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335章 二入汴梁(五八)

第335章 二入汴梁(五八)

  孙孔目家离开封府衙的距离不远,小院规模不大,比徐宁家是远远不如,不过这也符合他的身份,毕竟他只是开封府的一名吏员,住在高门大院中经不起监察官们的磋磨,索性低调点。

  [孔目:县称典吏、州府称押司、京府称孔目,其实还是吏员,并非官员。]

  孙孔目家的规矩就是不接见开封府犯人的家属或亲友,主要因为平日找孙孔目说情走关系的人太多了,令他不胜其烦,于是立下了这条规矩。

  所以武松今日是有备而来,他直接打着王黼的旗号求见孙孔目。

  孙孔目家的老门子见多识广,身具一双慧眼,也不知他怎么就看出来武松没有撒谎,随便问了几句就把武松放了进去。

  这下把门外被拒绝接见又不肯离去的一群人气坏了,认为老门子在故意刁难他们,纷纷上前要找老门子理论。

  李四一看对面十几个人,多半都是青壮,真要闹起事来,五十多岁的老门子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于是李四挺身而出,双臂一展,用瘦弱的身躯替老门子挡下群情激动的众人。

  那些人一看李四的体型,一点都不放在眼里,还想往台阶上冲。李四眉头紧锁,在考虑要不要动匕首,对面人太多了,只用拳脚怕是干不过对方。

  老门子倒是一点都不紧张,一看就是见过大风浪的人,根本不怕人闹事。

  他嘴里喷着口头禅,上前把李四的小身板往旁边一拨拉,李四竟然不受控制地向旁边让了两大步,差点掉到台阶外。

  这下子换成老门子独自面对众人了。

  李四不禁大吃一惊,他的武功虽然还未入流,但是这一年多先是跟鲁智深学艺数月,遭受磨难后又奋发图强,武力已经突破了50,虽然离60档的三流高手还有一段距离,但也不是普通人能随便拨拉开的。

  看来这老门子的来历不简单呀,说不定是军中退下来的禁军老兵,可是这种人为何要给孙孔目看门,随便找个别的营生也比给个吏员看门强呀,看来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老门子的表现一点不像个深沉有故事的人,只见他扯着破锣嗓子吼道:“去球吧,一群龟孙子竟敢在孔老爷门前闹事,我数到三,都给我滚出十步外,否则我就把你们都丢出去。”

  老门子的气势很足,甚至有种肃杀之气隐现,与他那比普通人还瘦弱一些的体型形成鲜明的反差。

  显然老门子不是第一次丢人了,他那破锣嗓子一吼,激动的人群立刻安静下来。台阶下十几个人没一个敢上前的,他们互相看看,还是乖乖向后退去了。

  老门子又撂下一句:“你们不长眼睛,还是不带耳朵?御史中丞府的人来办事,我能不让进吗?有本事你们也去找个中丞大人来说项!”

  众人都是一阵气苦,他们要有御史中丞的关系,何必来找开封府的一个小吏帮忙,这门子说话也忒刁毒了!

  老门子见众人都不吭气了,也就收了气势,把李四拉进门里,干脆把孔家大门关上了,李四就留在门房和老门子说话,他也没被允许见孔目大人,只不过待遇比外面人好一些罢了,他在门房里等武松出来。看書喇

  孙孔目在开封府衙的口碑很好,为人正直、秉公直断,有效维护了开封府一贯清明公正的名声,所以受到历任府尹的青睐和重用。

  不过他在开封府做了十余年的孔目,对朝堂、府衙、民间的不平事、荒唐事见的太多了。久居这种环境,人没有变化是不可能的,熟知他的人都知道他现在表面刚直之下,还有了些圆滑和阴暗。

  从某个角度来看,孙孔目和武松的性格很像,所以两人见面说话十分投机,大有相见恨晚的意思。

  武松摸清孙孔目的性格后,开诚布公地说了他此次上门拜访的意图:

  一是请孙孔目帮忙,务必将杨志刺配大名府军中效力;二是待牛二被杀事件平息后,将杨志杀人的物证宝刀调换出来。

  孙孔目眼光毒辣,又与武松投缘,只犹豫了极短时间,就答应了武松的两个要求。武松作为回报给孙孔目留下一百两金子和一颗三色天净珠。

  孙孔目开始坚决不收,因为他是个有原则的人,犯人家属和亲友的钱财坚决不收。

  但武松说一百两金子是用来买杨志宝刀的,并没有多给;而那颗三色天净珠则是送给孙孔目九岁儿子的见面礼,两项跟贿赂没有半文钱关系。

  孙孔目不是不收礼,只是不轻易收礼罢了。他对金子兴趣不大,但是对那颗三色天净珠却爱不释手,虽然孙孔目九岁的儿子并没有在汴梁城内住,但是武松给出的理由却能让孙孔目接受。

  收下礼物的孙孔目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便邀武松在家中用饭,武松推说还有有其他事情,改日再来叨扰后就告退了。

  武松走得很快很利索,并没有再次跟孙孔目强调他来的两个目的,也没有要求孙孔目将来照顾鱼龙帮,仿佛根本不担心孙孔目拿了钱不办事或是办不到。

  孙孔目对武松这种雷厉风行的性格非常欣赏,也对武松的信任感到满意。他孙孔目从来不会拿了钱不办事,那不是他的为人,否则他的口碑也不会那么好!

  武松走到孙宅大门前,才发现大门紧闭,李四和老门子正在门房里喝茶聊天呢,主要是李四听老门子讲开封府和军中的轶事,二人聊得十分开心。

  武松在门房外咳嗽了一声,李四抬头一看,急忙跟老门子告辞,约老门子改日一起去听戏后,才匆匆跑出门房来。

  李四见武松一脸轻松地站在大门后,笑着跑过去问:“师叔,事情谈得怎么样?”

  武松没说话,等老门子慢悠悠地过来开了大门,武松表示感谢后才离开。

  老门子对武松的风度颇为心折,同时也能感觉到武松身上一流高手才有的气势,暗道此人将来必成大器。

  武松带着李四走出很远才道:“孙孔目此人不错,以后四时三节也记得给他送一份礼物。有他帮忙,将来到开封府办事,可能比府尹大人的话还好用。”

  “好的,师叔。那一百两金子你都给孙孔目了?”

  武松点头道:“别心疼钱!孙孔目这种人有才华、有手段,也有自己的底线,需要一次砸穿他的底线,才能与他建立更为亲密的合作关系。”

  “好嘞,师叔,我明白了。我跟孙家的老门子甚为投缘,以后孙宅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应该不难问出来。”

  武松对李四这么快能和孙孔目家的仆人拉上关系甚为满意,说明李四任何时候都能拉下身段去做事情,只要有这种觉悟和行动力,以后李四可以胜任更高的职位。

  此行,武松之所以要和孙孔目拉上关系,而不直接去交好开封府尹,一来现在没有合适的人为他引介,二来开封府尹乃是大宋开国以来更换最频繁的岗位,可能你刚笼络好一人,明天他就荣升或左迁了。

  [注:根据清初所立的开封府题名记碑记载,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146年的时间里,一共任命了183人次的开封府尹。

  到徽宗中后期及钦宗朝,开封府尹更换更为频繁,一年更迭可达六、七人次。]

  所以汴梁百姓都戏言称,开封府并非是开封府尹在管理,而是一群孔目在管理,因为人均不到十个月的任期内,大部分开封府尹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下面的具体事务,全靠下面的孔目带领其他吏员、衙役来维持稳定大局。

  而孙孔目已经在开封府负责了十多年的刑名事务,他的理论水平和断案手法比大理寺、刑部的司官都高明不少,算得上是大宋的法律权威了。看書溂

  开封府的大部分案件,只要他提出建议,府尹一般都不会驳回,孙孔目实际职权相当于开封府主管刑律的佐贰官,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与孙孔目这种吏员搞好关系,对鱼龙帮的未来发展绝对有莫大好处,这也是武松和石勇三人相商的结果。

  这次借杨志的事情,双方建立了“牢固”的关系后,则又为鱼龙帮加上了一道保护伞。

  以后任何势力想要碾压、吞并鱼龙帮,就得先掂量掂量御史台、大相国寺、御拳馆、开封府,以及禁军金枪班是否会同意。

  武松此刻心情大好道:“走,回菜园子,吃饱喝足换身新衣,今晚玄武赌坊咱们去看一场大戏!”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