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78章 汴梁憾事(上)

第78章 汴梁憾事(上)

  武松白天时就听到了系统提示音,不过当时在骑马赶路也就未曾查看,一直等到了客栈安歇下来后才来得及翻看系统提示。

  已经失去联络一个多月的林冲终于有了消息,不过这次消息并非直接消息,而是通过完成系统支线任务的方式传来的好消息。

  武松与林冲的亲密度在今日终于突破了60%,达到了亲厚关系。这就意味着林冲的梁山之行比较顺畅,他因为心怀对武松无私帮助的感激,所以两人的亲密度顺利突破亲厚这道关卡,成为真正的兄弟之情。

  武松从内心最深处为林冲感到开心!像林冲这等英雄人物,不能过得那么窝囊,更不能被活活气死!能帮助林冲改变命运,武松觉得做了一件让自己一生都心安且欣慰的事情。

  当然武松也有不小的收获,首先系统积分增加到了4分,魅力值也增长到21点,这让武松的底蕴又雄厚了一些;其次根据系统设定,今后只要武松和林冲再相见,林冲就有极大可能加入武松的阵营,像石勇一样成为武松的重要臂助。

  不过这次小小的奖励并不能让武松开心起来,因为东京汴梁之行,武松的种种不顺再加上系统新下达的主线任务让他倍感压力。

  此次东线探路之旅,去程时总体顺利,其间虽然遇到过几次强人劫道抢马的事情,但在武松等人面前这些普通劫匪根本不够看,轻松解决之余还得了一些银钱,让七人在路上添了几顿好酒好肉。

  单程十三天,一行七人就赶到了东京,每天行进的路程都在八九十里远,路上还要记录沿途详情,十分辛苦。

  武松一行人正午时进的汴梁城,柴杰与武松商议能否在东京多待一天,也好看看繁华的大宋都城,免得白来一趟东京,回去连个谈资都没有。

  武松刚好在东京也有事情要办,就同意了。众人大喜,彭家兄弟嚷嚷着要去樊楼开开眼,柴杰也想去就跟他们一起去了,武松却独自一人去了御拳馆。

  东京御拳馆坐落在金水门外,偌大一个拳馆占地足有方圆几十丈,这在寸土寸金的汴梁城中绝对算第一拳馆了。

  武松看到御拳馆匾额上有仁宗皇帝的落款,心说难怪这里敢修到如此规模。

  御拳馆不止是规模宏大,连看门的守卫都是禁军的现役军士,凡是宋军装束的人进出拳馆一律不阻拦,但是碰到便装之人要进拳馆,都会盘问一番。

  武松自然被拦了下来,只得解释:“两位兵大哥,我来这里是拜见我师父的,请行个方便?”

  “你师父是谁?”

  武松志得意满道:“我师父乃是铁臂金刀周侗周老前辈!”

  看门的两名军士上下打量了一下武松,一齐哈哈大笑起来,笑得武松莫名其妙。

  “两位大哥为何发笑?”

  “来御拳馆的十个有八个都说自己是周老的弟子,你以为就凭你一句话就进的了这个门吗?除非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自己的身份。”

  武松挠挠头,他没想到进御拳馆的门都这么难。怎么证明呢?师父也没教呀!

  武松只得说好话:“两位大哥,我真的是周老前辈的不记名弟子,是他前些天去沧州收的新弟子,我叫武松,麻烦大哥帮我通报一下。”

  军士收了笑容:“每天像你这样冒充周老弟子,想混进去拜师的人没有十个也有八个,念你是个外乡人,来一趟汴梁不容易,今天就不惩罚你了,你还是自己走吧。”

  武松只觉火大,他就一天半的时间,不能这样浪费,可怎么证明呢?

  拿眼一扫周围,御拳馆门前也有一对石狮子。虽然武松最近气力又增长了不少,但上千斤的石狮子他仍举不起来,只好把目光落在门前那堆当招牌用的石锁、石担、石碾上了。

  “两位大哥,我该怎么做,你们才能相信?”

  那军士看武松望向那堆练武器械,随口说了句:“你要能把那石碾举起来,我就相信你。”

  武松看那石碾接近五百斤,觉得自己应该能行,于是真走过去试了试,竟然可以拨动。

  于是武松解开外衣,开始活动手臂。

  那两个守卫见武松可以拨动石碾,也来了兴致,凑过来看武松举石碾。

  进出御拳馆大门的人不少,而且都是武者,见这边有热闹看,立刻围上了不少人。

  武松活动了几下,吐气开声,双膀一叫力竟真的把石碾举了起来。

  “两位大哥,看我这气力能否给周老做个弟子?”

  那两名看门军士没想到武松真能举起那石碾,他二人离武松很近,见武松手举石碾、横眉立目地瞪着他们,心中胆怯道:

  “这位壮士,有话好说,快把石碾放下,莫要伤了人。不是我二人为难你,周老今日不在馆内,所以与您逗笑几句,没想到您还认真了!”

  武松闻言大怒,没想到京城连个看门的军士都敢随意羞辱他这种体格的壮汉,真有心把石碾扔到两人脚上,让他们也得个教训。

  围观人群中有两条大汉看出武松的意思,不约而同阻拦道:“壮士莫要冲动,和他们这种糙汉置什么气?周前辈确实不在馆中,前几日已随童枢密去了兰州军前,协助整军备战去了。

  你且把手上的石碾放下来再说。这里毕竟是御拳馆,砸伤了守门人,你也得去三衙吃官司。”

  [童枢密:即童贯。朝廷要对西夏用兵,童贯是主将,前文已提到。]

  [三衙:宋代掌管禁军的机构。有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合称三衙。]

  武松侧目一看两人,虽不认识,但莫名有种熟悉的感觉。

  “叮~,登录人物地威星韩滔,武力79(中小彪将级),智力61(参军级),亲密度30%(谋面)。提示:支线任务持续有效中。”

  “叮~,登录人物地英星彭玘,武力77(中小彪将级),智力63(参军级),亲密度30%(谋面)。提示:支线任务持续有效中。”

  武松心说:“正想着有没有可能在东京遇到梁山未来的兄弟呢,这就碰到了两个,真是无巧不成书呀!”

  武松哈哈一笑,轻轻把石碾放下道:“多谢两位军爷提醒。我本无伤他二人之意,只是见他们待人轻慢,想给他们一点教训罢了。”

  两人见武松竟把四、五百斤的石碾轻松玩耍,心中都是佩服不已,不由对武松另眼相看。

  韩滔道:“这位壮士高姓大名,来御拳馆做什么?因何与门子起了龃龉。”

  武松道:“还未请教两位大哥姓名。小弟武松,今日进京乃是拜访我师父周侗而来,没想到这两个小人明知道师父不在御拳馆中,还要戏耍于我。”

  韩滔道:“鄙人韩滔,这是我兄弟彭玘,我们都是东京人氏,是这次童枢密点选的征夏将校。今日无事就来御拳馆练拳切磋了,与兄弟一见甚为投缘,却不知兄弟是周老的什么弟子?”

  武松脸上一红道:“不记名弟子。”

  韩滔轻哦一声,对武松的亲近之色立刻少了几分。

  彭玘却是累代将门之后,知道周侗收徒的规矩,忙问:“这不记名弟子可是周老亲口所许?”

  武松点头道:“是的,两月前师父去了一趟沧州,机缘巧合下收我为不记名弟子。”

  韩滔、彭玘都是京城人氏,所以经常出入御拳馆,对周侗的动向十分了解,知道两月前周侗确实请假去了一趟沧州,莫非就是那次收武松做的弟子。

  周侗在东京教拳二十多年,真正承认的徒弟一个都没有,反倒是不记名的弟子收了几个,都是一代豪杰,其中有人已经身居高位了。

  韩滔、彭玘平日也很少机会见到周侗,如果武松真是周侗亲口所许的不记名弟子,和他多亲近一些,说不定将来有机会得到周侗的点拨。

  彭玘忙道:“原来如此!你我三人今日相遇也算有缘,不如换个地方喝上几杯,顺便交换些练武心得,韩兄、武兄弟,你们看可好。”

  韩滔这时也明白彭玘的意思了,不就是一顿酒钱嘛,如果这汉子真和周侗有些关系,结交就结交呗,反正没啥坏处。

  武松见不到周侗,却见到未来两位梁山好汉,也算心中有所安慰,也就不推辞了。三人一拍而合,立刻在金水门附近寻了一间酒店,进去边喝边聊。

  三人聊得甚为投缘,武松此刻比二人实力稍逊,但他这些天先后跟七叔公、周侗、林冲学习武技,见识比二人只多不少,很快双方就熟络起来。看書溂

  二人听说武松从周侗那里学到了“按字诀”,都是羡慕不已。

  武松借助酒中仙的战力增幅秘技为两人展示了按字诀的威力,两人亲眼看到武松只一下就将一条板凳的四条腿齐齐按入酒店的砖地里后,对武松更为钦佩,连连敬酒。

  席间武松还有意无意打探了另一位家住东京的梁山好汉金枪将徐宁,韩滔、彭玘均表示不认识。

  这也难怪,两人将来都是呼延灼的副将,而呼延灼的连环马是被徐宁所破,如果两人之前就认识了徐宁,很可能呼延灼、韩滔、彭玘和连环马的命运就会改变。

  这席酒喝了快一个时辰,三人已经称兄道弟起来。听武松说明年六月还要进京,两人都力邀武松到时来找他们,并给武松留下两家的住址。

  武松知道此次攻夏之战比较顺利,两人因为累积战功被外放做了团练使,六月时八成不在京城。不过武松没有说破,和两人约了再见之日,就各自散了。

  武松目送二人远去,知道今日匆匆一晤,再见至少也是五年后了。也不知今日的一面之缘,将来能不能把两人招致麾下,这一切都要看命了。

  世上哪有处处如意的事情,今日虽未见到周侗、徐宁,却也认识了韩滔、彭玘,也算意外之喜。

  看看天色还早,武松突然想起一个跟他有重要关系的人来,只是不知此时那人还在不在东京,武松决定去寻访一下。

  武松随便找了一人问了下酸枣门外岳庙的方向,就匆匆赶去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