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144章 武家家风

第144章 武家家风

  “三郎!”武大更懵了。

  武松上前一把揽住武大肩膀道:“哥哥,街上不是说话的地方。难道哥哥不请我回家去一叙离别之情吗?”

  武大一拍额头道:“唉,是我太欢喜了,竟忘了这茬,快快,二郎三郎都跟我一起回家。三郎,这担子不轻,还是我自己来挑,你小小年纪别压坏了身子。”

  武大说着要去夺回武竹肩上的炊饼担子。

  武松一把拉住武大道:“哥哥,三郎自有一把好气力,十几斤的大锤一次可以挥击两百下,这点重量真不算什么。你让他挑着,我和你说话。”

  武大力气尚不如常人,被武松拉住那还能动得了分毫,又看武竹虽然衣着不俗,但是挑担的架势娴熟、也没有吃力的感觉,看来是干过农活的人,也就不再阻拦。

  一旁郓哥看得惊奇无比,没想到武大这三寸丁谷树皮真有个如此高大的兄弟,以前他一直以为武大吹牛呢。现在看他们兄弟相认,自有很多话要说,他在一旁不合适,于是准备告辞离去。

  却没想武松转过头来道:“这位小兄弟就是乔郓哥吧,今日我们兄弟相见,你刚好在一旁做见证,这就是难得的缘分,不如一起来家中坐吧。”

  郓哥见武松能叫出自己的名字,大为惊讶,不知道武松是从何处知道的。不过他更没想到如此高大威猛的武松说起话来是如此和煦,心中想跟着去凑个热闹,可是一看满满一篮子梨,他又犹豫了。

  武松笑道:“没事的,你这篮梨子我都要了,刚好这两天嗓子不舒服,需要吃些梨润润。”

  说完武松扔了二钱碎银过去,郓哥急忙伸手接住,一掂分量足可以买两篮这样的梨子,立刻眉开眼笑起来,早忘了问武松为何知道他的名字的事:“多谢武二伯伯,我给您送到家里去。”

  武大见武松多付了一倍的钱,不觉肉疼,偷偷拧了兄弟一把道:“二郎,你现在发财了,出手这么阔绰?你难道不知道二钱银子可以买两篮半梨子吗?下次再穷大方,看我怎么收拾你!”看書喇

  “哥哥,我是真发财了,而且还落了个好出身,一会儿到家慢慢跟你说。”

  武大自是不信,悄悄问:“三郎这孩子是正经来路吧?不是你买来的仆童吧?你要知道咱家几代赤贫,到咱们这一代才稍好,我们可不能做那些蓄奴的坏人。”

  武大以为武竹是武大买的仆童,用义弟作掩护,当时这么干的人很多。

  武松无奈道:“大哥,我的为人你还不知道吗?说我性格鲁莽、喜欢打架生事我都承认,但我敢发誓,我从没欺负过弱小。”

  “嗯,你这孩子心肠还不错,这一点我最欣赏。既然真认了武竹做义弟,就要把他当亲弟弟看待,你打算怎么安排他呢?得给他找个活计干吧?他马上十六了,也快到的娶妻的年龄了,该开始为他攒钱了。看書溂

  二郎,你说说你都二十五了,还没娶妻,现在又多个三郎要娶妻,你是想把哥哥我活活累死吗?”武大说着说着又开始埋怨起兄弟来了。

  武松和武竹都大为感动,看武大现在的样子,家中过得应该一般,竟然还想着为弟弟和义弟张罗婚事,嫡亲弟弟也就罢了,还能替刚见第一面的义弟考虑,实在难得。

  这种善良是根植于武大心中的美德,不会因为大环境和身份变化而改变,武松为有这样的哥哥而感到自豪,而武竹心中只有感激和感动。只有这样的大哥,才能教出忠孝仁义的二哥,武竹为自己能如此幸运遇到两位哥哥而庆幸。

  “哥哥放心,我这次回来,是要好好奉养你,让你下半生衣食无忧的。”

  武大还是不信:“二郎,不要挣了几个钱就忘了本,我们武家的家训‘勤俭持家’,有了钱你也不可以乱花,要攒起来,尽快娶一房媳妇才是正道。所谓成家立业,你不结婚这生活怎能稳定下来,这次回来我可不会再让你四处乱跑了!”

  说到这里,武大又怀疑武松的钱来路不正:“二郎,记得我从小就跟你说,要清清白白做人,不该挣的钱不挣,不该结交的人不结交。

  你这次出去半年不会认识了不好的朋友吧?我可告诉你,不干净的钱我可不花,我武植堂堂正正三十多年,不能因为贪图安逸富贵而花昧良心的钱。”

  “大哥,您别一见面就教训我了,我也二十好几的人了,当然知道不能花那些昧良心的钱。您放心,我赚的每一文钱都是干干净净的。”

  “二十多怎么了?还不是没学会怎么老实做人,现在距你失手把人打背过气去还不到半年。我现在真后悔小时候太纵容你了,否则怎会出这样的事情。每每想到这里,我就觉得对不起死去的爹娘。”

  武大说着说着就哽咽起来了,武松只觉得一个头有两个大,这一世的大哥论唠叨的水平一点都不比前世的大哥差。不过武松同时感觉到一股熟悉的感觉,那就是亲人的关爱和关心,这里面不会掺半点水分,就是挨骂心里也是温暖的。

  “大哥,前面有家食肆,我去买点酒菜,我们中午好好喝两杯,你先跟武竹聊着。”

  武松为了不听大哥的唠叨,只能使了一招金蝉脱壳加一招祸水东流,跑了。

  武大知道是兄弟嫌自己唠叨了,无奈摇摇头,就去找武竹说话了。

  武竹可不像武松那样,他从小没有亲人,虽然他并不喜欢说话,但是最喜欢听别人说话,所以前面他听到武大教训武松,只觉亲切暖心,并不觉得烦躁。

  “大哥,二哥是天底下最好的好人,您就放心吧。”武竹主动找武大说话。

  武大看武竹不怕生,也就和他聊起家世背景来了。听说武竹也是孤儿时,武大一阵感叹:“都说富帮富,咱家是穷帮穷!三郎你别嫌咱家条件不好,但凡有我和二郎一口,绝不会让你挨饿。你现在可有一技之长?”

  武竹立刻答道:“多谢大哥,我在以前的主家学过打铁。您放心,就算我打铁也可以奉养你和二哥一辈子。”

  武大又是不信:“你才十六岁,力气还没长全,能打什么好东西?大哥和二哥又不缺胳膊少腿,自然会养你。只是不知你是否愿意去学堂学习几年,大哥和二哥就是吃了没读书的亏,几次官司把家都败光了。”

  武大见武竹灵性,也不像武松那么粗豪,就动了让武竹好好念书的想法,将来好求取个功名。

  为了两位哥哥,武竹什么事情都愿意做!他现在已经识文断字了,但是让他考取功名,他真做不来。再说武松的才学可是得到众人一致认可的,为何大哥说二哥没读过书?

  “大哥,别的事我都不会推辞,但我真不是读书的料,还是学打铁的好。”

  武大想想武竹的年龄确实错过了读书的最好年龄,此时再努力也有些晚了,只能叹气。

  这时过来了一个街坊,看武大跟个比常人略高的少年当街说话,那少年还挑着武大的炊饼挑子,以为少年就是他经常提起的、身材高大的兄弟呢。

  这少年是比常人略高一些,但是也不至于说成身材高大吧,不过转念一想以武大做参照物,这少年确实算高大了。

  “武大,这就是你经常提起的兄弟呀?竟然找到阳谷县来了,你们兄弟重聚真是可喜可贺呀!”

  武大自豪道:“这是我家三弟,年方十六,身子还没长全,我家二弟才高呢,身高八尺有余,一会儿你就见到了。”

  那人笑笑,以为武大嘴硬,刚要离开就见一条大汉从一旁的食肆中出来,手里拎着一坛酒还有几个荷叶和桑皮纸包着的吃食。

  而食肆店的老板亲自将武松送出屋来,还不断地鞠躬问好,最后与武松挥手道别,那态度之谦卑,神色之恭敬令人瞠目结舌。

  大家都是邻居,当然知道食肆店老板是出名的铁头混不吝,平时见了衙门的捕快、师爷都没这么好的态度,今天不知怎么转性了。

  那大汉走到武大和武竹身旁,有些奇怪地看了一眼那街坊问:“大哥,这是紫石街的街坊吗?”

  武大刚要给街坊介绍自家兄弟,但那位街坊从刚才就一直观察武松,总觉得他有些眼熟,这时已经认出武松的身份来了。

  “武都头!真的是您呀!”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