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295章 二入汴梁(十八)

第295章 二入汴梁(十八)

  《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一》:“天下分路二十六,京府四,府三十,州二百五十四,监六十三,县一千二百三十四。”

  ……

  就在眼前这有些寒酸的宫殿内,大宋的徽宗皇帝管理着大宋治下一千两百多个县级单位,六千多万子民。

  大宋每年的财政收入超过六千万贯,是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富有的政权!

  大宋的皇上取得了这样的辉煌成就,为自己修个大园子(艮岳,又名万岁山),弄点花石纲怎么了?结果弄得天怒人怨、烽烟四起!

  不但徽宗皇帝自己不明白为什么,他手下一帮重臣、太监也不知道为什么,纷纷责怪百姓不懂感恩!

  不但百姓不知感恩,大宋地方上万官员好像也不懂得感恩!此次十五周年登基庆典,朝廷已经多次给各地府州县下公文要求重视了,可真正重视的地方单位却没有几个。

  所以当武松向西华门值守的宫门禁卫说是代表阳谷县来敬献贺礼、求见大内总管时,宫门禁卫竟然有些拿不准此事是否需要上报到总管那里。

  不过毕竟是下面县专程数百里送来的贺礼,直接打发走是肯定不行的,此事还得报告上面,看哪一级官员出来接待比较合适。

  于是宫门禁卫让武松先带着随从、马匹和贺礼退到一旁等候,他们这边派人进去通禀完了再通知武松怎么办。

  徐宁还是比较熟悉大内的情况,问其中一名面善的禁卫:“这位兄弟,在下殿前司金枪班教头徐宁,不知宫里现在是哪位老公担任大内总管一职?”

  那禁卫看了徐宁一眼,不耐烦道:“你既是殿前司的教头,就应该知道年前皇上因为登基庆典缺少一个总领事务的总管,就把八十万禁军提督杨戬大人调回来重新做了大内总管。”

  徐宁急忙抱拳虚空作了个揖道:“哦,原来是杨提督又回大内了,怪不得年后一直没见杨提督点将校阅。兄弟莫恼,我们这些底层教头,真不知道大人们的职务变化。”

  那禁卫见徐宁态度谦和,脸色也缓和了些:“你是来送人的吧?人送到了就快回去本岗吧。杨提督调回大内后,治军更加严格,看到你在此闲晃一定会斥责一番,何必讨这个无名火呢?”

  徐宁知道杨戬从比高俅职级还高半级的禁军提督位置上又调回宫中任大内总管,心中肯定不爽,斥责下属肯定是常事,他也不想触这个霉头。

  徐宁回到武松身边把这事讲了,让武松一会儿万一见到杨戬要多加小心,少说话免得受无妄之灾。

  武松却不担心杨戬的斥责,叹道:“杨戬这一调走,高俅就成了童贯属下的禁军二把手了,似他这等奸佞小人坐到这种高位,真是朝廷不幸啊!”

  徐宁急忙做个噤声的手势,低声道:“武贤弟,此话切不可在外人面前提起了,朝廷之事皇上自有安排,不是我等可以非议的。而且你已经答应我要救走贞娘,所以千万不要节外生枝。”

  武松心中一惊,徐宁和他之前接触的梁山好汉都有所不同,他可以为了少年友情和心中正义与武松合谋救走张贞娘,但是却不肯诋毁朝廷、非议重臣。

  不能说徐宁固执、保守,只是他自小受的“忠君爱国”思想影响着他的价值观,又不曾遭受林冲那般剧烈的变故,所以这种思想暂时不会有太大改变。

  其实梁山大聚义时,官府或官军出身的好汉大多有这种思想,以宋江为代表,他们支持招安,想重新回归生活正轨,而且他们比其他好汉更有共同的追求和组织性。

  所以虽然有不少好汉反对招安,但是梁山最终还是被招安了,也不得不说是大势所趋。

  徐宁也算这些保守势力中的一员,他的提前出现也提醒了武松,以后遇到这种类型的好汉还是要有所保留,不能彻底坦诚相待,否则他们真有可能为了“忠君”理想而牺牲武松!

  武松笑道:“徐兄放心,我就是有感而发,不会节外生枝。再说朝廷大事也轮不到我一个小小的都头来评价。你快忙自己的事情去吧,我估计这里还要等很久呢。”

  徐宁还有些不放心,又叮嘱了武松一番才离开。

  武松等徐宁走后,眯着眼睛打量着眼前的皇宫,这里已经代表汉人正统朝廷存在了一百五十多年,看似金碧辉煌,却已经摇摇欲坠,

  留给武松的时间不多了,在大宋僵化的体制之下,武松想要通过正途完成固金瓯启盛世的任务根本不可能,只能另辟蹊径了。

  不过武松可以预测到,他将要走的路会遇到多少困难,不说将来强悍无比的金兵了,就是国内这些保守顽固势力的反扑也足可以让武松头痛几年。

  “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武松加油!不管未来如何,这个世界里华夏百姓苦难的命运一定要改变!”武松暗暗下定决心。

  果然,徐宁走了足有两刻钟,宫里仍没有动静,进去通禀的禁卫也没有回来。

  于是武松闭着眼睛晒着已经上了三竿的太阳,享受他难得的休闲时间。

  突然武松的手肘轻轻被人推了一把,张开眼睛就看到付全站在身侧指了指西华门内。

  只见进去通报的宫门禁卫和一个留有短须的男子从西华门慢悠悠地走出来。

  武松并不认识那人是谁,但确定那人肯定不是杨戬!

  第一衣着不符,那人穿了一身幕僚师爷的服装;第二此人留有短须,大宋朝只有一个太监可以长胡子,那就是童贯童枢密,其他宦官都不会长胡子的;第三宫门禁卫跟他走来有说有笑,如果这人是大内总管,再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

  果然宫门禁卫将那人引到武松面前道:“阳谷县的都头,这位是杨总管新任命的文案参军陈洪陈大人,专门负责各府州县敬献礼物的接收事宜,有什么事情你跟他说吧。”

  “文案参军?”

  武松从没有听过有这个官职,看来是个临时任命的官职,这杨戬的嚣张跋扈一点都不逊色于高俅,虽然西华门还不属于大内禁区,但是在这里开辟衙署,并任命一个健全的男人在此办公,也算权势滔天了。

  武松虽然这么想,但是嘴上却忙道:“小人济州府阳谷县步军都头武松拜见参军大人!小人奉我县知县之命向皇上登基庆典敬献各类金银珠玉价值五千贯!”

  那参军先听说武松来自阳谷县,脸上就有些笑容,后来听说敬献贺礼价值五千贯,脸上立刻乐成了一团花。

  陈洪近年在京城里待得无聊,想出来谋一份差事做,求了自己亲家杨戬几次,当时杨戬还在统领禁军,知道他吃不了军中的苦,就一直都没给他安排。

  后来杨戬调回宫中重新做了大内总管,主要负责徽宗皇帝登基十五周年庆典活动,这才有机会给陈洪安排了一个文案参军的职务,其实就是清点、接收各府州县敬献礼物的小官。

  但这个小官却有实权和实利,下面派来的公差都会曲意讨好于他,免得他挑贺礼的毛病,而陈洪如果看到敬献贺礼中有特别满意的宝贝,也可以偷梁换柱或不予记录截留下来,卖钱或收藏都可以,只要不少了杨戬那份孝敬就行。

  不过陈洪刚刚拿到这个职位,而年节刚刚过去不久,至今还没有府州县的敬献队伍到达汴梁,武松成了陈洪的第一个客户,算是他的开工利是,所以怎么看武松都顺眼。

  “好说好说,武都头先别忙。我先校验一下你的文书和礼单,然后你再随我进里面的衙署正式交接。”

  武松急忙把贺表、礼单、文书和凭由递给了陈洪。

  陈洪一边校验,一边和武松闲聊着:“武都头,我虽未去过阳谷县,但是却认识几个阳谷县的朋友。你们县有个富商叫西门庆,那可是我亲家,你应该认识吧?”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