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227章 价格博弈(上)

第227章 价格博弈(上)

  武松听了书童的传话,知道大名府卢家与阳谷县药局供应生药一事已经定了九成,只要一会儿金诚不故意为难燕青,这项长期合作就能定下来了。

  “多谢小哥,今日已经叨扰大人很久,我就不进去问安了,请你代我向大人致谢。”说完武松在书童手中塞了一块二两重的碎银,武松知道史知县今天不打算再见他了,于是假装客气一下。

  书童得了银子,脸上立刻堆起了笑容:“武都头客气了。刚才大人交代,如果这几日没有特别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武都头就不用面见呈禀了,以书面公文形式送至府邸即可。如果大人有回复,我会专门给都头送过去。”

  武松自然听得出来,这是史知县对武松打扰他休假表示不满了。之所以用这么委婉的方式予以提醒,是怕伤了武松的工作积极性。

  送走书童,燕青笑道:“史大人如此不给面子,二郎心中可有不满?”

  武松笑道:“小乙以为我会为这事感到羞恼?才不会呢!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可巧史大人不但是我的现管,还是本地的县官,我在他麾下听令,还不得老实一些呀?

  其实你可以换个角度来看这件事情。史大人不想见我,那是对我的信任!说明他不准备插手生药供应的后续事务,全权交给我来负责,这样我在金诚面前说话可以更硬气些。”

  燕青一愣,急忙抱拳道:“经二郎这么一说,我真是茅塞顿开!可能我一贯喜欢把事情想得太阴暗,竟不知道嫌弃的背后竟然还能隐藏这样的放权授权!”

  武松见燕青这么正式承认错误,立刻大笑起来:“小乙,你太老实了。我只是随便说说,苦中作乐罢了,史知县是真的不想我打扰他休沐,我刚才那么说是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呢,要不这张面皮没处放呀!”看書喇

  燕青气得用指头连点武松道:“没想到二郎如此促狭!不过你虽是随口说来,但是其中却不无道理,以后我家员外不说话我就当他默许了,这样我在家里还能过得痛快一些!”

  武松点头道:“没办法,我总是走背字运,所以遇到事情都喜欢往好处想,久而久之就这样了。对了,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丧事喜办’!”

  “丧事喜办!哈哈,妙,真是妙!不能再听你胡说了,你快带我去把生药价格的事情搞定!”

  ……

  金诚这些日子过得并不顺心!

  原本好好的县衙户房典吏做着,这些年他早把自己的工作理顺了,举重若轻、应对自如,一年进项也不少。可是因为恩主华主簿想从药局里捞些实利,就主动推荐他到太平惠民药局来任职。

  如果阳谷县的药局是一间开办成熟的药局,金诚自然愿意来,因为从药局里捞钱肯定比在户房来钱快。

  可是阳谷县的药局还没有影子呢,派他来是筹备药局的,那绝对是苦活脏活累活,人人避之不及的差事!

  最关键的是,金诚到了药局后还不是当药局的一把手,只是别人的副职罢了,这可是为别人做嫁衣的事情,傻子才肯干呢。

  金诚最初是抗拒的,但是华主簿单独跟他谈了一次话,威逼利诱的手段使尽了,还保证县里会全力支持金诚,让他将济州府派来的正印官架空,让他当药局的实际一把手,而且还不用承担药局经营失败的风险。

  可金诚就是不肯答应,还要自己去找史知县陈述想法。

  最后华主簿无奈,只能承诺如果药局最终没有办起来,他会建议史知县在户房增设一名典吏,金诚回来为正,接任他的人为副,这下金诚才勉强答应。

  所以前些天阳谷县新任命的户房典吏只给了副典吏的职名,说是要考察半年,有半年时间足够金诚将药局的事情搞定了。

  解决了后顾之忧后,金诚当然愿意尝试一下,即使不成功,自己的工作履历上也可以多一份工作经验,并不是什么坏事。

  金诚接手药局筹备工作后,药局的装修监理、药局员工的招募进度果然提升了很多,大部分事情变得有条不紊起来,说明他的能力还是非常优秀的,史知县和华主簿对金诚的工作十分满意。

  可惜之后的成药和生药供应环节的沟通接洽就没那么容易了。

  成药方面,济州弘仁堂表现积极,很快派出二掌柜赴阳谷县疏通关系。

  在史知县面前,二掌柜表现得极为恭顺,处处露出一副为阳谷百姓、为史知县考虑的样子,只差把悲天悯人四个字刻在脸上了,终于打动了史知县,让二掌柜与金诚接洽成药购销事宜。

  但二掌柜到了金诚面前就变了嘴脸,一副趾高气昂的架势,自报家门说弘仁堂的老板乃是济州府通判大人的亲家,与史知县家也是至交好友,关系非比寻常。

  并以此为由,要求金诚将弘仁堂的成药采购价格提高五成,以弥补弘仁堂每月为府、县两级上缴的税费、运送成药的运输费护卫费,及联络三方关系花销的招待费等。

  金诚也是吏员老手出身,怎可能被一个药店的二掌柜吓倒,大家将来都要靠药局讨生活,如果弘仁堂把成药价格加五成,药局为了维持自身运转至少也得加两至三成的价格才能不亏本。

  这样下来阳谷县太平惠民药局的成药价格比外面药铺的定价还高,那就失去了开办药局薄利多销、扶危助困的意义,所以金诚据理相争、毫不退让,要求弘仁堂最多在原价基础上加一成。

  二掌柜也不含糊,表示去掉运费,弘仁堂只赚半成利润,那何必要要与阳谷县药局做这单生意?而且这是济州府衙门下的行政令,他不信金诚敢于强硬到底。

  金诚直接甩出大名府太平惠民药局来,说大名府距阳谷县不过一百六十里,而济州府距阳谷县却有三百里。

  大名府的成药更为便宜,为何一定要在济州府拿贵药,如果弘仁堂坚持要卖高价,那金诚干脆就不谈了,向知县大人推荐大名府合剂局出产的成药。

  二掌柜原本是想借势压人,看看能不能吓唬住金诚,好从中多赚些差价,这样他们打点起济州府和阳谷县的官员时手头更为宽裕,实际上他们就算不加价也根本不会亏本。

  成药生意本来就含有较大的利润,加价一成扣除运输费用后仍比在济州府售卖要挣得多,另外有了阳谷县的(独占)市场,他们的销量至少提升三成,那才是多赚钱的利润来源,成为“开源”。

  如果谈崩了,这多出来的三成销量立刻没了,他们去哪里赚钱呢?

  不过二掌柜也算沉得住气,当天拂袖而去。金诚也懒得理会他们,准备年后再和他们谈,还顺便在街上放风说,大名府的成药是朝廷尚药局监制,效果更佳价格更优惠。

  如此僵持了一天,除夕日那天二掌柜带了年礼满脸笑容的去金诚家拜年了。

  金诚也仿佛忘了前天两人间的不愉快,连说愧不敢受,让家中的仆役把二掌柜带来的东西都放在门房看好,一会儿等二掌柜回去时带上。

  二掌柜也是生意老手,懂得能屈能伸的道理,立刻伏低做小,最终同意药价只加一成,每月专人专车送药两次。不过二掌柜也有要求,阳谷药局每次要提前一个月提交比较准确的采购目录,退药率不得超过采购总量的一成。

  因为成药有一定的时限要求,超过时限药力将会大减,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所以成药售卖时都有类似的规定,金诚自然接受了这个附加条件。

  最终除夕日中午,二掌柜心满意足地从阳谷县拿到了正式的采购文书,快马加鞭往济州府赶去。

  虽然他肯定赶不上年夜饭和年初一了,但二掌柜还是希望早点与家人团聚。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