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梁山行

  柴庄的生活安逸平静,让命运波折、颠沛流离了八个多月的林冲都有一丝懈怠之意,曾有几个瞬间林冲都起了留下来的冲动,可惜外面的世界依然残酷冷漠,不会因为林冲暂时的安逸就放过他。

  柴进自那日离开后,已经三天没来过东庄了。

  以柴进喜动恶静的性格,隔日不跑趟东庄就很不正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竟让柴大官人也无法抽身?武松和林冲都感觉到危机临近。

  武松暗中向柴会打探消息,柴会语焉不详,只说此次沧州知府一反常态,将主庄盯得很死,完全不顾以往双方表面上的和谐,应该受到了禁军方面的压力。

  柴进这几天正在调查沧州府尹的行动,究竟是高俅的授意,还是因禁军方面死了人自行做出的反应,这两者有很大区别。

  因为事情比较紧急且复杂,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把公人或禁军引到东庄来,柴进这几日都待在主庄并未外出。

  林冲得知此事后愁眉不展,他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再连累别人了。于是林冲托柴会给柴大官人带话,愿意出去自首或独自逃亡,不让柴大官人为难。

  柴进立刻让人带话回来,让林冲不要冲动,一切事情由他来安排。

  就这样又过了几日,林冲来庄上已经七天了。

  此时搜捕林冲的行动已经从清池县扩大到整个沧州府了,沧州城内已经被公人们搜了个底朝天,接着府衙的缉捕人员开始向周边乡村邑镇搜捕下来。

  大批公人由北向南地毯般搜索过来,无论豪门大户,还是穷家破屋,都要进去看一看,就连地窖、水井、暗沟都不放过。

  消息传来,林冲不由焦躁起来,寻思着不能拖累柴家,就准备一走了之。这几天在林冲身边伺候的小厮见劝不住林冲,只得把柴会找来。

  柴会急匆匆赶来,见面就说:“林教头切不可冲动,这次沧州府动用全部缉捕力量捉拿于你,已经过去七天了,那些衙役、捕快、土兵早已身心俱疲,到城外检查只是走个过场,没有多么严格。

  况且东庄这么大,难道没有教头藏身之处吗?”

  林冲摇头道:“万一捕快带着猎犬搜索东庄,我岂不要拖累了大官人。”

  柴会闻言也是一惊,山东、河北地区有一种细犬,身材修长、嗅觉灵敏,最擅于捕捉野兔、野鸡等小动物,很多大户人家都有饲养,柴家也养了几只供大官人狩猎使用。

  后来一些地方的公门中人也饲养细犬辅助缉盗,虽然饲养范围不广,且多数都是私人驯养,但保不准沧州公门中就有人擅于训犬,这个不得不防。

  [注:山东细犬作为以狩猎野兔等小动物为主的狩猎犬,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既是优秀的狩猎犬,又是忠诚的看家犬、护卫犬,以其忠心、护主、仁义、聪明的特性及实用的工作性能被人们所喜爱。]

  林冲见柴会沉默,知道他也没有对付细犬的办法。

  “我这会儿就去收拾行李,用过午饭就走。不知会庄头柜上是否宽裕,借五十两银子我做盘缠。”

  柴会忙道:“银子自然有,不过这次林教头杀的乃是高太尉的从人和禁军的高手,所以参与缉捕的人除了沧州的缉捕公人外,知府还调动了本地的侍卫亲军封锁了各处要道路口,林教头一个人闯关,多半会被他们擒拿。

  庄主特意交代,让我多留教头一天,他自有办法送教头出沧州。”

  林冲对禁军体系十分了解,自然知道驻河北的侍卫亲军乃是禁军的一支,以马军为主,一旦他暴露了行踪,将会被那些骑兵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除了束手就擒别无他法。

  此刻林冲已经放弃了外逃的想法,现在只能等柴进送他出沧州了。

  武松督导完早晨的冬训后,得知林冲要走的消息,立刻带着武竹赶到了林冲住处。

  来时李小二夫妇已经到了林冲住处,武松和两人打了个招呼,就对林冲道:“听说大哥明日就要走了。”

  林冲苦笑道:“本来今日就要走,会庄头说明日大官人会亲自送我出府界,我才多留了一天。正好兄弟来了,我只能拜托你照顾一下李小二夫妇了。”

  武松自是应承,回头对李小二夫妇道:“小二哥,你们夫妇就留下吧。大哥此去前途未卜,你们跟着他只会成为他的拖累。”

  李小二和妻子急忙跪下,李小二道:“恩人的意思也不让我夫妻二人跟随,但我们现在没有去处,如果武教头不收留我们,那我夫妻二人就只能流浪乡野了。”

  武松急忙把他们扶起道:“我说过要把小二当兄弟的,决不食言。你们二人权且在庄上住着,吃穿用度都由我来支付。

  等到明年春暖花开,风声也过去了,我出本钱让你们在东庄附近重新开一家茶酒店,这样就不用担心以后的生计问题了,你们看可好。”

  李小二夫妇大喜,原本他们想着能在东庄当上一户佃农就是最好的归宿了。不过夫妻二人多年未曾务农,怕种不好地让主家断了约赶走。现在好了,又可以重操旧业,两人自是千恩万谢。

  武松又对林冲道:“大哥,这下你没有后顾之忧了吧?”

  林冲点头道:“二郎乃是一诺千金的汉子,我把他们留在你这放心。小二,你们夫妇先去忙吧,我和武松贤弟有话说。”

  李小二夫妇再次千恩万谢后,告辞离去。

  林冲看二人走远才从怀中拿出一个黄册子交给武松,那本册子是用很粗劣的纸张装订而成,乍看还不如后世的厕纸平整。

  武松没有打开看,问道:“大哥是要我把这册子送去某人处吗?”

  林冲摇头道:“这上面乃是我一生的武学精要和练兵心得。来牢城营后,我总是担心自己一生所学会随着我飘零的命运而散去,所以抽空写下此册,准备留待有缘之人。

  我这次出沧州前途不明、生死未卜,还请师弟代我保管,若我有幸保命,到时还请师弟还我:若我不幸罹难,希望师弟帮我寻个合适的徒弟,将我林家枪法传承下去。”

  林冲的话就像临终托孤似的,令武松无法拒绝,只好道:“大哥放心,我一定帮你完成心愿!”

  林冲自嘲道:“如果有空,能否让武竹将我这《林家秘籍》重新誊写一遍?我这册子用的纸乃是牢城营天王堂烧纸钱用的纸,事从权急,实在丢人。”

  “大哥放心,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徒弟传承,就让武竹承继林家的衣钵。三郎,你可愿意?”

  柴竹急忙单膝跪下,双手接过册子道:“大哥、二哥放心,柴竹一定不会让两位失望。”

  武松很满意:“三郎,把我们给大哥准备的东西都拿出来。”

  ……

  第二日一早,东庄前烟尘滚滚,响起了滚滚马蹄声,把守门的庄客吓了一跳,还以为来了一伙绿林豪强呢,刚准备关上庄门才发现是大官人驾到。

  看这群人牵狗架鹰,一副要出去打猎的样子,众人有些奇怪,这等寒冷天气为何还有出去冬狩。

  大官人可没心情给众人解释,他纵马进庄巡视一圈,对正在冬训的庄客勉励了几句就又带人出了庄,往东南方向而去。

  没有人注意到他的随从里少了个白面后生,多了一个面色发黄、发际线后退的中年汉子。

  此人正是经武松妙手改装后的林冲,只是用姜黄更改了面庞、脖颈和手臂的颜色,同时也把金印的痕迹降到了最低,又把发际线剃掉半寸后,林冲一下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至少老出十岁,脸还长了很多,完全没了之前的样子。

  柴进第一下都没能认出来林冲来,更何况那些看图缉拿林冲的官兵捕快了。

  柴进的马队一路到了关上,那把关的两位军官坐在关上,看见是柴大官人来了,竟都认识。

  其中一位军官未袭现职时,曾到柴进的庄上住过一段时间,而另一位军官则是本地人氏,也常去柴家走动,因此双方都是熟人。

  两位军官起身道:“大官人又去快活!”

  柴进下马问道:“二位官人缘何在此?”

  其中一人道:“沧州府尹大人行移了文书,画影图形,捉拿犯人林冲,特差某等在此守把。但有过往客商,一一盘问,才放出关。”

  [行移公文:旧时官署签发的通知事项的文件;但在此处是转交公文的意思。因为知府名义上是一方(地级市)的军政一把手,但是禁军下属的侍卫亲军的实际管理权在三衙,而不在地方,所用行移表示平行公文。]

  柴进笑道:“我这一伙人中间可是夹带了林冲,你缘何不认得?”

  军官也笑道:“大官人是识法度的,怎会夹带人犯出境?请尊便上马。”

  柴进又笑道:“还是兄弟豪爽,等我打了野味回来分你一半下酒。”

  双方作别后,林冲一行人上马出关去了。行了十四五里,早有柴会安排的庄客在那里等候。

  柴进叫林冲下了马,脱去打猎的衣服,林冲穿上庄客带来的衣裳,系了腰刀,戴上红缨毡笠,背上包裹,提了压日宝刀,脸上的姜黄暂时不擦去,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再说。

  “兄长此去梁山,一路上要加倍小心。梁山的三位头领都与我交厚,平日常有书信往来,我今修一封书与兄长,他们见信后定当收留于你。等你在山上安歇下来,务必要给我来封书信报平安。”

  林冲谢过柴进,拜别后就一路向西南方向去了。

  柴进望着林冲的背影,看林冲走得坚决,心中泛起一股无名的失落,仿佛失去了什么东西似的。

  叹口气,柴进带着一行人上马,自去打猎,到天色偏黑才回返关口,送了些野味于关上的两位军官,就回庄去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