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翠云楼

  大宋政和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这一日,大名府中凡是能叫得上号的富户商贾家中几乎都收到了一家叫“天净斋”的珠宝店送来的请柬,林林总总有一两百家。

  天净斋还随请柬附上了小礼物,说是小礼物,其实根本不小,拿到市场上总能卖个十几贯吧!与柴杰之前收到的礼物相仿,比燕青和卢俊义的礼物当然要小很多。

  收了天净斋的礼物,天净斋新店开业兼义卖特惠活动不捧场就是没有道义,所以大名府的富人们纷纷行动起来,准备派人参加此次活动。

  这件事情迅速在大名府商圈中发酵起来,人人都说天净斋的实力非凡,连请客户参加活动都能豪抛数千贯的礼品,不知义卖会现场又会拿出什么好东西来。

  那些没有得到请柬的商贾十分受伤!被天净斋这样赤裸裸的忽视或看不起,对他们的商誉和名声都有损害,他们怎能咽下这口气。

  其中就有不服气的商贾放出狠话,准备后日偷偷溜进翠云楼,制造些麻烦出来,好让这家豪横无比的珠宝行知道大名府可不是外人能随便嚣张的地方。

  各方情况反馈回来,简直要把会山一伙人乐疯了!做生意最怕没人关注,没了热度基本上店就凉了,干其他行业也一样,比如写作。

  所以即使“会字营”八个伙计已经累得走不动路了,他们还是由衷地开心,迟迟打不开局面的大名府市场,仿佛一天之内突然间向天净斋敞开了大门。

  会山今日拜访的客户最少,他申时送完所有的请柬后,立刻赶去牙行。委托牙行帮忙雇佣三十六名稳重听话的壮男短工,二十四、二十五两日在天净斋听用。

  天净斋除了给予短工双倍日薪外,还会与表现出色的短工签订长期雇工合同。

  [牙行:是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说合、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或中间商人。有时也指牙商的同业组织。经营牙行须经政府批准,并缴纳税课。牙行在交易中起着“评物价”、“通商贾”,代政府统合市场、管理商业的作用,故也称官牙。]

  其实雇人的事情会山早就想做了,可是天净斋迟迟打不开局面,会山也不敢雇太多人,避免增加开支。此次大局已定,会山还是用了比较稳妥的办法雇人。

  一场义卖会只有男人可不行,必须要有莺莺燕燕来调节现场气氛,还有礼仪人员,女性肯定占尽优势。

  不过这件事情不用着急,翠云楼养着大批歌舞姬,绝对算半个专业人士,只要银子到位,想让她们表演什么都行,至于端端盘子走走路,对她们来说简直像休假一样惬意。

  以前这些事情,会山都不敢想,因为天净斋没有那么多现金,武松和柴会的本钱都压在精窑和这批玻璃工艺品上了,实在抽不出太多的资金搞宣传了。

  柴会给了会山危机时刻自专的权力,也就是说会山实在要用钱,可以将手里的天净琉璃器拿去当铺做活当,先支用一部分现金把店开下去,将来赚了钱再把活当的东西赎回来。

  但会山一直舍不得这么做,艰难维持着局面。武松及时赶到大名府,不但指导会山推动了天净斋的推广进度,还解决了天净斋现金短缺的困境。

  武松取出了一百二十两黄金给了会山,大概可以换取两千贯制钱,完成此次义卖会应该没有问题。

  武松的慷慨无私差点让会山感激涕零,从此在他心中对武松的崇敬之情一点都不逊于柴会。

  武松只交代了一句“好好干,将来这钱还要还我的”!

  会山立刻去了后顾之忧,反正武松也是天净斋的后台老板之一,会山从武松这里拿钱也没啥心理负担,只要把账记清楚就行,将来赚了钱一定第一时间还给老板。

  会山忙完这些事后,天色已经全黑了,他没有回天净斋吃饭,而是买了一坛好酒,又要了几个小菜,拎了个食盒又去悦来客店拜访武松去了。

  而另一边,柴会因为今天解决了天净琉璃的事情,心情大好,非要拖着武松去考察大名府当地的市场环境,为柴家下一步进军大名府做好准备。

  在武松的坚持下,两人先买了些礼物去蔡庆府上探望了在家休沐养伤的蔡庆,蔡庆见武松对自己如此真心实意,于是让下人在家中备下了酒宴,又派人去大名府州狱中将大哥蔡福请来,双方在家中吃了个午饭。

  一顿饭相谈甚欢,武松邀请蔡氏兄弟一同参加后日的义卖会,蔡氏兄弟亲自品鉴了柴杰获赠的天净琉璃鱼后,赞不绝口,决定后日跟武松一起去长长见识。

  也许是冥冥中的力量在发挥作用,武松和蔡氏兄弟相处得极为融洽,双方的亲密度快速由谋面(30%)提升到了相知(40%)。

  用罢饭,武松和柴杰告辞离去。

  蔡氏兄弟在家中又聊了一会儿,两人都认为武松这人为人豪迈义气,做事细致有分寸,是个值得一交的朋友。

  而武松和柴杰离开蔡庆家后,柴杰建议去燕青那里拜访一下,武松觉得不妥。

  “三管家,不要看燕青在大名府人气颇高,但是他在卢家的地位颇为尴尬,他既不是家中的都管,也不负责护院家丁的管理,说白了就卢员外的常随伴当。

  外人传卢员外喜欢男风,不宠妻子,所以燕青在家里很低调。我们不打招呼就这样上门拜访,恐怕会给燕青带来麻烦。”

  柴杰嘴里像塞了整个蒸饼似的,半天合不拢嘴,最后叹道:“唉,果然是人红是非多,似卢员外这等英雄人物,小乙哥这等风流人物,仍会被人背后诟病,真不知道世间可还有完美之人了。”

  武松笑道:“完美之人必然完蛋,因为他在这世间就是个异类,你觉得正常人能容下完美的人存在吗?”

  柴杰认真想想道:“武教头高明,竟然把这么复杂的问题用这么简单的话语解释出来,关键我还听懂了,这才是真的厉害!”

  “哈哈哈……”

  大名城愧北方第一雄城的称号,武松和和柴杰转了一下午,连大名城的东城都没转完,眼看天色已晚,两人在街面上随便吃了些东西,就回客店休息了,晚上把彭家兄弟独自扔在客栈里面,他们两个也不放心。

  回去以后,两人才发现彭家五虎老老实实待在屋里,听店伙计说一整天哪里也没去。

  武松和柴杰安抚了五人几句,就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武松回到屋中刚刚把地图展开,还未来得及动笔,门外就响起了敲门声,武松打开门一看是会山,知道今夜转绘地图的工作又泡汤了。

  当夜武松和会山又将义卖会的流程、细节,甚至是主持词都细细梳理了一遍才算结束。

  会山走时已经到了子时,原本应该疲惫不堪的他,却脚步轻快无比,原来有个好老师指导,办起事情来真是简单了很多,还能学到好多东西。

  会山对这次来大名府主持天净斋的机会珍惜无比,但他更珍惜和武松学习的机会,这将让他受用终生!

  第二日,柴杰建议去天净斋转转,提前看看那里有没有他们中意的天净琉璃器。

  “可巧”天净斋也在武松他们住的这个坊市里,只隔着两条巷子。仅仅过去了一天而已,原本寂寂无名的天净斋,竟然成了坊内家喻户晓的店铺,柴杰随便一问就有人指点他们来了这里,不得不说是个异数。

  武松和柴杰去时,店里只有一个年近五旬的老者在看店,店里已经没有任何待售货品了。听老人说,店里所有的天净琉璃器都已经运到城南翠云楼去了,客人要想看货,明天下午凭请柬就可以在翠云楼看到天净斋的所有珍藏了。

  柴杰这下既好奇又有些担心了,好奇是想看看天净斋准备把翠云楼的会场装扮成什么样,担心则是店里的琉璃器都送去翠云楼了,看来此次货品数量有限,万一有人跟自家竞价,岂不要多花很多冤枉钱。

  柴杰立刻拉着武松又去了城南,武松无奈,幸好今天无事,就只能随他四处闲逛了。

  翠云楼名贯河北,号为北地第一名楼。楼高五层,高十二丈有余,乃是大名城中第一高建筑。翠云楼楼顶十分有特色,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无论用料还是艺术水准都是当时一绝。

  此楼占地甚广,楼上楼下,有百十处阁子,终朝鼓乐喧天,每日笙歌聒耳。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翠云楼的一楼大厅,横纵都有十五丈五尺,有着大宋最大的室内舞台,可同时容纳一百零八位舞者在台上同时起舞。

  台下大厅内可以同时摆下三百二十副桌椅,让喜欢热闹的客人近距离观看节目和饮酒作乐,再加上楼上的百十处阁子,翠云楼可以同时接待千人规模的酒宴,这样的好去处当然是大名府豪绅商贾最爱去的地方。

  翠云楼为了让一楼大厅显得宽敞明亮,还特意将二三四楼设计成环状,这样一楼大厅上空就有一个很空旷的天井空间,这样坐在一楼大厅的客人也不会感觉到一丝气闷的感觉。

  而二三四层的客人可以在楼上阁子中倚窗扶栏观看天井下大舞台上的表演。而且二三四层环状房间内的照明,还可以作为天井的补充光源,始终让一楼大厅保持亮如白昼的感觉,完全不用担心大厅内的采光问题。

  传说翠云楼每日的进账流水都在万贯以上,绝对是城中最大的销金窝。

  就是这等豪奢之地,竟然有人将翠云楼的大厅包下一夜一日整十二个时辰,这得是多么财大气粗之人才有的手笔呀?

  今日在翠云楼消费的顾客中有一小部分就是受邀参加明日义卖会的贵宾,他们今日来翠云楼,就是想看看传说中的天净斋准备怎么布置明日的会场。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