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350章 二入汴梁(七三)

第350章 二入汴梁(七三)

  二月二日,龙抬头,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在北宋时虽然还没有形成正式的节日类型,但是已经有了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神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寓意。

  而这一朝的徽宗皇帝除了喜欢封赐“道教神仙”外,也喜欢创造民俗节日。

  今年是他登基十五周年的大日子,在位时间已经超过他的哥哥哲宗,所以“龙抬头”的寓意和他真龙天子的身份十分贴切,他要借此值得纪念的日子让自己的皇图霸业一飞冲天,确立他在人界与仙界不肯撼动的地位。

  哲宗虽然英年早逝,但是在他亲政的八年时间内创造了“收取青唐,两败西夏”辉煌战功,徽宗为了比肩哥哥所以组织了这次征夏战事,就是想再现大宋击败西夏的辉煌战绩。

  这场征夏之战是徽宗君臣精心策划的结果,选在正月交战,就是为了在二月二日将捷报传回东京,好让世人见识到徽宗的文治武功,博取一个中兴之主的美名。

  剧本已经写好,不管西北战事究竟如何,这一日必然有西北捷报送到汴梁。

  所以这日一大早,街道司所属的四百二十九名司兵全体出动,带着他们手下的雇员一千多人分头赶赴汴梁各处辖区搬运垃圾、清扫街道,要为今日即将到来的全城欢庆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正式司兵及他们的雇员一千五百多人撒到整个汴梁城中连个水花都激不起来,所以很多地方的卫生还需要坊正组织辖区百姓进行清扫。如果某些坊的卫生格外差,街道司是有权力进行处罚的。

  张教头家所在的这片区域,由两名司兵负责。

  他家门前的垃圾堆正处于两人辖区的分界线上,责任本来就不好划分,再加上有人打过招呼,这两个司兵索性就不管了,一个冬天下来这里的垃圾已经堆积如山了。

  这几日春回大地,地气也越来越暖了,原本冻结在一起的垃圾堆开始融化,逐渐散发出腐臭的味道,将附近几十户人家都熏得招架不住,平日里都不敢打开门窗。

  现在不仅四周街坊叫苦不迭,就连奉命监视张宅的高衙内手下也是咒骂连连,连吃酒的心情也没了。每天盯着垃圾堆的时间比盯着张宅的时间还要长,可就等不来街道司的人清理垃圾。

  今日听说街道司要进行全城洒扫后,四下里的街坊竟有一种弹冠相庆的冲动。真不知道当时想出用垃圾堆逼张教头和林娘子屈服的人是不是脑壳坏了,才会想出这种殃及池鱼的烂招。

  可惜街坊们空欢喜了一场,大宋朝的爱国卫生运动一直到巳时也没有覆盖到这片街道来,就连个洒扫街道的乞丐雇员都没有来。

  难道是街道司的人忘了这里,还是有人不准许打扫这里的垃圾?

  正当众街坊(包括监视点的高衙内手下)心急如焚、气愤难耐时,终于坊门处来了一辆街道司的运垃圾大车,还有两名街道司的司兵及四名乞丐雇员,晃晃悠悠地往这边走来。

  看四名乞丐俱是一身肮脏、一脸疲态,想来早晨一直在别处干活,这会儿又被调到这边继续干活来了;而两名司兵脸上也是黑一道、黄一道的污渍,脸上挂满了不情愿,显然对此项任务十分不满意。

  六人走到这座垃圾山前时都是一脸惊愕,其中一名司兵更是跳脚咒骂起上面的官员来。

  附近的街坊看到有人来清理垃圾山,立刻有人出来向司兵抱怨这里的垃圾堆放的时间太久了,楼上监视张宅的四名帮闲也忍不住下来看热闹。

  其中一位帮闲认识以前管理这处垃圾场的两名司兵,他看来的司兵并不是那两人,忍不住问:“两位兄弟,老张老王今天怎么没来?”

  其中一名司兵一脸不爽地望着那帮闲道:“你认的老张和老王?”

  “是啊,这里是他们的辖区,怎么派你们来打扫了?”

  那司兵闻言立刻开启了狂喷模式:“么的,老张老王两个老小子,昨天不知从哪得知今日要全城大扫除的消息,一个说崴了脚,一个说闪了腰,昨天就请假了!么的,闪什么腰呀!一定是跟老婆动作搞大了,呸,活该!”

  那帮闲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笑道:“他们请假了,怎么就把活计派到你们头上了?”

  “可不是嘛!上官也太没良心了,我们哥俩从寅时就出来干活,刚把自己的辖区干完,就让我们来帮老张老王干活,一文钱好处没有,凭什么让我们替他们干活,真他么不想干了。”司兵继续发着脾气。

  街坊一听这话知道二人受了委屈,但他们深受这垃圾堆之害,自然想让街道司的人尽快把垃圾处理完。

  于是众人纷纷上前安抚,还有人送来吃食和净水,让他们吃点东西,缓缓再干,反正要先哄着他们把垃圾清理了。

  六人喝了些水,吃了点东西,总算恢复了一些元气。本来还想多吃一些,可惜垃圾堆旁的味道太重了,即使他们这些常年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也顶不住。

  一直没说话的司兵这时开口了:“抱怨也没用,早点干吧,干完好回家休息,改日再找老王老张讨回公道,这活不能白帮他们干了!”

  街坊纷纷表示这话在理,答应垃圾清理完了,大家凑钱请六人吃酒。

  听说有酒吃,司兵和乞丐才稍稍振作一点,喜欢骂娘的司兵对众人一挥手道:“多谢各位街坊了,我们要开始干活了,可能有些吵、有些臭,你们多担待些,回去把门窗都紧闭了,熏坏了家具熏坏了孩子我们可不负责赔偿!”看書溂

  众街坊闻言一边表示感谢,一边做鸟兽散,纷纷回家关闭门窗,细心的还把院子里晾的衣服,放的泡菜坛子都搬回屋里去。

  高衙内的帮闲手下也快速回到屋中,把门窗关闭了,此刻他们早忘了监视这件事情了,想来张教头瘫痪在床,张贞娘一个妇道人家更不可能趁清理垃圾的时候逃走吧!

  多日来张家表现得过于老实,也让这些人放松了警惕。

  见四周街坊都紧闭了门窗,四名乞丐开始干活,手中的木锨动作很大,一看就不像是干久了这种活的人,或许他们是故意做这样大的动作。

  很快附近街道上就烟尘四起、一片灰暗,难闻的恶臭弥漫在方圆数十丈的范围内。本来还有一些想看开窗热闹的人,立刻将家里门窗关严,躲得远远的,免得被臭气污染了。

  两名司兵则每人摸出一块方巾系在脸上,捂住口鼻,然后一左一右,一个躲去了后巷,一个躲去了坊门。他们是雇主,自然不用亲自动手干活,真正干活的还是四名乞丐。

  活干了还不到一刻钟,后巷中有一辆窄小的箱式骡车驶了出来,静静从烟尘中穿过,然后从坊门中驶了出去,赶车的蒙面汉子还和坊门前的蒙面司兵点头示意了一下。

  四名乞丐第一波清理忙了足有两刻钟,才将运垃圾的大车装满,而那个垃圾堆还有一半没有清运出来。

  司兵对四周街坊喊道:“街坊们,垃圾太多了,一车拉不完,我们先把这一车送出来,尽快回来收拾剩下的,你们可能还得在家里多呆一会儿,请大家多包涵。”

  附近的街坊都是心存感激,多好的司兵呀!不是自己的辖区还这样兢兢业业地干活,虽然来时抱怨了两句,但是工作态度比之前的老张老王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六人出了坊门,四名乞丐其中一人悄声问:“我们还回来吗?”

  一名司兵瞪了他一眼道:“早晨出来不是都安排好了吗?还要问?你们拉着车出西门,找个堑沟连车带垃圾都推进去,然后回乡下躲两个月再回菜园子。”

  那乞丐被骂得连连道歉,立刻两人拉车、两人推车,速度很快向最近的西门而去。

  此时一个精瘦的矮个汉子不知从哪里蹿了出来,来到两个蒙面司兵面前道:“楼上四人已经迷翻了,你们两个快去接应点换衣服,然后回菜园子报信,我护送骡车与武长老汇合,路上不要耽搁!”

  两名司兵立刻躬身道:“是,时长老。”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