县流民与乞丐,本县也于政和五年八月十五日顺利晋升为济州府的上县之一。

  此次济州府寺院扶危济困的赠予活动,成为本县、乃至济州府历史上难得一见的僧俗交流互助活动,极大促进了本县佛教事业的发展。

  ……

  史知县回到县衙时已经是申正时牌,他满面红光、精神抖擞,今天他先在流民营感受了一下治下百姓高呼万岁的激动,接着又在入城时受到了阳谷百姓的夹道欢迎的礼遇,让他平生第一次感觉到万民敬仰的成就感。

  史知县的坐骑回来时也很威风,披红戴绿、礼物多多。

  这是流民营以及县内感恩百姓自发给知县大人赠送的礼物,以表达对这位爱民如子的知县的感激。

  大宋开国一百五十多年了,真正为阳谷县百姓谋福利且有成效的知县不多,史知县绝对能排在前三!

  之前有关史知县挪用了本地乡绅富户捐赠扶贫助困款的流言,今日就不攻自破了。

  大宋的佛寺什么样,百姓最清楚了,只认钱财不认佛!

  想让佛寺无偿给地方百姓帮助实在太难了,像宝相寺本身就是济州府最大的子钱庄家之一,这种主动送物资上门根本不可能发生,除非这些东西是史知县购入的。

  至于为什么要从佛寺购物,而不是商人手中购买,早有头脑清醒的读书人分析出来了,因为佛寺免税呀,这样朝廷的税丁就不能从本来就不多的扶贫款中再抽一次税了,听者无不深以为然。

  当然,这些头脑清醒的读书人都是经过县衙户房典吏专门特训过的,他们众口一词,直接把史知县前期的风评给扭转了过来,还让史知县在百姓心中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至于武松在这件事情中的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史知县让户房典吏只字不提。反正武松此趟东京之行获得的实利太多了,岂会与他“争”这点功劳。

  史知县虽然刻意隐瞒了武松的功劳,但不代表没人知晓这些事情。县衙就是个神奇的地方,无论多么机密的事情都会传出去。

  昨天驿邮专使送来的政事堂公文内容,以及华主簿惊慌失措下遗落在县衙内的、御史中丞大人给史知县私信中的大部分内容还是传了出去。

  众吏员和衙役都是心照不宣,陪着史知县演出了一场大戏。

  不过众人能在县衙内讨生活,他们的情商和智商足以指导他们用何种态度去面对载誉而归的武都头。

  史知县没有回府邸,而是来到县衙二堂品茶,一边平复激动的心情,一边回味今日受到的礼遇和尊崇,越想心情越愉悦。

  原来做个万民敬仰的好官,感觉真不错!不知升县之后,阳谷百姓会如何感激自己?史知县想着想着就忍不住自己傻笑起来。

  不过史知县笑声未落,一个人的影子就窜入他的脑海之中。

  武松是这项天大功劳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一人,如果可能史知县真不希望武松再次出现在他面前,分润他的功劳。

  过了半晌,史知县喝完茶见县衙无事,正准备返回自家府邸休息。

  突然,捕班班头王强火急火燎地冲进了二堂,史知县皱眉道:“什么事情这样着慌,一点规矩都没有了。”

  王强并没有因为史知县发怒而面露惧色,反而满脸的激愤之色:“大人,吴千户麾下的侍卫亲军简直无法无天,您绝不能再忍了!否则会影响您的官声和威望!”

  史知县此刻最看重的就是自己的官声和威望了,闻言大惊道:“他们不是在搜捕晋西大盗吗?难道扰民了吗?”

  王强对于这位书生京官出身的大人实在无奈,根本不了解县城百姓的疾苦,立刻原原本本将这些天发生的事情汇报了上来。

  这几日,驻清河县的侍卫亲军以搜捕大盗为名,先后有三百多人进入阳谷县境内,分成十二路,侦骑四出。

  如果真是缉盗,这种规模算很正规、很认真了。

  可能清河小县平日没有油水可捞,这次侍卫亲军进了阳谷县就犹如狼入羊群,把这次搜捕活动当成了一次“春狩”活动,出城后行动十分过火,白吃白喝都是小事,他们还要捞钱。

  短短几日,阳谷县捕班统计上来的抢劫、殴打民户的案件已达三十多起,损毁财物案件不下百起,已经极大激发了阳谷百姓的民怨。

  昨晚更加是发生了一起恶性案件,四名吃醉了酒的侍卫亲军闯入景阳冈一户上户家中,将上户妻女奸|杀了,又将上户和上户的儿子杀死,为毁尸灭迹还把人家的房子付之一炬。

  总算苍天有眼,出事时上户家有个刚纳的小妾正在灶房干活,听到响动后就躲到灶房里的水缸中才逃过一劫。

  此事爆出来后,景阳冈的百姓彻底暴怒了,他们去年腊月刚遭过虎患,刚过了几天安生日子又受了这般劫难,如何能忍。

  于是景阳冈青壮二百多人,将犯事的那队侍卫亲军三十人围困在了冈上,要求交出凶手。

  可侍卫亲军横行已久,怎会看得起这群乡下泥腿子,喝令乡民散开,双方越说越僵,最终不知是谁先动的手,就混战起来。

  结果景阳冈的青壮打伤了多名侍卫亲军,自己却被杀了六人,伤数十人,随后这队侍卫亲军就退出了景阳冈,并扬言要带人血洗景阳冈。

  景阳冈的里正见事情闹大了,担心侍卫亲军真地来血洗乡里,于是带着冈上百姓数百人向县城方向来了,要让史知县为他们主持公道。

  闻言史知县只觉一个脑袋有两个大,驻防的禁军与当地百姓发生冲突,朝廷一般都会让地方官进行弹压,极少处罚禁军。

  可是这次分明就是侍卫亲军的有错在先,先后杀伤十条人命,可谓罪恶滔天,如果这次史知县当了缩头乌龟,那他以后就不用在阳谷县做知县了。

  百姓绝不会因为他弄来一些农耕物资,就忘了侍卫亲军杀人、强|奸的恶行。

  史知县有些茫然地坐在靠背椅上,他实在不擅于处理这种复杂的事务,此刻他连生气的心情都没有了,心中只有滔天的恨意,想把这些要毁了他仕途的丘八都干掉。

  突然门口又传来脚步声,壮班班头陈桐也未经通报直接闯进二堂来。

  史知县有些麻木道:“你那边不会也出事了吧?”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