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366章 武大之死

第366章 武大之死

  王黼信里的内容不少,但是写得十分简单,完全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如果不是用私信方式递送,说它是份公文也不为过。

  信中提到武松在京城四处求告,要帮阳谷县的流民、乞丐转化为县民,最终与大相国寺达成了援助协议,还提到武松在京城获得多位大人物的青睐,就连阳谷县升县一事都是借了武松的光才得到朝廷如此重视。

  信里并未提到武松具体被哪些大人物青睐,只是吩咐史国卿以后有什么事情多与武松商量,如果遇事不决当以武松意见为准。

  史知县见信后哪还能不明白,武松进京后不但为了阳谷县的公事前后奔忙、鞠躬尽瘁,还在这个过程中为他自己争取了不少贵人的关注,其中最看好武松的贵人无疑就是王黼。

  所以王黼才会要求史国卿关键时刻听武松的安排,这就等于以后阳谷县里武松才是真正的主事人了,而史国卿只是明面上的傀儡罢了。

  其实这么安排并不算过分,毕竟武松的武阶官阶比史国卿高出两级,而且是发展潜力最好的武阶官之一。

  王黼之所以没有帮助武松运作,直接任命为某州府的武将副职,很可能是暂时没有好的州府安置,所以干脆让武松留在阳谷县分润一部分晋级上县的功劳,将来好给他安排更好的位置。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武松经过此次跃升后,无论史国卿还是华英都难以望其项背。

  华主簿看完信后,只觉双腿发软,他现在悔死了,为何要收西门庆的一千两银子,未经请示史知县就把潘金莲等人收监了。

  华主簿知道史知县一定也收了西门庆的银子,否则以他对县衙的掌控力,华主簿做的这些事情他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史知县却自始至终没有重审此案,显然是不想掺和此事,这也是史知县的高明之处。

  果然,现在出事了,史知县把事情往华主簿和西门庆身上一推,一副事不关己的架势。

  华主簿可以想象到,等武松返回阳谷县时,史知县会毫不留情地把他卖掉。华主簿越想越怕,额上冷汗直流,口中喃喃道:“怎么办?怎么办?”

  他很想找个人来扶他一把或者安慰他几句,可是他前些天独断专行收监潘九儿、许诊和药局一名抓药伙计,并将几人打入了重犯监牢,此事做得太过火了,县衙内有很多人对他暗生不满。

  现在阳谷县的衙役大部分都对武松心悦诚服或者颇为敬仰,所以大家对华主簿不认真审理案情,一意孤行重罚潘九儿等人的行为都心怀揣测。

  剩下一部分吏员虽然不想与武松亲近,但也怕跟华主簿走得太近,武都头回来后不好面对,所以众人不约而同对华主簿敬而远之。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华主簿此刻在阳谷县内都是孤独的。

  呆立了半晌,华主簿才惊醒过来,立刻跑去后堂寻史知县,想让他给自己指一条明路,亡羊补牢也好,将功赎过也好,总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吧。

  可华主簿来到后堂时,史知县早已离开,他又追到知县府邸,门子说未见老爷回来,许是去了别的地方。

  华主簿闻言大惊,史知县在这个时候玩失踪,可真是釜底抽薪,完全不顾自己的死活呀!

  华主簿立刻慌了神,一时不知该去哪里或者干些什么,正当他在县衙中漫无目的地走着时,一名站班衙役跟他错肩而过,低声说了四个字:“县衙大牢。”

  华主簿浑身一震,犹如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立刻撩起官袍就往县衙大牢奔去,那速度完全不像一个快五十岁人的脚步。

  至于那名站班衙役名叫李外传,是西门庆几年前就送入县衙的人,一直想推他上站班班头,但是阳谷县的现任站班班头无论是形象、个头、嗓音和办事能力都远在李外传之上,前后几任知县都很喜欢他,所以没有换班头的理由。

  当然不换人的理由没那么简单,李外传此人不懂得低调,他本来是去做卧底的,可是却经常在同僚面前标榜他和西门庆关系匪浅,想借此在衙役之中树立权威。

  这件事情怎能瞒得过那几任知县?大家心照不宣,反正没人肯把他提起来做站班班头。

  所以久而久之,李外传在衙门里成了个无足轻重之人,就连华主簿也极少与他说话。

  今日李外传主动帮助华主簿,不用问就是西门庆授意的,想要借机将华主簿拉入自己阵营,而不是目前这种合作的关系。

  华主簿心知肚明却又假装不知,匆匆赶到了县衙大牢。

  说是县衙大牢,实际上就是土坯房二十几间,其中有四间专门划出来作为女监,男监只有二十间。不过像阳谷县这种人口规模少,治安环境尚可的县城,大牢建得太大也没有用处。

  别看只有二十几间牢房,也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根据犯人的罪行程度和愿意出多少钱来决定这些人能住在哪号牢房之中。

  像潘九儿等人的案件还未审理完结(苦主武松尚未回来),就被直接打入丁字号牢房的情况很少见。

  武大是十天前去世的。

  去世前一日,潘九儿作为原告抬着丈夫去阳谷县衙报案,说其夫武大在僻静小巷被一群蒙面人殴成重伤,请县衙派人缉拿凶犯。

  碰巧这一日,史知县携妻儿外出春游,三日内并不在县城之内,而都头武松又在外公差期间,所以这个案子由华主簿接了下来。

  但武大此时已经昏迷,和武大在一起的郓哥也认出那些蒙面人的来历,所以无法指出是谁殴打了武大,于是华主簿接下这个案子,表示会派捕班的人去调查,让潘九儿先回去为其夫治疗伤势。

  潘九儿和武竹用骡车将武大送回家中,刚刚进门,西门庆就去了武大家,不知去说了些什么,就被潘九儿和武竹赶了出去。

  其实自武松出公差后,这西门庆几乎每天都要去武大家拜访,但每次都会被拒之门外或赶了出来,所以紫石街的街坊都知道这位大官人又犯花痴了,武大娘子岂是那种随便的女人,再说她背后还有武都头在,又怎会让西门庆得逞。

  街坊都认为等武松回来了,西门庆就不敢上门纠缠潘九儿了,所以这天与往常一样,不过是西门庆的常规试探罢了。

  西门庆走后,武竹立刻去了彭家小院,责问彭家兄弟为何没有保护好武大,让武大被人殴成重伤。

  结果武竹看到彭大和彭五身上都受了不轻的伤,一问才知他们本来暗中保护武大,结果突然被一群蒙面人偷袭,等打退那些人后,武大已经重伤倒地。

  看到彭家兄弟一副羞愧无比的样子,武竹也不知该如何责怪他们了,毕竟武竹只是一个不到十六岁的孩子,遇到这种事情他也没有多少主意。

  武竹让彭家兄弟这几日加强对家中的保护,然后就跑去太平惠民药局将许诊大夫请来给武大看病,幸好武大伤势虽重却还要不了命。

  许诊给武大做了急救处理,然后开出了药方,让武大连服七日药剂,他再来诊治,如果中间出现伤情反复,随时叫他来就行了。

  武竹又跟着许诊返回药局,直接在药局里抓好了药取了回来,和嫂嫂潘九儿一起给武大熬药,知道傍晚时分才把药见熬好。

  却没想到武大在服药后不久就开始腹痛如绞,呕吐不止,很快面色青黑,呼吸困难,在床上挣扎了半刻钟后,就开始七窍流血。

  这个过程来得太突然,潘九儿和武竹都吓坏了,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急救武大!

  武竹拼了命地跑去药局,再次将许诊请来,可惜等他们到达武大家时,武大早已咽了气。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