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259章 暗战试运营(十六)

第259章 暗战试运营(十六)

  武松心里很清楚,今天能坐到这间会客厅里的人没有一个善茬,他们被人鼓动而来,心中何尝没有躁动的情绪,只是借题发挥罢了。

  通过与史知县和武松的交锋后,这些人最初的想法已经有所改变,他们准备一边赚着高额利息,一边借此次机会互相结为同盟,然后一举将西门庆从子钱行当里挤出去。

  武松不打算参与子钱业的事情,那些乡绅富户也没打算再征求武松的意见了,此事只需史知县拍板就行了。

  史知县此刻心情非常愉悦,一次原本称得上危机的不速之客来访,竟然在武松一番反击之下,不但反客为主,还把这些乡绅富户团结到了他的麾下,把他这一年想要完成的事情一次搞定了。

  “各位行首都是本县的栋梁支柱,竟然大家想同心协力为本县做一些贡献,不如你们合伙开个当铺,将本县的子钱生意规范起来。”

  众人一听眼睛不禁亮了起来,要知道宋代经济十分发达,为了加大对经济刺激及融通效应,对典当行业实际上持扶持态度,但是也管理得十分严格,必须有地方衙门出具案书(相当于执照)才可以开办。

  [如南宋时,高宗下诏:凡开设典当者得授以朝奉郎官衔,跻身仕版,并免除捐税徭役。“朝奉”从此便成为人们对典当从业者的尊称。]

  当年西门庆也不知道从哪里走的门路,从前任知县处拿了一块当铺的案书。

  而阳谷县只是一个中县,按律只应有一家合法的当铺,等升了上县则可多开设一家,紧县、望县则每级可多加一家,畿县等同望县,赤县当铺数量由四京的府尹自定数量。

  刚才众人都不提第二块当铺的案书,就是想等今天之后再私下接触史知县,看能否单独拿下这块牌照。

  可惜史知县野心也不小,竟然提议让十人合股办当铺,一次落十家的人情,到时候史知县只拿干股分红就行了,别看他是个读书人,生财有道是宋朝官吏的天赋技能,当了官自然而然就学会了。

  众人只是干笑,并没有一个人接话,最后还是素来痞赖的崔大兴开口了:“大人这个建议实在是妙,不过现在本县还没有升上县呢,大人也没法给我们正式的案书。不如此事稍微搁置一下,等时机成熟了再办如何?

  今年大家手里的钱都已经投到生意上去了,一时半会也拿不出来开当铺的本金,大人总得给我们一个筹钱的机会是不?”

  史知县看看众人都是一个表情、一个意思,知道自己有些操之过急了。在升上县之前,想要让这些人再出钱,恐怕千难万难。

  于是史知县顺坡下驴道:“各位的困难本官也知道,今天你们能亲自来县衙与本县和武都头沟通这些事情,还提出了很多建议,说明大家还是信任我们的,希望我们之间的这种朋友关系可以继续保持。

  今天大家问了武都头很多问题,我一直没说话,现在想说两句。这世上哪有尽善尽美的事情,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尽量做到最好,也请大家监督县衙的工作,共同把阳谷县打造成百姓安居乐的乐土。

  大家认为我的提议怎么样?”

  史知县不愧是科班出身,说起车轱辘话来非常有一套,听他洋洋洒洒讲了半天,乍听很有道理,实际上一琢磨,这话说了跟没说差不多,一句话都没落在重点之上,众人却无法反驳。

  可他们已经叨扰史知县大半个时辰了,再待下去就到午饭点了,看史知县的意思,并不想留大家在府邸吃饭,那大家还是知趣地散了吧。

  于是众人齐声道:“某等必鼎力协助大人完成升县伟业。”

  史知县满意地点头:“诸位今日还有想问的事情吗?”

  崔大兴最为识趣:“没了。我等知道大人事务繁忙,就不在这里叨扰了,改日请大人和武都头去我家做客。”

  众人都知道史知县其实还在休年假之中,此刻一个个又变成了善解人意的好人了。

  史知县起身道:“眼看要到午饭时间了,本来说想留各位吃完午饭再走,可是诸位都是本县的大忙人,既然你们都各自有安排,我就不强留大家了。

  等年底时,如果本县如果能成功晋升上县,到时本官再与大家一同庆贺。今日我就送送大家,以示本官对诸位的感激之情。”

  众人见史知县还未说话时就已经起身了,哪有半点留大家吃饭的意思。可是谁也不会当面揭破他,嘴上都说自己今天确实有事,纷纷答应年末要为县上的大喜事出钱出力。

  武松跟着史知县将阳谷县的乡绅富户代表送走后,武松也准备告辞而去,史知县却叫住了他。

  “武都头,你今日所言可是发自肺腑,还是为了应付这些乡绅富户?”

  武松没有回避史知县锐利的眼神,真诚道:“大人,武松并非巧言善辩之人,刚才所说之事已经在武松脑海中萦绕多日,只是未曾与大人提起,免得旁人以为我是靠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而上位的吏员。看書喇

  今天如非这些乡绅富户逼着我说,我会在这些事情办得有些眉目,甚至是成功后才和大人汇报的!这样也算对得起大人对我的提携信任之恩。”

  史知县又盯了武松半晌,他知道武松这么做多半是为了帮助阳谷县百姓,而自己是因为身居知县之位而变成了最大的受益。

  不过史知县不会为此不悦,对他来说实打实的功绩最重要,武松又不可能跟着他一辈子,只要在他麾下时做了让他受益的事情,史知县自然要罩着他,这就是等价交换。

  “武都头,三天义诊转瞬即过。第二阶段半价试运营准备的怎么样了?药局那边能忙得过来吗?”

  武松急忙抱拳道:“此事正要向大人汇报呢,药局本来人手就少,这几天已经忙得脚不沾地了,根本没有时间准备社会花车的事情,所以我准备让三班和土兵把此事承担下来,不知大人能否批准?”

  史知县点头道:“现在药局和衙门是一盘棋,你不出手帮他们,就没人能帮上他们了。通过今日这些乡绅富户上门拜访,本官就知道你策划的药局试运营活动已经初见成效了,否则对方不会用这些盘外招。

  你和金诚务必站稳脚跟,绝不能出任何乱子。最多坚持七八天,府衙那边一定有消息传来,到时候药局的事情就大局已定,不会再出波澜了。”

  “大人放心,我和金医正必将全力以赴将药局办起来,不辜负您的期望!”

  史知县伸手拍拍武松的肩膀道:“武松,我是把你当做心腹来培养的,只要我明确授意的事情,你尽可大胆放手去做,就算出了乱子也有本官替你兜底。这种历练的机会不多,你一定要珍惜。”

  这一点史知县真没有夸大其词,在别的地方以武松的职位最多就是巡街缉贼,当个大捕头来用,根本不会有机会在这种大事上练手。

  “大人栽培之情武松没齿不忘,将来武松但凡有所作为,必回报大人今日所赐!”

  史知县见火候已经差不多了,挟恩图报,君子不为,于是道:“好了,你去忙吧,我看那边那个衙役是来找你的,已经等很久了。”

  武松早已看到那位衙役了正是他派去药局的八名衙役之一,看他一副焦急的表情,就知道药局那边出事了。

  武松急忙向史知县告退,匆匆向那名衙役走去。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