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294章 二入汴梁(十七)

第294章 二入汴梁(十七)

  武松扬了扬手中刀道:“此刀名为压日,乃是我师兄所赐。豹子头林冲,徐兄应该认识吧?”

  徐宁不置可否道:“武贤弟能否说得更详细些?”

  武松也盯着徐宁的眼睛道:“据林师兄说,此刀原本应该是高太尉所有,后来高太尉用它设局算计了林师兄,再后来高太尉把刀赐给了陆谦陆虞侯,陆虞侯又带着此刀去沧州准备谋害林师兄。”

  徐宁虽然知道此事的结果,但是听真正的知情人讲起,还是惊心动魄:“后来怎么样了?”

  武松笑道:“我帮师兄宰了陆谦、富安和差拨,林师兄雪夜上了梁山,刀就留给了我!”

  徐宁盯着武松的眼睛看了半天才道:“武贤弟跟我说这些,不怕我将你拿下,或是报告高太尉将你锒铛下狱吗?”

  武松摇头道:“林师兄曾说东京那么多禁军教头中,和他关系最好、人品最正之人就是徐兄了,如果连徐兄也攀附权贵、出卖兄弟,那我只能怨林师兄识人不明,而我自己没有眼光、遇人不淑,还能说什么呢?”

  徐宁看着武松真诚的眼光,已然相信武松所言非虚,否则外人如何知道他和林冲的关系如此亲密。

  “叮~,天佑星徐宁状态更改,与宿主亲密度50%(亲近)。”

  武松略感吃惊,没想到徐宁和他的亲密度从谋面(30%)直接越过相知(40%),就到了亲近程度。

  这得益于武松的师承和两人与林冲都有生死交情,当然也离不开武松的坦诚及天罡星之间天然的亲近感。

  综合因素影响之下,武松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和徐宁建立了比较亲密的关系,实在是意外收获。

  徐宁经过试探后,对武松的态度大好,就像多年的好友一般。

  “武贤弟,林兄现在梁山可好?”

  武松斟酌一下道:“林师兄刚在梁山站稳脚跟,但是境遇不佳,梁山的大头领白衣秀士王伦为人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处处为难林师兄。好在林师兄为人正直、处事公道,山寨中有少部分正直帮众是支持林师兄的。”

  “武贤弟所在阳谷县与梁山不远,你有没有去看过他?”

  徐宁毕竟是禁军教头,林冲此时已经落草为寇,武松有些话还是有所保留。

  “并没有,我去年腊月十八在阳谷县打的虎,之后就在阳谷县做了都头,到出发前不过一个月,根本没时间去梁山探望林师兄。他的情况都是一位过路的江湖朋友说给我的,还不知道是真是假。”

  徐宁哦了一声,没有再说话,继续往前走去,武松也就默默跟上。

  良久,徐宁叹道:“汴梁这边,张教头和贞娘的境遇也不是很好,高衙内时时来骚扰,张教头的亲朋好友怕事都疏远了,只有酸枣门外菜园子以前的两个泼皮有时会上门拜访一下,送些米面肉蛋之类的东西。

  年节时张教头又中了风,但慑于高太尉的威势,没人敢去探望他。我只在晚上偷偷去过一次,留了十两银子,别的也帮不上什么忙。”

  武松也叹道:“师兄跟我说过,他就是怕拖累了岳丈和林娘子,所以走之前才写了休书与林娘子和离了。没想到张教头父女还是受了此等磨难,真是世道不公、强权当道啊!”

  徐宁沉默半晌才道:“林师兄去了梁山可还思念家人?”

  武松沉声道:“徐兄,此事我确实不知。不过你有话请明说,武松虽鲁钝,却听出你话中有话。”

  徐宁涩声道:“徐某有个不情之请!能否拜托武贤弟此次回阳谷县时,把贞娘带走送去梁山,让林冲夫妇团聚。”

  这次轮武松停下脚步了,他有些吃惊地看着徐宁道:“徐兄,可知此事难度有多大吗?据我所知,高衙内的手下日夜监视着张宅,想要把林娘子救出去并非易事,再说林娘子是否肯抛下中风的父亲去梁山陪林师兄落草还未可知。

  不过我更好奇的是,徐兄对林娘子显得过于关心了,超出了对朋友之妻的关心,能否解释一下?”

  徐宁闻言面不改色道:“武贤弟不要乱想,我与贞娘并无私情。我和林兄少年时都曾在张教头门下学过艺,所以我那时就认识了贞娘,不过我一直把她当妹妹看,实在不忍心看她被高衙内荼毒糟蹋。

  但我现在殿帅司任职,无法请长假送贞娘去梁山,否则我就亲自去了。至于你说高衙内派人监视张宅之事,以你的武功摆脱他们的监视应该并非难事。”

  武松忍不住撇嘴道:“从张宅救人虽易,但是送人很难,且不说去梁山一路上五百多里有多少艰辛和不便,就是把林娘子送出城去都不容易,万一高衙内派人当街拦截,我带着他们父女怎么脱身?”

  徐宁咬牙道:“你只把贞娘救出去就行了,张教头这边自有我给他养老送终!”

  武松虽然已经决定把张家三人都救走了,可是听了徐宁的话,也不禁佩服起他的为人了,没想到徐宁竟是个急公好义的热血男儿。

  “徐兄照顾张教头不怕得罪了高衙内,今后无法在殿帅司立足了?”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张教头乃是我的启蒙恩师,他女婿上山落草为寇,女儿出奔不知去向,他自己中风在家生活不能自理,我身为弟子难道就不能照顾一下吗?

  如果高太尉真因为此事为难于我,那我只能离开禁军!

  刚好大名府的梁中书大人素来爱才,他去大名府任职之前曾想带我一同前去,我当时考虑京中发展更好一些,所以婉拒了。现在我再去投奔,虽没有之前的好机会,但也不至于没有去处。”

  武松猛一鼓掌道:“好,既是如此,武松愿意为林师兄冒一次险。不过我此次来京,事情不止这一件,等我忙完手头事情,再去徐兄家详细商议此事,务必用个稳妥地法子救走林娘子,到时还请徐大哥相助。”

  “这是自然!我肯定全力帮助武贤弟离开汴梁城!”说完,徐宁就将自己在汴梁的住址说给了武松,让武松忙完正事务必去找他,他反复强调救林娘子的事情务必越快越好,免得节外生枝!

  武松救人计划又得此强援,成功地概率也大大增加了,而且通过此事,武松将与徐宁、林冲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又为自己阵营增加了一名大将,可谓本次汴梁行最大的收获之一。

  此后徐宁只与武松谈些汴梁城的见闻趣事,再也不提营救林娘子的事情,可见此人十分沉稳。

  武松对徐宁的观感又好了几分,这种有勇有谋、心存正义之人还兼具沉稳冷静的性格,将来必是一员上将,可惜困在汴梁城中只能做一名教头,跟林冲一样白白浪费了他们的才华,就让我武松来引导他们走向正途吧!

  汴梁城真得很大,从酸枣门到皇城,以武松和徐宁轻快的脚步竟然走了两刻钟才远远看到汴梁城的皇宫。

  北宋汴梁城的规模大,但是宫廷建筑的面积却是历代中最小的,北宋的皇宫乃是前代节度使府改建而成,实在与大宋的富庶安乐形象不符。

  因而关于汴梁皇宫的叫法很多,有称皇城的,有称宫城的(一般大一统王朝首都内会建一皇城,皇城之内再建一座宫城,宫城才是真正的皇宫),但时人大多称北宋的皇宫为大内!

  如果不是徐宁亲自将武松送到了大内的西华门前,武松都不敢相信眼前这座建筑就是大宋朝的皇宫所在地,别说比不上大名府的留守府气派,就算是沧州柴家主庄也比这里小不了多少。

  徐宁看出武松的惊异,笑道:“没错,这里就是咱大宋朝的皇宫,规模虽小了些,但是管着天下四百军州,亿万子民。

  如果只以皇宫的大小来说,我朝历代皇帝都可算得上仁德圣君了,这也是我朝文人最喜欢向世人宣扬仁政的原因。”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