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140章 打虎英雄(下)

第140章 打虎英雄(下)

  游街队伍离县衙还有二十丈时,就被县衙的衙役拦停下来,里正急忙请武松从凉轿上下来,就算打虎英雄也不能在本县父母官面前失礼!

  中国古代中央政权和官府的权威性太强,普通百姓根本兴不起半点反抗之心,哪里有现在这样言论、行动自由。

  里正授意武松扛着大虫进县衙,好给知县大人献礼,武松一看连虎带虎床不超过七百斤,笑道:“何必如此麻烦。”

  他上前几步,将虎床带老虎一并扛起来,就往县衙里走去。

  唬得抬虎床的十二位乡夫和出面拦截游街队伍的两位衙门班头连连后退。

  妈呀!看武壮士扛得如此轻松,他这双膀至少有千斤之力吧!放在古代就是能扛鼎的绝世英雄呀!不用问,武松扛虎的故事不久后就会成为武松名扬天下的事迹之一。

  阳谷县的县令姓史,刚刚年过三旬,乃是一个文弱书生。原本是京中职官,在户部做了三年小吏,托了关系调任阳谷县,总算是一方亲民官、父母官了。

  知县此刻已在厅上专等,远远就看到一位八尺大汉扛着一张硕大的虎床走向厅前,虎床上还有一只斑斓猛虎,不算尾巴都有两人高,那狰狞的面目就像还活着似的,把那书生出身的知县唬得浑身发抖。

  一旁的师爷知道自家县令胆小,可禁不住这种程度的惊吓,急忙上前道:“武壮士,县衙大堂乃是审案办公重地,这种孽畜还是不要抬进来的好,你且把他放在厅下。”

  武松“哦”了一声,左右看看,就把老虎放在厅前的甬道之上,立时虎床和老虎就把一侧的甬道完全堵死了。此时已经僵直的老虎显得更加威猛。

  老虎没有进堂来,知县总算没那么慌张了,心中自忖道:“不是这般的英雄好汉,怎能打了这种猛虎!”于是便唤武松上厅来。

  武松去厅前唱个喏,知县问道:“打虎的壮士,你且说说你昨夜怎生打了这个大虫?”

  武松就在厅前将打虎的本事又说了一遍,这已经是武松第三遍说打虎的细节了,经过前两次的加工润色,这次自然流畅无比,讲起来比前两次更加惊心动魄。

  厅上厅下众多人等都惊得呆了,知县听得更是心潮澎湃,立刻让人在厅上赐了几杯酒,将出上户凑的赏赐钱一千贯,都给与武松。

  关于这笔钱,武松早有打算,禀道:

  “小人托赖相公的福荫,偶然侥幸打死了这只大虫,非小人之能,如何敢受赏赐?小人闻知本县众猎户,因这个大虫受了相公责罚,何不将这一千贯中的两百贯散与众猎户去用?”

  知县道:“这钱已经给了壮士,自然由你安排,不过本县好奇你剩下的八百贯准备如何使用?是带回家中去吗?”

  武松摇头道:“小人此次从沧州往清河县寻找家兄,途中在大名府偶感风寒,在大名府的太平惠民药局得到救治,只花了十二文钱就把病治好了。

  细问之下才知道太平惠民药局乃是朝廷力荐各方州县主办的平民药局,是专门为穷人诊病舍药的地方,我由此发誓要为家乡的太平惠民药局捐一笔钱。

  现在正好借花献佛,剩余的八百贯就献于本县的太平惠民药局,还请相公统一安排。”

  阳谷知县一阵脸红,道:“武壮士有所不知,这太平惠民药局虽是朝廷力荐各地方官府筹建。但各地情况不同,现在只在像大名府这样的上等州府开办,本县财力有限,尚未开有药局。”

  武松正色道:“既是如此,大人何不用这八百贯做引,先将药局成立起来,只要真心惠民,相信本地乡绅富户都会踊跃出钱,即使报到济州府去,府尹大人也得承认这是大人的一项政绩。”

  武松之所以要为阳谷县建一间太平惠民药局,乃是出自他对家乡的热爱,让九百年前的家乡百姓享受低价高质的医疗服务,是武松来时就想好的事情。

  阳谷知县立时心动了,再没有什么比政绩对一名官员的吸引力更大了,这武松真不是简单之人。

  知县很快下定决心:“好,既是如此,那本县也从县衙中挤出两百贯公干费用,凑齐一千贯筹办本县的太平惠民药局!”

  太平惠民药局的名声其实在民间传扬已久,但像阳谷县这种普通县城根本想都不敢想,今天却在武松机缘巧合之下促成了此事,且不管药局最终能否开下去,至少此事宣传出去,对阳谷知县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厅上厅下之人听知县同意开办太平惠民药局,都知道这是一件大好事,除了几个做生药生意的富户外,其他人都是齐声叫好,人人称颂知县仁德。

  有个想拍知县马匹的乡绅当场建议为太平惠民药局捐款,立刻引来一片鄙视声。他的这个提议完全是临时起意,很多人都没有心理准备,捐款时并不积极,好容易才凑了五百贯善款。

  不过有这一千五百贯,太平惠民药局办起来应该没有问题了,后面就看如何经营了,武松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

  知县对这个结果也很满意,他现在越看武松越顺眼。这汉子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不但勇冠天下,而且忠厚仁德,有心要抬举他,便道:

  “武壮士你原是清河县人氏,与我阳谷县近在咫尺。我今日就参你在本县做个都头如何?”

  在武松的计划中开太平惠民药局可以,但绝不当那个劳什子的都头,他是做大事的人,怎能困在小小的阳谷县当一名都头,当下就准备拒绝。

  “叮~,主线任务开启,担任阳谷县都头一职,时限三个月。完成奖励2积分,失败将扣除4积分;如果积分不足,将随机扣减相应属性点数或回收等值积分道具一个。(备注:非可抗力终止任期不算失败。)

  特别提示:此任务为主线必选任务,如果宿主选择不接受任务,天命系统则自动关闭,以往通过系统积分获得的奖励将全部收回,包括属性点和道具。”

  武松面沉似水,天命系统现在已经赤裸裸地威胁起他了,不过他已经习惯了。三个月时间,武松还是有的,接受任务也无妨。

  但是武松从系统现在给出的信息中,已经推测出大概率系统不会放过武松的兄长武大,要让武大牺牲自己成全武松的天命之路,这一点武松无法无法接受。

  “武壮士莫非不想留在本县任都头?”阳谷知县有些不快,心说此人如此不知好歹,本县抬举你,你还拿乔了。[拿乔:指故作难色以自抬身价]

  武松急忙收回思绪,抱拳道:“若蒙恩相抬举,小人终身受赐。小人刚才是担心在此地任职,无法照顾家兄。刚才已经想通了,我将家兄接到本县一同居住就是了,以后也有个照应。”

  阳谷知县这才满意,想到武松为了在阳谷任职,都要把兄长接到本地,觉得此人是个实心干事之人,对武松的观感更好了几分。于是立刻叫来本县押司立了文案,当日便参武松做了步兵都头。

  知县又在武松的陪同下去观摩了那头东北虎,亲手摸了摸老虎似钢针一般坚硬的毛发,啧啧称赞武松的武勇。

  当知县看到武松两手因打虎受了重伤之后,立刻动了恻隐之心,当场给武松放了五天假,让他先把伤养好,期间回清河县接他兄长过来一同居住。

  武松见知县人不错,立刻假装欢喜,连连感谢知县相公的知遇之恩。

  知县今日灭了猛虎,得了一项政绩,还收了一个武功盖世的都头,心情十分愉悦,准备把这三件事情作为本县近期政绩上报路、府各处衙门,希望年前可以受到上官的嘉奖和赞许。

  知县走后,武松把两百贯赏钱在厅上散与众人猎户,道:“本想将全部一千贯都分于诸位,但武松又想到还有很多百姓缺医少药,实在不忍心。所以还请各位猎户大哥原谅在下。”

  那些猎户免了限棒已经十分感激了,现在还有银钱可拿,自是千恩万谢,人人都夸武松仁德,哪有一个有半句怨言。

  武松心下也十分舒畅,终于把原著中武松犯傻把一千贯都分给猎户的迷惑行为纠正过来了,也算了却当年看书时的一个遗憾。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