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91章 天净斋的邀请

第91章 天净斋的邀请

  时间拨回一个时辰前。

  武松把那位大名府出名的跌打大夫请进了自己的屋内,简单寒暄后开诚布公道:“大夫,我想知道您能不能配出让断骨处很痛或很痒的药膏来?”

  跌打大夫面色一变,正色道:“这位客人莫要说笑,在下乃是一名跌打正骨的大夫,怎会配那种邪门害人的药物?”

  武松笑道:“大夫莫急,在下虽然没有做跌打正骨这一行,但我知道跌打行中一直有一些神秘配方,一旦碰到肯出钱却又病患不重的金主病人,有大夫就想方设法让病患觉得自己伤势严重,从而可以治疗更多时间,花更多诊金药费。”

  跌打大夫霍然起身道:“客人请你不要侮辱我的医德!我虽无悬壶济世的本事,但还懂得医者仁心。我承认确实有些无良医生会装神弄鬼,故意夸大病人病情,但在下从没有这么做过。既然客人不相信我的人品医德,还是另请高明吧。”

  武松急忙起身把大夫按回座位上道:“先生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今天让你治疗的几人称不上好人,我想让你帮点小忙,帮助他们浪子回头。”

  跌打大夫的力量在武松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被武松按在凳子上后,根本挣扎不起来,只得道:“在下是大夫,并非夫子,无法教恶人向善,客人莫要再为难在下。”

  “先生先不要拒绝。请先生为我解惑,为何自古以来只有夫子和大夫被人称为先生?”

  跌打大夫皱眉捋须道:“客人既然说了‘自古以来’,那说明这种称法早成常例,约定俗成而已,并无特殊的意思。”

  “先生谬矣,按晚生理解,是因为这两种职业都可以‘治病救人’!夫子医心,大夫医病,都是助人为乐、劝人向善的神圣职业。先生既有医者仁心,又有高尚品德,为何不肯出手助我劝几个浪子回头呢?”

  大夫哑然半晌道:“你要教化的浪子究竟犯了什么错?是否还能教化?”

  武松笑了:“昨夜先生应该去给州狱的小押狱蔡庆看过伤吧?就是与这些人打架时伤的。”

  大夫突然眼睛瞪大道:“你莫非就是昨晚小蔡大人口中所说的武教头?”

  “不错,正是在下!”

  大夫急忙拱手道:“阁下医术高明、手法精湛,正骨一道不在我之下,为何还要如此大费周章地请我来救人,在下不解。”

  武松道:“一来我手头无药,二来我就这样轻易治好他们,他们就不会知道悔改,还会重新走向争强斗狠的老路,迟早会铸成大错。”

  大夫思索片刻道:“那阁下准备怎么做来度化这几人?”

  武松悄声对大夫讲了自己的计划。

  大夫面色阴沉道:“我可以帮阁下一次,但这种手段多少欠缺些磊落,与在下平日作风不符,所以这件事还请阁下务必守口如瓶。”

  武松忙道:“先生放心,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药膏和伤药还请大夫用心配置,务必要达到我想要的效果,事后一定有重金酬谢!”

  “那是在下专业,请阁下放心!”

  ……

  彭家五虎摘了身上的伤药裹巾,洗漱一番后,重新涂抹了正牌的伤药,回屋休息了。

  经过这番折腾,五人伤势短时间内是无法康复了,所以打探玻璃店的事情只能落在武松和柴杰身上了。

  柴杰愁眉不展道:“武教头,还好我们之前赶了不少路,现在时间充裕。下午我们就分头打听玻璃店的事情吧,大名府虽大,但总有人应该听说过玻璃店。”

  武松安慰道:“三管家不要太着急,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才来第一天,你有些过于焦虑了,对身体不好。说不定我们下午出门,转个街角就找到了。”

  武松话音刚落,就见客店的伙计带着一个精干的青年走了过来。

  柴杰忙上前问道:“店家,这人是干什么的?为何往我们院里引?”

  “客官,这位说有要事要见柴大官人府上的客人,我就把他领进来了。”

  精干青年等店伙计介绍完,立刻将十几枚铜钱塞到他手里,将他打发走了。

  精干青年看了柴杰一眼,又看了看屋中的武松,抱拳道:“请问两位可是柴进柴大官人府上的采办?”

  柴杰一愣,他们此行确实有着采办性质,但若说他是采办岂不给他降级了,他心中自然不大舒服。

  柴杰正准备呵斥一番精干青年,武松却抢着回答了:“我是护院,这位是我们柴家的柴杰管家,有什么事请跟他讲。”

  精干青年立刻向柴杰鞠躬赔罪道:“对不起,恕小人眼拙,原来您是柴府的都管大人。我是本地店铺天净斋的伙计,特代表我们东家给沧州柴大官人下请柬。”

  [都管:总管,管家的意思。]

  “天净斋?”柴杰突然有种热血涌上头顶的感觉,整个人都有些眩晕,声音颤抖道:“可是卖玻璃宝石的珠宝店?”

  “正是!都管大人也听说过天净琉璃?”

  柴杰心说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正发愁找不到这家店呢,这就找上门来了。不过好好的玻璃为什么要叫“天净琉璃”,这不是给人添麻烦嘛!不过天净琉璃比玻璃听起来是高大上不少。

  柴杰此刻不想表现得过于积极,以免购买过程中,对方故意提价。

  “天净琉璃自是听过,不过你们这家店为何我从未听过?又给我送的什么请柬?”

  “回都管,我们天净斋原本开在京师汴梁,现在迁到了大名府,刚刚开业不到半月,还没多少客人知道我们这家店,所以我家斋主想办一次天净琉璃特卖会,宣扬本店名声的同时,给大名府客户一个极大的优惠。

  并且本次特卖会上,我斋将拿出一件天净琉璃珍品作为义卖物品,该物品义卖所得将全部捐给大名府的慈幼局和太平惠民药局,也算我店回馈大名府百姓的一项义举。”

  [慈幼局:宋代具有较完善功能的孤儿院,官府拔款,出米出布,雇佣乳妇,专门负责照顾孤儿,保证孤儿有饭吃,有衣穿。

  同时,慈幼局的孤儿也是可进可出,如果哪家没有子女,也可以到慈幼院来领养孤儿。如果孤儿没人领养,那慈幼局就一直将其养大成人,长大后的孤儿去留自愿,官府绝不干涉。

  太平惠民药局:王安石变法时设立的官方官药局,当时叫熟药所或卖药所,并配有医官兼给患者诊断开方。

  政府设立官药局初衷有二:一是防止药商投机控制医药市场;二是惠民防疫,目的是让穷人买得起药、治得起病,所以药价较民间药铺低1/3。

  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本故事发生这一年),尚书省向宋徽宗上奏:“官药局获利过多,有违医药惠民之意。”宋徽宗令减药价,将“惠民局”更名“医药惠民局”,将“和剂局”更名“医药和剂局”,更加突出“惠民”二字。看書溂

  这是徽宗朝难得的善政之一。]

  柴杰听完精干青年的介绍,抚掌赞道:“天净斋虽是商贾之家,却有此等仁心善举,真让在下佩服!不知义卖会何时召开,我们必当准时参加。”

  精干青年给柴杰递上一封烫金大红色请柬,还附带一个香囊。

  柴杰好奇地接过请柬,打开一看。

  最上面受邀人一栏空着,事由:邀请参加“天净斋义卖特惠专场”,时间:十一月二十五日未正时牌,地点:大名府翠云楼一楼大厅,邀请人:天净斋主。

  柴杰虽不是大名府人,但他却听说过翠云楼的大名,这翠云楼乃是大宋名声仅次于樊楼的一处名楼,楼高五层,比樊楼还要高出两层,楼上楼下大小有百十个阁子。那里的美酒、佳肴、艺伎、杂耍都是北方第一,并不比樊楼逊色多少。

  [注:翠云楼虽然比樊楼高两层,但那是京师建筑限高了,樊楼不能逾制修得太高,但樊楼是由五栋楼用飞桥栏槛相连,规模可比翠云楼大多了。

  此处的艺伎与日本无关,宋朝时大酒楼内都有专业的歌姬舞女,她们浓妆艳抹,衣着华丽,不仅明艳动人,风情万种,“望之宛若神仙”,而且还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是酒楼招徕生意的重要手段。

  本书中为避免大家看“东京”二字别扭,如东京艺妓就很容易歧义,一般都称汴梁为京师,实际当时用法以前者为主。]

  柴杰对天净斋的大手笔由衷赞叹,在翠云楼开珠宝发布会,这恐怕是大名府历史上第一遭,看来这家天净斋是铁了心要在大名府扎下根来!

  柴杰合上请柬道:“这等盛会,我们柴家自然不能缺席。不过去之前我还有两个疑问。”

  “都管但问无妨,小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第一,天净斋为何要迁出京师,又花这么大本钱在大名府重起炉灶?如果不方便可以不说:第二,你们是如何知道我们是柴家的人,我们昨夜刚到,你们今日上午就到了,这令我感到不安。”

  精干青年忙道:“请都管恕小的鲁莽,应该一来就向您解释的。第一,‘汴梁权贵多,商贾居不易’,我想都管明白我的意思;

  第二,原本这次义卖特惠的请柬早几日已经全部送出,但今天有人指点我斋,说柴大官人府上有人在沧州,所以斋主就派我来补发请柬了。”

  柴杰目光变得凌厉起来:“究竟是何人?”

  精干青年淡定道:“卢员外家的燕青燕小乙哥!”

  柴杰恍然道:“原来如此,我们昨夜有过一面之缘,没想到小乙哥竟如此热情!那这请柬我就收下了,到时我们准时参加。”

  精干青年大喜道:“多谢都管赏光。还请您打开香囊,那里有我斋附送的小礼物,表达我们对此次唐突邀请的歉意。”

  柴杰打开香囊,见里面有一条两寸许晶莹剔透的玻璃鲤鱼,栩栩如生、煞是可爱。

  柴杰从没有见过如此清亮透彻的宝石,也无法判断它的价格,只觉得它一定价值不菲。

  柴杰犹豫道:“这是……?赠我的?”

  精干青年笑道:“那是当然!这是本斋的一点心意,也能让客户能了解我斋珠宝的特性和品质,还请都管务必收下!”

  柴杰不禁看向武松,这份礼应该价值不菲,他独自收下恐怕有所不妥。

  武松笑着向他抬抬手,意思让他收下,自己对这玩意不感兴趣。

  柴杰实在喜欢这条天净琉璃鱼,心想先收下来,至于怎么补偿武松,容后再说。

  “既是如此,替我谢过贵斋主。另外请转告贵斋主,这次不管沧州柴家无论是否在义卖会上买到合适的珠宝,都会另外捐赠五百贯以支持贵斋的义举!”

  天净斋的精干青年千恩万谢地走了。

  用五百贯为柴家在大名府富豪聚集的义卖会上传扬名声,为后续柴家在大名府开辟产业极有帮助,想来庄主不会不同意的!

  这一刻,柴杰忽然觉得自己变成了挥斥方遒的一方豪富!这种感觉十分美妙!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