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375章 首批物资

第375章 首批物资

  武松赶到西湖村的第二日,阳谷县内气氛依然紧张。随着日期向后推移,武松的归期越来越近了,这让武大事件的所有关系人都感到了压抑。

  史知县今天收到的第一条消息就是个坏消息,武大的尸体昨晚被人火化了!

  “什么!是谁干的?我不是吩咐过了,武大的案子没有审结之前,所有证据、证物都必须保管好吗?”

  前来报信的衙役苦着脸道:“其他证物都已入库保管,但是武大的尸体无法入库,只能先送回他家中,因为武大的妻子被抓,义弟潜逃,我们只能将他委托给邻居和团头看管。

  前日武大的头七刚过,武大家隔壁的王婆昨日一早就来县衙诉苦,说武大一家没人,他又死得冤枉,所以这些天夜里武大家的灵堂内闹得十分凶,四邻现在都人心惶惶,不敢靠近武家,希望县衙出面处理武大的尸首。”

  史知县大怒道:“她说让你们处理尸体,你们就处理了?那还要本大人干什么?”

  衙役心里更苦了:“昨天是华主簿接待的王婆,听完王婆诉苦后,就让王婆回去找团头、坊正商议,这种神鬼之事官府不管。结果王婆回去后和二人一合计,下午就找了火家把武大拖去烧了。”

  史知县一拍桌子大怒道:“去把王婆、坊正、团头都给我带来问话!对了,还有华主簿也一并叫来。”

  [坊正:类似于现代的居委会主任;团头:宋代,行有行首,团有团头,各行业的首领都可叫“团头”,甚至乞丐头目也可以叫“团头”,这里的团头则是阳谷县殡葬行业的行首;火家:殡仪馆火化场工作人员,算是团头下属加盟单位。]

  半个时辰后,四人被带到县衙大堂。

  华主簿一口咬定,他是让王婆与坊正、团头商议如何镇压怨灵,并没有让她把武大的尸体烧了。

  王婆则咬定华主簿说话很含糊,她理解就是让她帮忙处理武大的尸体,结果现在她力也出了,火家找着她要烧埋费,官府却还要来问责她,简直冤死了!

  而坊正和团头何九叔则异口同声说,王婆告诉他们是华主簿让紫石街尽快把武大的尸体处理了,因为王婆平时人面广、手眼通天,所以他们也就相信了。

  一番询问下来,矛盾的焦点集中在了华主簿和王婆身上,一个说自己没说,一个说就是那个意思,两个人在大堂上就吵得不可开交。

  史知县听得头大,但他此时不得不维护华主簿,因为还要留着他给武松一个交代呢。

  “王婆,你坚持是华主簿吩咐你做的?那武大与你非亲非故,华主簿一句话,你就敢去烧人家尸体,是不是太大胆了一些?”

  王婆听出史知县要偏袒华主簿,立刻哭天抹泪道:“大人,民妇冤枉呀!咱们阳谷县里只有您和华主簿两位正牌的大人,此案之前您已经交由华主簿主审了,他的话我能不信吗?敢不听吗?现在怎么又要追究起我的责任了?

  再说我和武大夫妇也不是非亲非故,他们赁的我家的房子,两人都叫我一声干娘,他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别人不管,我能不管吗?况且这尸体在我家租出去的房里放久了,我以后还能赁地出去吗?请大人明察!”

  史知县也没想到王婆口才如此之好,狡辩起来在情在理,不过他不打算跟王婆讲道理,他发现在阳谷县越讲道理,越没人把你当回事。

  “刁妇,本官问你,如果华主簿让你把自己活埋了,你也会遵照执行吗?”

  王婆一愣,嗫嚅道:“那民妇自然不会答应,我是个大活人,又不是具尸体。”

  “哼,这个时候你就知道要明辨对错了?武大的家人虽然因各种原因不在身边,但也轮不到你来处置他的尸体。武大的弟弟武都头这几日就要回来了,到时发现自己的哥哥死无全尸,看他不撕了你这个老虔婆!”

  王婆浑身一抖,再也硬气不起来,磕头如捣蒜道:“大人救我,民妇确实是错听了华主簿的话把武大尸体烧了,但罪不至死呀。”

  “哼,承认是错听了?不是华主簿指使你的了?那就好,华主簿剩下的事情你自己来处理吧,让她签字画押,等武都头回来,你也有个交代。”

  华主簿咬牙切齿半天了,他知道这王婆早就投靠了西门庆,此次谋害武大、诬陷潘九儿和许诊,她出力不少。看書喇

  昨晚王婆之所以敢把武大尸体拉去火化了,回来还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多半是受了西门庆的指使,难道就为了报复他昨天闯西门府的行为吗?

  既然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了,等史知县退堂后,华主簿一脸阴笑地坐到了堂上,开始主审王婆渎尸罪。

  因为心中憋着一口气,华主簿三下五除二就把案件定性了,当场打了王婆十五杖,给出了关押三个月,赔偿武家三十贯的判罚。

  之所以没有阴死王婆,还把她关了起来,华主簿是有考虑的。

  这样既惩罚了王婆,又等于将一名从犯和证人置于官府的保护之下,免得王婆在武松回来之前就被西门庆灭口了,也算华主簿将功赎过的举措之一。

  王婆没想到华主簿下手这么狠,一顿棒打下来,整个人就像散架了一般,早已哭得没了力气,接着就被凶神恶煞的女牢子扔到了女监丁号牢房中,也尝尝潘九儿之前受的苦。

  正当大家以为今天不会再有大事发生时,济州府宝相寺无偿赠予阳谷县的第一批扶贫物资就在午时到达了城北流民营。

  带队的首座僧人派出武僧入城求见史知县,询问农耕物资是直接交付流民营,还是送入县城之中。

  史知县听完又喜又忧,喜的是王黼信中提到的物资这么快就到了,一点都不影响春播;忧的是农耕物资都已经送到了,武松应该很快就会到了,可是到现在为止,他依然没有抓住西门庆的痛脚,无法为武家昭雪。

  如果武松回来发现家中遭遇如此巨变,不知道会不会当场翻脸。

  看着物品清册上记录着:耕牛八十头、优质稻种三百斤、优质麦种七百斤、口粮一万斤,另有各种农具一千两百件,总价值一千六百六十贯。

  宝相寺乃是济州府最大的佛寺,唐名为昭空寺,宋真宗封禅泰山时驻跸汶上,御敕昭空寺为宝相寺。

  宝相寺的赐名时间距现在还不久,所以那里的香火最盛也最为富裕,承担了此次援助物资的三分之一,看物资数量就知道这批物资毫无折扣。

  史知县不由大为激动,这武松办事就是靠谱,只要剩下三家佛寺的物资也像宝相寺这样不打折扣,流民营和乞丐窝今年必然会迎来一个丰年,那阳谷县升县必然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立刻让户房典吏去迎接宝相寺此趟押运的大师,所有物资都先送到县衙来,等其他三批物资都到达后与新划分的土地一同分配下去。”

  立刻有衙役领命去叫户房典吏,史知县想想,突然又变了主意。

  “算了,我亲自去迎接,让户房典吏跟我一起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