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穿越水浒之武松要上位> 第25章 洪教头的二番战(终)

第25章 洪教头的二番战(终)

  “武兄弟,你确定要用这对兵刃与我切磋?”

  武松扬扬手中短拐笑道:“这副拐勉强也算棍吧?如果洪兄有异议,我再换别的兵刃就是。”

  武松这话颇有心机,无论洪彦如何回答,都会让人觉得洪彦心胸狭窄。

  洪彦面沉似水道:“须知‘临阵对敌,一寸长一寸强’!武兄弟莫要自误。”

  武松一转左手拐,长端转到后方护住小臂,短端突出拳面只有七八寸而已,显得更加短了。

  武松双手短拐互敲,发出当当的声音,笑道:“武松记得这话还有半句,‘一寸短一寸险’,只是不知是洪兄险还是小弟险?我已准备好了,洪兄尽可出招。”

  洪彦知道斗嘴他不是武松的对手,他平生最恨这种浓眉大眼又心怀狡诈之徒,前一个林冲如此,现在的武松也是如此!这些日子憋在心头的不爽,今天要一并从武松身上讨还!

  如果武松知道洪彦的想法,一定会大喊冤枉,他哪有羞辱洪彦的想法,他这么做只是为了激怒洪彦,好以弱胜强。

  为了在不使用技能的情况下击败洪彦,武松几乎耗尽全部的脑细胞。

  他赌洪彦必然和他比试兵刃,赌洪彦仍会使用长棍,赌洪彦对上次败于林冲之事仍耿耿于怀,赌洪彦希望速胜必然全力抢攻,结果武松都赌对了。

  今天扔石锁是突然起意,选卜字拐则是精心策划。

  武松手中这对卜字拐原本在丙舍的露天演武场上,武松央求石勇悄悄运到此地,至于怎么运进来?石勇拍胸脯说办得到,武松就没有多问。

  武松本体并不擅于使用兵刃,他的成长经历中几乎没经历过使用兵刃的情况。而武松本人最熟悉的武器只能是警械,与这世类似的武器只有卜字拐了。

  武松本身是个格斗迷,很多年前看过成龙大哥的一部影片,从此爱上了t型拐,当别的孩子沉迷于《双截棍》的节奏中时,武松就让哥哥给他削了一副拐子玩。

  再后来到了警校,警拐十二式是选修课程之一,卜字拐就成了武松的主选警械。在派出所任职期间,他曾在一次出警时用警拐制服过五名持械歹徒,因而获得过上级的嘉奖。

  没想到今天竟要用卜字拐对战一位历史(或小说)上小有名气的高手,武松不由肾上腺激素勃发,五感灵敏度和注意力都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洪彦不再多话,亮了个招式,就冲步上前以棍代枪,直刺武松胸前。

  洪彦虽然怒意高涨,但手下功夫确实扎实,含怒出招竟比平日多了三分凌厉威势和两分一往无前,缺点则是少了几分沉稳和后手。

  如果双方实力差距较大,洪彦仅凭怒意加成就可以快速击溃对手。可武松与洪彦的实力差距不大,又通过几番心理战扰乱了洪彦的心神,占据了一定的心理优势,双方实力不知不觉中已经持平。

  面对洪彦的凌厉的攻势,武松稳如老狗般防守,他要消耗洪彦的体力,等洪彦气势衰落、心浮气躁时,就是武松反击的时候,也是武松奠定柴庄地位的时候。

  洪彦用“刺”,而非“砸、打、扫、挥”等长棍的常用技法,就是欺负武松手中卜字拐短小,不易格挡。

  那长棍势大力沉,有如毒蛟出洞。如果被这棍击实,虽不至于贯穿胸腹,也必然震得武松内脏受伤,失去还手能力。

  武松沉着冷静,滑步侧身,用左手护臂的拐子格住长棍,蹂身向洪彦近身扑去,右手拐子长端划过一道弧线直击洪彦肋下。

  知道武松臂力极强,洪彦怎能容许他近身,连续后右后方撤两步,要拉开与武松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发挥长棍的威力。

  撤步同时,洪彦双手一抖,手中长棍远端如波浪般抖动起来,密集地击打在武松左手的拐子上,发出雨打芭蕉般密集的敲击声,震得武松身躯直颤。

  洪彦用“抖”字诀干扰和破坏武松的身形,阻止武松继续近身追击。只要武松步法一乱,无法跟进洪彦,洪彦立刻就有狂风暴雨般的长距离攻击送上,直到把武松打倒或赶出擂台去。

  可惜洪彦的意图早在武松的意料之中,武松咬牙用身体撞在自己左臂上,用整个身体化解洪彦棍上传来的抖动水平力。

  凭借着身体重量,武松压制住洪彦手中长棍,左手卜字拐直接缠上长棍,用拐把和拐身形成的直角卡住洪彦长棍的三分之一处,此后无论长棍如何波动和旋转,武松始终不曾松手,用手中拐死死缠住、卡死长棍。

  武松的战术意图很明确,不让洪彦拉开距离或抽回长棍,这样洪彦就无法发挥长棍在中远距离上的威力,这就是长武器的劣势。

  而近身后,武松的另一只卜字拐的长端、短端和拐把都能发挥攻击的作用,能打能戳能格挡,两人近身后,武松立刻就占据了上风。

  武松用这种近乎无赖的打法锁住洪彦的长棍,洪彦又不愿弃了手中长棍,只能施用长棍近端格挡、还击武松右手的短拐。

  不得不说洪彦在棍法上确有独到之处,在长棍一端被锁控的情况下,竟然能用长棍近端抵挡住武松狂风暴雨般的进攻,还能适时发动反击。

  两人迅速进入以伤换伤的对攻之中,只几个呼吸,双方就击中了对方五六棍/拐,踢中七八脚。二人均是口鼻渗血,受伤不轻。

  台下观众看得目瞪口呆,没想到今日切磋竟然如此凶猛、惨烈。这里大部分人都见过林冲和洪彦的比试,但那次洪彦败得太快,根本没有施展出手段来,所以那战显得索然无味。

  可今日之战,两人实力相近,又打得十分血性悍勇,场面就显得格外精彩。现在大家才知道洪彦并非沽名钓誉之徒,确实有些真本事,至少在场众人无一人是他的对手。

  武松洪彦二人见伤后,已经打出了真火,早就忘了柴进的叮嘱,更加忘我的对攻起来。

  不过武松身体更为强壮,因而越战越勇,身上每挨一棍,就会大吼一声“好”,很快就会回击洪彦一下。

  洪彦体力本就不如武松,而长棍重量又远在卜字拐之上,施展时消耗的气力多不少。而武松两百多斤的体重又压在长棍上,这让洪彦更加吃力。

  更令洪彦担心的是身上的伤势!两人处于互伤的状态,甚至武松的伤更重一些,可武松耐打呀!属于越伤越勇的那种人,而洪彦在忍痛方面就是一普通人,吃痛之下气力逐渐消退。

  双方斗到三十合,场上只能听到武松震天的吼声了,而洪彦已吼不出来,手上的动作也开始迟滞了。

  众人都看出来了,洪教头最多还能撑十几个回合。

  又过了十合,洪彦已经气喘如牛、汗流浃背,但还在奋力抵挡。武松则把吼声收了,眼神专注地盯着洪彦的移动步法,仿佛将要发动最后一击的猛兽似的。

  武松与洪彦再次错身而过时,武松扫了一眼柴进。柴进脸上有着惋惜和不舍,他知道今日洪彦败了就会真的离开柴庄,柴进动了惜材之心。

  而洪彦双目充血,眼中写满了不甘和绝望。

  武松突然心软了,大家都是大宋社会底层混的人,何苦把事做绝呢?今天他该展示的实力已经展示了,入柴庄十拿九稳,何必为了乙舍头名的虚名毁了一个人呢。这时代的人义气深重,结个善缘,将来说不定会有回报。

  想及此,武松卖了个破绽,用双拐同时锁住洪彦的长棍,两人角起力来。

  武松挪步转身,让自己背对众人,对洪彦挤挤左眼,朗声道:“洪兄,今日与你战得痛快。此刻小弟已经身软骨酥、饥肠辘辘,实在没有力气再比下去了,不如今日就算和局,彩头我二人平分,武松改日再与洪兄比过。”

  洪彦真的快到极限了,骤然听武松这么说,整个人不由懵住了,还好他看到武松对他挤眉弄眼,他虽不相信武松会放他一马,但此刻他已经没有退路了,只得借坡下驴说:

  “为兄也劳乏无比,不过彩头乃是大官人所设,我们这样分了恐怕不好。”

  柴进闻言急忙道:“今日二位壮士为我等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试,再打下去恐怕会有伤亡,不如就以平局论,彩头两位平分可好?”

  [注1:关于“一寸长一寸强”的理论,武术界早有公论,枪棒在对练实战中威力远大于短兵器,所谓的“单刀入花枪”、“单剑破花枪”只是美好的愿望,只存在于武术套路中,不适用于实战。

  短兵对长兵,野战时配上盾牌或可一战,胜负各半。所以今日武松战洪彦,只能设计这样的战术,让左手拐发挥出比盾牌更大作用,才有机会获胜。

  注2:原著中说武松有500斤,合现在620斤,这显然过胖了。不过书中有几处借别人口提到武松的体重,如孙二娘说武松肥胖。所以武松应该不是瘦子,此时武松刚出道还年轻,一米九不到三百斤还过得去,再胖就影响形象了。]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