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98章 震撼开场

第98章 震撼开场

  翠云楼的设计者一定是一位鬼才,他打破常规将翠云楼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口设在进门后不远的地方,而将收银的柜面放在了楼梯的对面。楼梯口和收银柜面中间夹的正是一楼大厅通往楼外的过道。

  这样无论楼上楼下的客人酒足饭饱要离开时,都不用走更多的路程,可以顺利结账走人,这样十分方便。

  要知道当时大部分酒楼的收银柜面一般都会设在一楼靠里或侧面的地方(参考《武林外传》等古代影视剧的格局),用柜子搭成的台子做柜面,将掌柜、账房先生和客人隔开。客人吃完饭结账还要走不少路,客户体验不好。

  [掌柜一词的由来:店铺中的柜台可以存储、摆放酒水等物品,也可以阻止顾客进到柜台里面,避免丢失物品和钱财,所以掌(握)柜(子)逐渐成为账房先生(收银人员)的代称。

  但在一些小店里,并没有专门的账房先生,所以店老板要亲自收银记账,这时掌柜既是老板,又是掌柜。而既有掌柜又有老板的店铺,会用东家来称呼店铺的真正持有者。]

  看来翠云楼在提升客户体验方面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

  楼内所有的楼梯都是包厢模式,两侧都有雕花木格装饰,镂空处都用极薄的绢帛蒙上,这样既不影响采光,又能保护客人的隐私,让其他人无法看到客人上楼时的景象,就因为保密性好,翠云楼赢得了不少客人的推崇和喜爱。

  今天,这批官眷到达后,直接被翠云楼的总掌柜引导上了楼梯。

  蔡夫人同样对这个设计很满意,她堂堂宰相之女,二品大员之妻,朝廷二品诰命夫人,来这等市井之地,如果让普通百姓围观她上楼简直是对她的亵渎。

  考虑那个时代的女人穿裙装,而且不穿内内,冬天还好,夏天上楼就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

  蔡夫人今日专门戴了顶浅露,用皂纱遮住了面容,也是不想让人看到她的容颜。

  不过二楼的闲杂人等早被总掌柜派人清理干净了。所以上了二楼,蔡夫人见没有旁人就把面前的皂纱分到两边,露出她姣好的面容,毕竟是从小享受大富大贵的女子,虽然已经年过三旬,但是无论身材和面容依然保养得很好。

  [浅露:古装影视作品中常见,一般用皂纱(黑纱)制成,四周有一宽檐,檐下制有下垂的丝网或薄绢,其长到颈部,以作掩面。亦称“帷帽”,早期称“幕离”。]看書溂

  “这翠云楼还算不错,外观看起来并不逊色于樊楼其中任何一栋,内部设计也如此精妙,怪不得老爷对这里赞不绝口。”

  蔡夫人随梁中书赴任大名府已经两年多了,还从没来过翠云楼,今日淡淡点评一下翠云楼,把跟在她身后的翠云楼总掌柜听得心花怒放,但他不敢插嘴回话,蔡夫人刚才那句话显然不是对他说的。

  “是啊夫人,在大名府,这翠云楼的名气可不比樊楼差。听说这里的狐媚子也很多,还是不能让老爷经常来这里,万一老爷看中哪个,养了外宅怎么办?”说话的正是那天勇闯武官节堂的通房大丫头春桃。

  蔡夫人面色一冷道:“他敢!我都把你送给他了,他要是还在外面沾花惹草,我就让他知道宰相之女不可欺!你给我好好盯着点,如果发现老爷真有外室,立刻通报我。我带人去把那贱人杖毙了,看他梁中书敢跟我翻脸。”

  蔡夫人身后跟着的下人们仿佛没有听到夫人的话,没有任何人表现出诧异之色,却把跟在最后的总掌柜吓得脸色发白。心中暗道,幸亏他刚才没跟上来献媚,否则蔡夫人把那些狐媚子算在他名下,也够他喝一壶的。

  春桃脸上一红道:“夫人您放心,我盯着紧呢。再说老爷出来应酬也是逢场作戏,没听说他对外面哪个女子动过情。”看書喇

  “哼!”蔡夫人显然心中仍有芥蒂。

  翠云楼的总掌柜急忙从后面小跑上来,躬身道:“夫人,请您跟我往这里来。”

  蔡夫人根本没理他,在她眼中,翠云楼的总掌柜和楼下的跑堂伙计没什么区别,她根本不会自降身份去和这等贱民说话的。

  好不容易将蔡夫人送入小阁,总掌柜又跑到楼梯口去迎接通判夫人。大名府的通判级别也很高,乃是从三品的大员,所以通判夫人也是朝廷命妇。

  通判夫人平日最大的乐趣就是蔡夫人找别扭,可是因为双方身份背景差距有些大,吃亏的总是她,往往成为官眷中的笑料。但通判夫人依然不是总掌柜能惹得起的人物。

  屁颠屁颠将通判夫人安排在留守夫人左手的小阁内,总掌柜就去招呼别的夫人们了,后面的官眷品级逐渐降了下来,除了两位四品的都监夫人一同占了留守夫人右手的小阁外,其他五品以上夫人就得两三人、三四人共用一间小阁。

  幸好这些官眷们平时也多有来往,大家都不生疏,就当今天是乞巧节时官眷们的聚会活动,倒也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很快二楼预留的小阁中就坐满了人,总掌柜立刻给展台上的会山打了个开始的手势。

  会山会意,手掌一压,大厅里的亮度立刻暗了下来。

  像翠云楼这么大的建筑,在当时没有落地窗和玻璃的情况下,室内采光是件很难解决的事情,只能用油灯或蜡烛来做补充光源,否则屋里就会昏暗阴森。

  因为蜡烛的成本较高,所以翠云楼的大部分光源都是由楼内巧妙安放的油灯所提供。

  因为要常年在楼内点灯,为了避免油灯的烟雾对建筑的破坏,或者产生异味,翠云楼都会选择最优质的灯油,首选的油脂是鲸脂,次之是酥油,再次才是植物油(如豆油、菜籽油)。

  因为鲸脂难以稳定供应,所以翠云楼一般都使用酥油。酥油是从牛奶、羊奶中提炼出的优质脂肪,油烟少,还有一股特殊的香气,所以成了翠云楼的特色之一。

  今天楼内突然变暗,很多熟客还以为是翠云楼忘了加灯油呢,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声,就连蔡夫人也不禁皱眉,对管家道:“去看看,出了什么事情?”

  管家还未动身,突然从一楼展台后传来一声鼓响——“咚”!

  大家纷纷翘首去看是谁在敲鼓,可是展台上除了那顶有些丑的帐篷外,并没有看到敲鼓之人。被这鼓声一打岔,翠云楼中喧闹的声音立刻降低了很多。

  “咚~咚~咚~咚,咚得隆咚咚咚,多冷的隆冬咚咚咚!”

  一阵节奏轻快的鼓声过后,从单人鼓变为了群鼓,楼里的客人依然没看到鼓藏在哪里,但是鼓声却越发清晰可闻。

  随着鼓手的不断加入,鼓声变得更加铿锵有力、气势磅礴,随着节奏越来越快,鼓声变得排山倒海,震天撼地。

  激昂的鼓声一路调动着全场嘉宾的情绪向上,直把众人带动的血脉奔腾起来,很多人感觉的心脏像要从口中蹦出来似的,再也没有人分神说笑玩闹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展台之上。

  帐篷里不知何时亮了一块圆圆的光斑,足有丈许高,一个潇洒的书生身影走进光斑之中,即使只是一个投影,大家也能看出来那个是翩翩美少年。

  身材匀称,腰细膀阔,束发圆冠,布衣青衫,作一书生打扮。等书生走到光斑正中处侧身站定,众人可清楚看到青年的额头饱满、鼻梁挺直、嘴唇丰润,绝对是一个侧颜杀手级的美少年。

  鼓声此时以三声重音结尾,全场一片寂静,再无半点声响,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光斑中的少年身上,没人知道少年要干什么?

  少年抬起手来,一管洞箫出现在他手上,轻轻放在唇边,悠扬的箫声响起。起初空灵婉转、清耳悦心,中段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末了却如穿云裂石、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正合了那句“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一曲箫音吹罢,把全楼的人都听呆了,不管官眷富商,还是侍女伙计,一个个都呆立当场。

  武松此刻正在自己的包厢里,这也是他第一次听燕青吹箫。这个环节是他昨晚临时起意加进来的,却没想到效果会如此之好。

  彭家五虎中的彭三这时竟彪了句:“这箫音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这句话直接把武松从音乐的意境中“踢”了出来,这五个家伙在客店休养了两日,实在待不住了,最关键他们不想错过这次义卖会,所以只能哭求柴杰把他们带来,因为不敢跟武松说。

  柴杰征询了武松的意见后,还是让他们来了,毕竟以后还有用得着他们的地方,武松这么做正是恩威并施,更让彭家五虎臣服于他。

  武松颇为玩味地看了彭三一眼,吓得彭三一缩脖子。武松不再理他,走到阁窗前,用力鼓起掌来。

  彭家五虎也跟了武松二十天了,自然知道武松鼓掌是表示认同和赞许的意思。现在武松是老大,老大鼓掌,他们自然也要跟着鼓掌,只见五个人就把巴掌鼓得震天响。

  武松隔壁小阁里的蔡氏兄弟也跟着凑热闹鼓起掌来,于是更多人加入鼓掌的行列中来。还有一些人不明就里,但见大家都鼓掌,生怕自己不鼓是不懂礼数,会被人嗤笑。

  最终翠云楼上下掌声雷动。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