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351章 二入汴梁(七四)

第351章 二入汴梁(七四)

  张宅附近的街坊们老老实实在家中等着街道司的人清理完剩余垃圾再出门,免得沾染一身灰尘和臭味。

  结果他们一直等到午时还不见街道司的人回返,这才有人出来确认出了什么事情。街上的臭味因为消散了一段时间,已经没有先前那样臭不可闻了,但是剩下的垃圾山依然很大,不过已经没有之前随时会倒下来的感觉。

  又过了一刻钟,众街坊确定那两位看似忠厚老实的司兵不会再来了,也许他们走到一半觉得心中怨气难平,就回去休息了。

  众人一阵哀叹,不知道剩下的垃圾什么时候才能清运完毕。

  于是大家站在巷子里骂了一阵今天前来的两名司兵及之前负责这里的老张老王后,就各自散去了。毕竟大家各有各的事情,垃圾的事情还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不过这些街坊没有注意到张宅对面的那座小院中,一天无所事事的那四个泼皮闲汉这次没有下来凑热闹,平时他们最喜欢在附近溜达、闲晃、找人说话了。

  张宅后巷驶出来的骡车不疾不徐地向东城而去,那名精瘦的汉子一直若即若离地跟在骡车后十余丈远的距离内。

  路上骡车刚好遇到了一队殿前司的巡检亲军,领班的乃是禁军金枪班的教头徐宁,他上前简单盘问两句,知道车里坐得是女眷后,就放行了。

  徐宁与时迁擦肩而过时,双方还若有若无地互相点头示意。徐宁继续带着巡检亲军沿着这条主街道一路向西巡逻而去。

  如果一切顺利,给监视点送饭的人要到午正时牌才会到小楼,等他发现监视点的四个人全部昏迷后,骡车早已出了汴梁城。

  汴梁内城,高府。

  高衙内今日一早就约了汴梁城中几个够分量有名气的纨绔子弟在自家府中斗鹌鹑。

  这些人平时最喜欢和高衙内厮混了,因为高衙内这人爱赌还常输,简直成了几人的金主,他们自然一召就到,辰时刚过就到了高府。

  可惜他们今日失算了,时迁敬献给高衙内的鹌鹑果然不是吹的,连战连捷,只过了一个时辰就帮高衙内赢了不少上百两银子。

  玩到正开心时,一个想要讨好高衙内的纨绔突然道:“衙内的鹌鹑今日如此神勇,是不是沾染了衙内的喜气呀?”

  高衙内正满心欢喜,听闻此言随口问道:“什么喜气?我怎么听不懂?”

  那名纨绔嘿嘿笑道:“衙内今日的鹌鹑都如此威猛,想来衙内已把那位林娘子拿下了吧?”

  高衙内闻言心中一动,突然心血来潮道:“来人,去看看老张头和林娘子在干什么呢?让媒人今天下午再去给我说媒,就说我爹答应我娶林娘子为正妻了,就问老张头他答应不答应。”

  立刻有一名高衙内身边的虞侯伴当领命而去了。

  众纨绔都是面面相觑!正妻,这不是开玩笑吧?

  高俅乃是当朝正二品大员,膝下无子,只有这个螟蛉义子,视之如亲儿。如果他真娶一个二婚再嫁的普通民女,高家的脸面恐怕不好看。

  高衙内见众人都是一脸惊愕状,得意地大笑起来:“哈哈,你们的爹一定逼你们娶个门当户对的女子,不管相貌美丑,不管是否有情趣,也不管你们是否喜欢!

  看你们个个都是一脸惨像,我真是同情你们呀!只有哥哥我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娶妻,你们羡慕吧?”

  这一点上众人真是甘拜下风,纷纷表达了对高衙内的敬仰之情。

  不过仍有不忿之人问道:“衙内口味真独特,为什么喜欢一个被休掉的女子,难道那女子长得国色天仙吗?”

  高衙内停止了逗弄自家鹌鹑的动作,仰头望天、似在回忆道:“情爱这种事情说不清楚,林娘子算不得绝世美女,甚至还不如我的侍寝丫头好看。

  但是我就是喜欢她,她很像我在落魄时喜欢的一个女孩,倔强、清冷、不肯屈从,当年我没机会、也没资格将她压在身下,这次我不能让她再逃走了。”

  众纨绔听得都是身上一颤,高衙内怕是被心魔所惑吧,当年那个女孩绝不会是现在的林娘子,而高衙内此刻更像得了癔症的疯子,大家以后还是少惹他为妙。

  之前提问之人此刻更好奇了:“衙内,你追林娘子这么有耐心,是不是准备将她娶回来后就收心,跟她生儿育女好好过日子呢?”

  高衙内突然桀桀笑了起来:“才不会呢!臭*子让老子等这么久,一定要让她付出代价!等老子把她玩够了,就把她锁在一间空屋子里,让她夜夜听我做新郎的声音!也让她尝尝空等寂寞的滋味,哈哈哈!”

  这次众纨绔都觉得背后发寒,一个个发誓以后还是与这个变态保持距离。

  高衙内并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见场面有些冷,他立刻招呼大家继续斗鹌鹑,很快就忘记他刚才发疯式的表演,也许他真的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高衙内的虞侯伴当出了高府,立刻纵马向外城张宅方向奔去。按理说内城之中不得纵马狂奔,即使有公务在身也只能驱马徐徐而行。

  但是内城巡检的禁军一见那人穿着殿帅府的虞侯服,立刻让道。有眼色的禁军远远看到虞侯纵马狂奔,还会主动帮他驱散路上的行人,好让他能快速通过街道。

  有位不忿的书生抱怨两句,立刻有巡检禁军呵斥他:“大胆刁民,看不出来那位大人是殿帅府的虞侯吗?此刻放马奔行一定是有紧急军情要传达,哪有你抱怨的资格?再敢废话就以妨碍公务罪把你抓起来蹲几天大牢,到时你就老实了!”

  那书生闻言立刻不愿意了,大宋重文轻武,本来读书人就看不上武夫,何况汴梁是天子脚下,他又有秀才身份,懂得国家律法,见这禁军说话如此之冲,立刻就想学他的前辈文人将这大头兵训斥一番。

  可他的话还未出口,就听街上传来更密集的一阵马蹄声传来,接着听到一个沙哑的嗓音远远嘶吼道:“捷报捷报!童枢密西北大捷,古骨龙阵斩西夏悍卒三千人,击溃西夏主力三万人,夺得夏西四城!”

  街上所有人都愣住了,包括想要骂人的书生和训斥人的禁军,全都僵在了当场。

  接着就见到两名皇城司的快骑在前引路,另有两名皇城的快骑在后面压阵保护。

  四人之中是一位身着半甲、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校尉,他身背三面杏黄旗,胸前捆着一个手臂粗的铜皮信筒,一路纵马狂奔一路嘶声呐喊,向大内方向狂奔而去,那几乎撕裂的嗓音一听就知道此人应该是从西北一路报信过来的。

  所有人至少都听到了两次捷报,接着沸腾的欢呼声开始随着报信人的脚步次第爆发出来!

  全城人都在用呐喊表达着心中的喜悦!

  “胜了!”

  “西北胜了!”

  “童枢密威武!”

  “天佑大宋,威服天下!”

  “皇上万岁!中兴之主!”

  “……”

  汴梁百姓之所以如此激动,主要因为汴梁百姓沐浴国恩一百五十年,早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国家荣誉感和天朝大国人的心态,在没有外部侵略之时,汴梁人一定自诩他们才是大宋朝最爱国的一群人,乃是国家脊梁。

  十八年前他们中很多人曾亲身经历过先帝征战海内的辉煌盛景,一直在追忆那段高光的历史,他们多希望大宋就此可以腾飞,收复故土(燕云十六州),让大宋朝成为这天底下最强大的国朝。

  可惜先帝英年早逝,而新皇却偏爱书画文事、喜欢求仙问道,对开疆扩土毫无兴趣,对辽国采取全面守势,对西夏采取怀柔政策,甚至对西南的大理国也忍让三分,这让高傲的汴梁人不得不过了十几年窝囊日子。

  可今日不同,徽宗皇帝终于雄起了一把,而没有卵子的童枢密也爷们了一把,给大宋男人争了一口气!中兴大宋的事业终于后继有人了,此等大事必须万民同庆!

  于是汴梁的百姓自发走出家门,走到街上,欢呼雀跃、呐喊嘶吼,要把国家这些年受的腌臜气和自己生活中的不愉快一同发泄出来。

  很快,整个汴梁城就沸腾了起来!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