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197章 政和五年新年(十)

第197章 政和五年新年(十)

  听张教头真的有托孤的意思,张三、李四都是暗暗叫苦,他们两个真没资格接受这项任务,或者说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

  张教头一脸期待地看着二人,久久不肯收回目光,心却渐渐沉到了底。

  李四不忍心看张教头一脸绝望的表情,只好硬着头皮道:“张教头您怎么想的,尽管吩咐下来,我们一定竭尽所能帮您完成心愿。”

  张教头费了好大劲终于说了出来:“上次武教头来,说要送我家贞娘去梁山与女婿再续前缘,我当时没同意,现在悔之晚矣。不过那时高衙内的人盯得很紧,我担心武教头也无法把小女送出去。

  最近朝廷用兵西北,高太尉事务繁忙,怕高衙内惹事,就把他锁在府中,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来家中骚扰了,你们现在有没有办法送小女出东京去梁山?”

  李四点头道:“师叔临走前已经布置了营救林娘子的计划,我们有七成把握可以把林娘子送出城去好生照看起来,只是您老我们一次无法兼顾,怕留下您有风险。

  另外东京去梁山有五百多里,我兄弟二人武功低微,实在不敢护送林娘子上路,万一路上有个好歹,我们没法向林教头、师父师叔交代呀!”

  张教头闭上眼睛,良久才道:“这就很好了,只要能保我女儿贞洁不失就行!我这个半截入土的人,他们还能把我怎么样?你们先把贞娘和锦儿救出城去藏匿起来,待时机成熟再把他们送往梁山,此事我不催你们。

  但有一件事,我请两位贤侄答应老夫!”

  “教头请讲。”

  张教头突然伸手抓住李四的胳膊,一字一顿道:“万一我死后事情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我希望你们能帮我女儿解脱,绝不能让她落入高衙内那淫棍之手,让我张家烈祖烈宗蒙羞!”

  张三、李四都怔在当场,他们两个万万没想到张教头竟是如此刚烈之人,把女儿的贞操看的比性命还重要。他二人心中虽然敬重张教头的人品,但这个请求实在不好答应。

  张教头看两人都是沉默不语,于是瞪大双眼低吼道:“请两位务必答应我,否则我死不瞑目。”

  吼完,张教头就是一阵气喘,捂着胸口,满脸痛苦之色。

  张三李四吓得急忙答应,又是抚胸又是拍背,好一会儿才让张教头平复下来。

  张教头稍微缓口气,指指桌上一堆稿子道:“那是老夫毕生的武学心得,高手可能看不上眼,但对你们应该有所帮助,你们拿回去装订起来好好练习,将来至少也能到普通教头水准,算是我给你们的酬劳。”

  说完,张教头就闭目不语了,李四急忙过去将手稿整好叠齐,取一块帕子包好放入怀中,两人此时不敢离开张教头身边,都在无言等待药送过来。

  等了好一会儿,鱼龙帮弟子才把抓好的药和熬药的器具买回来,张三李四手忙脚乱地去帮锦儿煎药。

  二人一直看林娘子给张教头服下药,张教头情况好转后,才敢告辞离去。

  在门口,李四嘱咐锦儿看紧门户,不要随意外出,鱼龙帮的人会每隔一日送一次吃食,不会饿着他们三人。

  锦儿眼泪汪汪地看着张三、李四道:“三哥、四哥,你们人真好,你们是东京城唯一肯帮我们的人,我替爹和姐姐谢谢你们,将来我若发迹了定会报答你们。”

  张三闻言乐不可支,挠着后脑道:“锦儿姑娘不必多礼,这都是师叔让我们做的,我们肯定要尽心尽力,你们的吃穿用度和安全都包在我们哥俩身上。”

  李四没张三那么多废话,说声告辞就拉着张三走了。

  出了门,张三有些不愿意道:“老四,我正和锦儿姑娘聊得开心呢,你拉我走干什么?”

  李四嗤笑道:“你若喜欢人家姑娘,改天找个机会表白,这样遮遮掩掩肯定没个下文。”

  张三愁眉苦脸道:“我是想说,可是又怕被锦儿姑娘拒绝了,那多伤心。”

  “嘿,你还真有心呀?那下次锦儿姑娘夸你时,你就不要再把师叔搬出来了,万一锦儿姑娘喜欢上师叔了怎么办?你说你傻不傻?”

  张三一听脸色大变道:“不会吧?锦儿姑娘会喜欢师叔?”

  “哼哼,怎么不会?师叔高大英俊、仁义多金,还能徒手搏虎,别说姑娘了,我都崇拜师叔。”

  张三脸色惨白惨白的:“那我哪里争得过师叔?”

  李四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三哥,脑子是用来想事情的,不是用来想当然的。就算锦儿能看得上师叔,也要师叔看得上她呀,你瞎操什么心?”

  张三一愣,立刻喜笑颜开:“对呀对呀,我怎么忘了这茬了。以师叔的本事应该还看不上锦儿这丫头。”

  “三哥,别乐了。张教头估计时日不多了,我们快把师叔拟定的逃离计划再重新梳理一遍,免得到时候出什么纰漏,功败垂成。到时真无脸见师父、师叔和林教头了。”

  张三用拳击掌道:“对,我立刻让人把我堂妹先叫回来。有她在,林娘子和锦儿还能减少点压力。”

  说完张三快步向城南走去,李四的眼神却瞟向对街的一处墙角,那里站着两个闲聊的汉子,但是眼神却时不时瞟向张教头家的小院。

  “这高衙内真是有耐心,都过去这么久了还不肯放过林娘子,看来出逃并没有那么容易。

  师叔,您在哪里呀?什么时候可以再来一趟京城,我真怕保护不了林娘子让您失望了。

  还有师父,您现在在哪里?是否已经逃脱了官府的追捕,还记不记得有我们这两个弟子。

  林教头,你在梁山过得如何?有没有另娶新娘子,还记不记得为你忠贞不渝的结发妻子?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

  林冲在梁山的日子还算不错,比原来的命运轨迹要强很多。

  虽然林冲依然不大管山寨里的事情,但是二头领的位置却是实打实的。

  林冲上山后不久,梁山山寨中的格局产生了微妙的变化,王伦和林冲身边各自聚集了一群人。

  王伦身边多是些江洋大盗、亡命之徒、地痞无赖,个个恶根深种,甚至恶贯满盈,他们支持王伦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王伦手下可以肆无忌惮地发挥他们的“天性”,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而林冲身边则聚集了一群被迫犯罪、遭到官府栽赃陷害或者官逼民反的豪侠义士,他们武艺高强,心中还有善恶观,来了山寨以后不能融入王伦麾下的氛围,自然而然聚集在林冲身边。

  不过王伦毕竟是大头领,又先来山寨几年,身边的人比林冲身边多不少,王伦的手下大概占了全寨人马的四成,林冲麾下只占一成半。

  但双方真要是拼命,最多是个旗鼓相当,因为林中手下高手多、人心齐,敢打敢拼,不像王伦手下一群乌合之众。

  其余四成半的人马则在杜迁、宋万、朱贵、朱富(朱贵的弟弟,最近刚投入山寨之中)四人手中。

  这四人两不相帮、抱团取暖,山寨之上倒是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均势。

  王伦的人扼守梁山南北要道,专门劫掠南上北下的客商行旅,有如雁过拔毛,不留一物,来往商旅叫苦不迭;

  武松的人则扼守东西路口,只杀贪官恶富,从不骚扰普通百姓,百姓人人称赞其为“梁山义贼”;

  而杜迁等人则依靠梁山泊种田打鱼,经营酒肆客栈、打铁估衣等生意,倒也能自给自足。

  [估衣店:卖旧衣服的店。古代人穷,新衣服买不起,就买旧衣服穿。]

  就因为梁山内部奇葩的割裂共营模式,造成梁山的口碑毁誉参半,不同的人遇到不同派系的梁山贼人,遭遇不同的待遇,以至于江湖上对梁山的了解和描述难以统一,给人一种十分神秘的感觉。

  临近年关,路上商旅稀少,武松准备让兄弟们撤回来,好好休息几日,因而梁山下的东西通路畅通无阻。

  不过梁山内部的事情外人并不知道这么清楚。

  年三十那天,一个汉子就从北向南而来,求见林冲二头领。王伦的手下认为那人是专程来找茬的,所以不但不让他通过,还故意刁难于他。

  那汉子武功不弱,使一对铁短拐,与王伦手下的八大金刚放对,连胜三人。

  这些刚从江洋大盗或地痞无赖转行来做草寇的汉子,哪有道义可言,立刻就准备不讲江湖规矩围殴那汉子。

  那汉子见势不妙,只能撒腿就跑。足足跑出十几里,刚想停下来休息一下,只听前面一声锣响,立刻涌出十来个汉子,看装束和之前梁山那帮人乃是一伙。

  那汉子心中暗暗叫苦,没想到梁山实力如此强横,布防面积竟有这么广。

  更可怕的是前面那群人的武功已经不低了,而现在这批人的武功比前面那批人还要高出不少。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