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146章 清雅素淡

第146章 清雅素淡

  如果门后的女人娇艳魅惑,武松不会吃惊;

  如果门后的女人娇弱楚楚,武松也不会吃惊;

  甚至门后的女人长得像前世的小莲,武松仍不会吃惊,因为他对系统的无厘头有着充分认识;

  但是门后的女人长得如此清雅素淡,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的出家修道女真人似的,却让武松吃惊了。

  女人不算特别美,但气质出尘脱俗,皮肤白皙似雪,身形颀长瘦削,脸上不施粉黛,眼中是一片平静和淡然,让武松想起了黛玉和妙玉的合体。

  这样容貌气质的女人无论如何都无法与前世那个艳名远播天下的潘金莲扯上半点关系,怪不得武大坚持武松只要见到了嫂子,就知道是那些人故意损害潘金莲的名誉。

  武松深吸一口气,收敛心神,作为小叔子,他实在不该如此盯着看自己的嫂子看,于是他略微低下头,不再盯着潘金莲的脸看。

  那女人仿佛没有受武松凝视的影响,可能是见惯了这样看她的人,期间也不曾回望武松的眼睛,甚至都不曾认真看武松一眼。

  她向武大露出一个浅浅的微笑,瞬间整个人像是回到了现实,刚才的清雅素淡中又添了些生活化的温暖元素,不再像刚才那样生人勿近的样子了。

  武松眼中余光只能看到嫂子鼻子以下的部分,那薄薄的、略微有些发白的嘴唇勾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突然让武松觉得嫂子笑起来真得很好看。

  武松悚然一惊,为何他会有这样的想法,实在不应该,果然能历史留名的女子,没一个简单的!嫂子的气质接近清冷,却能以一个笑容让别人产生这么多想法,看来自己还是不能以貌取人,还需认真观察这个女人。

  “大郎,今日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声音很好听,既不嗲也不脆,清冷轻柔却不孤傲甜糯,似亲人在耳边低语一般亲切。武松再次想抽自己一个嘴巴,想什么呢?怎能这样对嫂子评价个没完!

  武大那边道:“大嫂,这位就是我平日经常跟你提到的嫡亲兄弟武松,今日我俩刚好在街上遇到了,快来相见。”

  武大又对武松道:“二郎,快过来与你嫂嫂见礼。”

  武松立于门外抱拳躬身道:“武松见过嫂嫂。”

  那妇人的目光只在武松身上略一停留,立刻回礼道:“叔叔万福。”

  武大又接过武竹手中的担子,对那妇人道:“这是我二弟在外面认下的义弟,已经随了咱家姓,叫武竹,以后就是咱家三弟了。三弟快拜见嫂子!”

  武竹急忙一躬到底:“小弟武竹见过嫂嫂。”

  那妇人也道了声万福,眼中有些疑惑,但见武大没有多做解释,也就没有多问。

  见过礼后,武大招呼大家赶快进屋,郓哥见武大一家其乐融融,虽然馋那些酒肉,但也知道跟进去不好,就把篮子交给那妇人道:“婶子,这是武二伯伯买的梨子,你且收着,明天我再来取篮子。”

  那妇人吃惊道:“我家怎能吃的了这么一篮子鲜梨?”

  武大忙道:“大嫂,你就收下吧。二郎已经付过钱了,今晚放在外面做成冻梨,元旦时正好吃,也可治治你每年春天就犯的咳嗽病。”

  那妇人只得收下篮子,待武松等人入了院子,妇人就将门户关了,闩好。

  武松好奇道:“哥哥,我看这紫石街上店铺不少,很少有大门紧闭的,为何嫂嫂却要紧闭门户。”

  武大叹道:“还不是怕本地的泼皮上门搅扰!我不在家时,你家嫂子都会紧闭门户,平日除了去隔壁王干娘处做些临时针线,你嫂子几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这又与原著不符,武松不禁疑窦丛生,这里面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点开系统,并没有新的任务下达,这究竟要搞什么鬼?

  那妇人进屋后,立刻给兄弟三人递上干湿毛巾,干毛巾给衣服掸灰,湿毛巾则用来净面擦手,然后把那炊饼担子挑到后面厨房去了,看她挑担的样子,这样的活计也没少干过。

  三人刚刚收拾干净,那妇人又将刚沏好的茶水端了上来,嘱咐道:“大郎,家中的茶叶快用完了,你明天带一包回来。以后二弟三弟要在家中吃饭,没有茶水可不行。”

  武大忙道:“好的。大嫂先别忙乎了,刚才在门口多有不便,你快坐下,让两位兄弟给你正式见礼。”

  那妇人想要拒绝,可武大把她按到椅子上道:“长嫂如母!自家兄弟也不能乱了规矩,你且坐定。”

  那妇人实际上还没有武松年龄大,有些羞涩,只能侧身坐在堂屋正中的椅子上,以示不敢受兄弟全礼。

  武松和武竹见潘金莲坐定,立刻推金山倒玉柱般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向嫂子三叩首,脑袋在地面的青砖上碰得砰砰作响。

  那妇人上前扶起武松和武竹道:“两位叔叔行此大礼,真是折煞奴家了。”

  武松道:“嫂嫂如此悉心照顾我家兄长,合该受此大礼。”

  一旁武大道:“今天你们叔嫂初次见面,大嫂受得起此礼。二郎三郎,今后在家就不用行此大礼了,都是一家人,不用如此拘礼。”

  武大又对那妇人道:“大嫂,刚才忘给你介绍了。原来景阳冈上打死大虫,在县里新充作都头的英雄就是咱家二郎。”

  妇人原本无甚表情的脸上多了一抹惊奇之色,忙道:“奴家昨日听王干娘讲说,有个打虎的好汉昨日在县里游街夸功。但大郎昨日生意繁忙,无法陪我前去,我就没有去观看,没想到原来是自家叔叔,真是失礼了。

  大郎,楼下昏暗,你还是带两位叔叔到楼上坐吧。”

  武大赁的小楼还比较宽敞,楼上向阳一侧做了客厅,背阴处做了卧室。

  那妇人叫武家三兄弟分主客席坐了,道:“大郎,你先陪二郎三郎在这里叙话,我去弄些酒食来款待两位叔叔。”

  武松急忙拿出先前买好的酒食:“嫂嫂,这是我刚才来的路上买的些酒食,嫂子热热就行了,不需要再大费周章了。”

  那妇人接过酒食就下楼去了,她虽然长得清雅素淡,但干起活来却十分麻利,让武松和武竹侧目不已。

  等妇人下得楼去,武松悄声问武大:“哥哥,嫂嫂平日也这般利落吗?”

  武大不满道:“你嫂子做了人家十多年使女,什么活不会干呢?说来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别看她平日话不多,对哥哥我却嘘寒问暖,从没有半分敷衍。也是我武植上辈子修来的福分,唉!”

  武松没有听出武大叹气声中的别样味道,还以为哥哥是在感慨人生。于是兄弟二人就把别后的情况都备细给对方说了,其实都是怕对方为自己担心。

  那妇人下得楼去,到后厨将酒温了,又将成品食物分装碗碟,需要加热的上屉熏蒸,需要凉吃的则重新摆盘。

  武大家是做炊饼生意的,家中灶火常年不熄,这时只需把炉火挑旺即可,热菜倒也方便。至于主食,家中笼屉中刚蒸好的炊饼,还能吃个新鲜。

  那妇人手脚麻利地干完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坐在小凳上去调理灶中的火焰。

  红彤彤的火焰中,那妇人手下的动作渐渐慢了下来。

  她原是穷人家的女儿,排行第九,前面八个哥哥姐姐只有大哥和二姐活了下来,其他哥哥姐姐都因家中贫困而去世,为了让小九活下来,六岁时父母一狠心就把她卖到了清河县的一个大户家中做使女。

  六岁的孩子会做什么家务?就饥一顿饱一顿在大户家中做工苟活。大户家中条件再差,也比九儿家中条件好不少,所以九儿活了下来。

  总算上天怜悯于她,让她十一二岁发育时越变越美,终于有一日家中主母看到了这个小丫头生得漂亮伶俐,就收在身边做了使女,从那以后九儿的生活才得到改善,至少能吃上饱饭了,人也越来越漂亮。

  可是一直等九儿青春发育完毕,她那瘦削的身子都没有丰满起来,可能是小时候饿得太狠了,伤了元气恢复不过来。

  成为主母的使女后,九儿一直谨小慎微、认真工作,从不敢仗势欺人,更怕家中的管家、家奴觊觎她的容貌,纠缠于她,所以一直装成一副冰冷的面孔,拒人于千里之外。

  久而久之,九儿养成了这种素淡冰冷的性格。

  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等九儿到了二十多岁,主母怜惜她多年来忠心勤勉,会为她指一门亲事把她放出家去,也算有个不错的结局。

  至于九儿的夫婿最有可能是某个年轻管事或护院班头之类的人,九儿也能接受这样的命运安排。

  但是,九儿的好运气到了二十一岁时,好像全都用完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