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234章 临县调查

第234章 临县调查

  第二日清晨,武松依然护送九儿去了药局,九儿没有表示拒绝。

  两人一路上继续沉默,九儿无聊地控制自己的影子和武松的影子汇聚在一条直线上,因为今天比昨日早了半个时辰,所以二人的影子显得更长,融合得更多。

  就这样,卯时末两人就到了药局,不会耽误武松辰时一刻赶到在县衙应卯。

  两人在药局门口分手,武松突然道:“嫂嫂,今天衙门有些公务,我可能没空来接你,你能否自己回紫石街?”

  九儿心头怅然若失:“叔叔公事要紧。你放心,我认识回去的路。”

  “午饭不要省钱,身体重要。下午散班后,嫂嫂尽早回家,记得餐前将圣手大夫给你开的汤药喝了,那药对你有好处,你最近气色好了很多。”

  武松都觉得自己啰嗦,说完这些嘱咐的话后他不禁有些后悔。他不该这样关心九儿,他们并非普通的叔嫂关系。

  九儿隔着浅露的面纱看着武松,目光灼灼。武松仿佛能感受到到九儿目光中的热度,但他没敢回望。

  半晌,九儿又低下了头:“我自带了银钱,叔叔放心吧。”

  武松急忙抱拳躬身一礼,然后就撒开大步往县衙走去。

  今日,武松确实有些事情要做。昨日魏民戌时来家中拜访,说起一件奇怪的事情,引起了武松的警觉。

  原来武松昨日离开县衙后,有清河县的捕头持公函来访,找人询问本县是否有武大、潘金莲夫妇新入籍,又问他们是不是有个叫武松的兄弟,是阳谷县的打虎英雄,目前在县里做都头。

  待核实完毕后,那捕头又继续打探武松年节期间是否离开过阳谷县,另外还打听最近阳谷县城内是否有五个身材矮壮、持山西口音的人出没。

  武松一听就知道这捕头是为了初三凌晨清河之夜的案子来的,可据武松了解,这件案子初六的时候,清河县令已经宣判结案了,为何又有人来追查这件事情?

  而且根据清河县捕头询问的这些情况看,有人已经掌握了一些那晚的细节。

  武松仔细将那晚发生的事情重新梳理了一遍,有些后悔没有给李机密更大的惩罚和威慑,能说出这些情况的人,非李机密莫属了。

  但是,如果他想告密,为何不早点告密呢?根据时间看,他应该是在张大户家的案子结了之后,才向官府汇报了那晚的案子,从而引发了清河县的二次调查。

  “这个小人,我不过薄施惩罚,拿回他从兄长那里夺走的东西,他竟然敢如此报复!等过了这段时间,一定要让他为这次的错误行为付出代价!”武松暗暗下了决心。

  武松根据仅有的一点线索能做出这样的推理已经十分厉害了,跟事实已经十分相近了。

  但是武松不是神,他并不知道让清河县令下定决心追查此事,并不是因为李机密的报案,而是之前侍卫亲军吴千户的一次拜访。

  武松想明白其中环节后,并不担心清河县捕快能查出什么东西,自己初二到初三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只要他们不能把彭家五虎一并抓了,同时五虎也背叛了武松,那他们根本没有证据来指证武松。

  不过昨夜武松还是去彭家五虎家中把这个情况给五虎通报了,五人也是大惊。

  石勇之前听武松给他详细讲过清河之夜的事情,他当时也认为万无一失,所以这次的突发情况给所有人都提了个醒,世上没有所谓的完美犯罪,下次制定行动计划时,一定要更为详尽、准确,避免功亏一篑。看書喇

  彭三心中十分内疚,那晚的行动一大半是他策划的,也是他初次尝试推演事情的发展,结果还出了纰漏。

  武松没有怪罪彭三,还叫上石勇一同商议对策。

  经过商量,五虎今后一段时间不能五个人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合;每次出行都得乔装打扮;五人在阳谷县期间只能说河北话,不能再说山西话等等,想了十余处可能暴露身份的细节,进行改进和补救。

  幸好彭家五虎离开山西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没去柴庄前一直在河北一带流窜,对河北话不陌生,后来去了柴庄更是对河北话耳熟能详,不熟悉他们的人一般听不出破绽来。

  再加上石勇此时也在彭家小院,可以帮助他们纠正河北话的发音和用语习惯。阳谷县虽然属于山东,但是口音却偏向河北地区,所以无论是山东话还是河北话在这里都不显得突兀。

  正因为出了这个小插曲,所以武松今早才又送九儿去的药局,正是怕清河县的捕头去找九儿的麻烦。

  而彭家兄弟今天也分做两班,一班保护武大,一班保护九儿。此事关系到彭家兄弟自身的安危,他们怎敢不尽心竭力。

  武松回到县衙,假装无意问王强昨日是不是有清河县的捕头来这里调查案件。

  王强一听此事,立刻火冒三丈:“如果都头不提此事,我本来都不想告诉你了,免得你听了生气。”

  武松假装错愕道:“此事与我有关?”

  王强气愤道:“其实与都头关系不大,是跟令兄令嫂有关!”

  “家兄家嫂都是良善之人,被张大户和李机密欺压才逃离的清河县,他们还要追来迫害,真当我武松好欺负吗?”武松摆出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

  王强急忙劝慰道:“都头莫要生气,清河县的捕头也是迫于无奈。

  正月初二那天晚上,清河县出了一件大案,药商张大户家的常随张何与张大户的小妾私通,结果被张大户捉奸在床,双方殴斗,张何错手把张大户废了!”

  武松吃惊道:“怎么废了?是杀了吗?”

  王强有些想笑又忍住了:“张大户没死,只是被刁奴张何一刀切掉了那话,而且是齐根切掉,蛋蛋都没了,你说够不够狠?”

  武松皱眉,假装抽口冷气道:“那不变太监了。”

  “谁说不是嘛!偷主家的妾室,还把主人阉了,这事没啥可狡辩脱罪的。因为证据清楚、事实明白,清河县令当场就断了个绞刑,其实已经算仁慈了。像他这种‘刁奴伤主案’就是判个斩立决也不过分。

  本来张何也认罪了。可是后来不知是谁又撺掇着他改了口供,说殴斗时他昏迷了,只能算误伤,要求把绞刑换做徒流之刑。”

  武松生气道:“这样也能脱罪?那天下哪还有公平正义之说?”

  王强道:“都头听我说完,后面还有更离谱的呢。过了一天,张何又改了口供,说是被人用迷香陷害,他只是通奸,伤害张大户的另有别人。

  这次幕后的指使人露脸了,是驻扎在清河县的侍卫亲军步军吴千户亲自到县衙作证,说案发那天晚上有一伙流窜作案的悍匪潜入了清河县。

  不但犯下了张大户家的案子,还设计伤害了另外三名百姓和一对吏员夫妇,要求重新彻查此案,并当场拿出邢州提刑司的公文。清河县令只得要求捕班重新调查此案。”

  “停停停!”武松皱眉道:“我怎么觉得此事有阴谋呢?清河县派人来本县查这件案子,是怀疑此事我兄长做的呢?还是怀疑我做的?”

  王强尴尬一笑道:“多半是怀疑都头做的吧。因为附近府县之中有能力做这些事情的人也只有卢员外和武都头了。”

  武松勃然大怒:“我有这个能力,这事就是我做的?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吴千户应该是那西门庆的岳丈吧?”

  王强急忙压低声音道:“正是如此,所以此事并非一件伤人案那么简单,我估计那吴千户想要陷害都头您,好给自家女婿撑腰,让他重新在阳谷县称王称霸!”

  武松怒目圆睁:“你没给清河县的捕头说,我初二一整天都在当值,初三早晨还赶去西湖村跟你一起处理了盗杀耕牛案?”

  王强一挺胸脯道:“我当然说了!阳谷县里至少几百人可以给都头作证,那捕头本来就不愿跑这一趟,拿了我等三班签字画押的证词后就不再追问此事。”

  武松脸色突然一变道:“那捕头不会去找我兄嫂的麻烦吧?不行我要去找他。”

  王强急忙拉住武松道:“都头不用担心,那人也是清河县的捕班老吏了,你虽不认识他,但他却知道你和你家兄嫂的情况。你洗脱了嫌疑,你兄嫂又根本无力报复张大户,所以清河县令自始至终没有怀疑过您兄嫂。

  清河县的捕头是步行来的本县,路上得走一日半,他不想耽误时间,今天一早已经回清河县了。”

  武松心里松了一口气,但是他记住了吴千户的名字,同时觉得自己以前小看了西门庆,如果继续这样大意下去,很可能哪天阴沟翻船,被西门庆反杀了!

  一两日后,清河县张大户家恶奴通奸伤主案的详情及判决结果传到了阳谷县,众人都将这件事情当做一件桃色事件来品鉴说笑,只有武大听后默默记在心中。

  那晚,武大一人坐在小楼台阶前,默默垂泪半夜,不过心中郁结之气缓解了很多。

  原来大仇得报的感觉是这么痛快,怪不得二郎一直说快意恩仇,今夜武大真心觉得快意!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