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必读小说>历史军事>深山密窟> 第103章 他把自己的脑袋摘下来了

第103章 他把自己的脑袋摘下来了

  桂淑霞把碗里的酒,喝了一大口。

  喝得有些急了,拍着胸口喘气。

  脸上的忧郁之色,却并未稍解。

  罗汉雄明白,其实这个少妇的心里,隐藏着无限的感伤,嫁给一个太监,这本身就是极其无奈,极其痛心之事。虽然老钱供着她们母子吃穿,衣食优裕,但是从内心里来说,绝不可能象普通“一家人”似的,无间无阂。

  桂淑霞说的“我不想跟他废话”,其实……背后隐藏着很多的潜台词。

  令人黯然。

  而且,老钱从皇宫里悄悄夹带出来的“连字经”,对于桂淑霞母子来说,不但无用,而且有害。

  如果被江湖人士知晓这个秘密,那么她和小龙说不定死无葬身之地。那陈大德,毫无疑问,就像狼盯着肉一样,时刻盯着连字经的下落,随时准备张开血盆大口……

  ……

  罗汉雄忽然想起一件事。

  他问道:“霞姐,钱大哥不是收了两个徒弟吗?其中一个是陈大德,那另一个呢?”

  “叫老黑。”

  “啊?”

  “怎么,兄弟,你认识?”

  “认识,我在长沙的时候,还跟他打过交道呢,可是……他已经死了,在土匪火拼的时候,他被别人打死了。”

  “哦,”

  桂淑霞平淡地点点头。

  并没有什么别的表示。

  此刻,罗汉雄的心里正起波澜。

  他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怪不得,老黑的手里有连字经,原来他就是钱太监的徒弟,陈大德的师兄弟。

  这件事,从头到尾原来是这么个事情,连字经原本是皇宫里的宝贝,在宫廷离乱之际,被钱太监偷带出宫,然后被徒弟老黑得到……这事儿很可能还藏着其他秘密,当初老黑用了什么手段,是偷是抢,还是骗……他和师父、师兄到底有过什么纠葛,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也许其中有过复杂的血雨腥风。

  老黑带着连字经,逃离岳阳,到了长沙,远离了师父和师兄,却并没有因为连字经而发财,却在匪帮火拼中丢了性命。

  ……

  罗汉雄有些犹豫,这本连字经,现在是在自己的手里。要不要把“连字经”在自己手里的事,告诉桂淑霞呢?

  思忖片刻,他决定先不讲。

  告诉桂淑霞,对她们母子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而且,她也不一定愿意知道这件事。

  “霞姐,我想到一个办法。”

  “什么?”

  “那陈大德,是个计谋很深的人,他一定是不得到连字经,誓不罢休,对不对?”

  “当然。如果他得不到,绝不会饶了我们娘儿俩。”

  “那就让他得到。”

  桂淑霞脸上现出一丝微笑,“兄弟,你的意思是,假造一本连字经,让他得到?”

  “对。”

  “呵呵,实话对你说,汉雄,我也是想到的这个办法,你是有文化的人,而且心思细密,这件事,只能由你来做,我才放心。今天我送那你支贡笔,你明白什么意思了吧?”

  “姐,你……是女诸葛。”

  “来,咱们姐俩,干一杯。”

  两个人把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桂淑霞的眉头,有点舒展开了,她认真地说道:“汉雄,这件事,很重要,陈大德是个狡猾透顶的人,如果让他识破,那咱们就完了,一定会遭他的毒手。所以,假的,要做得象真的一样,一丝不苟。那本连字经到底什么样,我也没见过,你要好好花一番功夫。”

  “那陈大德不也没见吗?”

  “也没有。”

  “那不就好办了吗?”罗汉雄笑笑。

  “你一定要细心点,不露破绽。”

  “放心吧,”罗汉雄笑道:“你忘了,我是古董行的伙计么?如何把纸做旧,看起来象古物,我可是专业级别的。”

  “嗯。”

  ……

  要说假做一本书,其实并不容易,罗汉雄在城里寻找了好几天,才买到了一种高级瓷青纸,效果看起来和那本“连字经”差不多。

  用线装法,仔细装订,是个手工细活儿,由桂淑霞来做,装订讲究精、细、密,差一点,行家便会辨出破绽。

  至于如何模仿书里的内容,罗汉雄心里有底,他先在前面写上“劁仔猪技法概要”,然后在后面生造谁也不认识的怪字。

  要说造怪字,刚开始搞一些,不算什么,越到后面越困难,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如何“创造”。

  而且不敢马虎,每个字都要象模象样,罗汉雄开始犯愁。

  钱小龙说:“罗老师,你写的这些字,跟城北破庙里的石鼓上的很象。”

  “石鼓?”

  “对呀,破庙里有一面石鼓,就刻了好多字,我一个都不认识。”

  小龙虽然读书不多,但若说一字不识,却也不同寻常。罗汉雄知道,中国古代有一种“石鼓文”,很特殊,普通人难以辨认,小龙所说的破庙里的文字,很可能是石鼓文。

  “小龙,你带我去看看。”

  “好呀。”

  两个人到了城北,走不多远,果然在乱石岗上,发现一座破旧的寺庙,门楣上写着“惠法寺”三个字,实在残破得不像样子,墙垣损毁,屋顶坍塌,山门倒伏,院里院外,几乎都被野草给淹没了。

  正殿后面,还有一座佛塔,原本三层,最上面的一层已经倒塌,只剩下了两层,塔基下一片烂砖碎石。

  “这寺都快成废墟了。”罗汉雄慨叹。

  战乱年月,百业凋零,人们求生艰难,好多寺庙都损毁、荒废了。

  他们踏着凌乱的杂草,进入院内,果然在偏殿外侧,墙角处看见一面巨大的石鼓,足有碾盘那么大,翻倒在茂盛的草丛里。

  几只蝙蝠,从塌了一角的偏殿里飞出。

  罗汉雄转到石鼓后面,果然,看见上面刻满了曲里拐弯的怪字,他辨认一番,断定这些怪字就是石鼓文,类似于小篆,和连字经上的那些怪字,完全不是一个类型。

  但是,这些石鼓文,对于罗汉雄“造字”却是非常好的启发材料,照着这些异形文,他很容易就能“发明创造”出很多怪字来。

  拿出纸笔,一点点地抄录。

  小龙蹦蹦跳跳在院里院外跑着玩,捉草丛里的蝈蝈。

  罗汉雄快抄录完毕的时候,小龙惊慌失措地向他跑过来,“老师,坏了,外面来人了。”

  “嗯,什么人?”

  “两个怪人。”

  “怎么个怪法?”

  “他把自己脑袋给摘下来了。”

  “啊?”

  

上一页目录+书签下一页

推荐小说

  1. [历史军事] 都重生了,你还谈恋爱
  2. [历史军事] 寒门首辅
  3. [历史军事] 大秦:大秦至上
  4. [历史军事] 吾妻上将军
  5. [历史军事] 大明接班人
  6. [历史军事] 我成了二周目BOSS
  7. [历史军事] 流氓状元
  8. [历史军事] 盛唐狼兵
  9. [历史军事] 盛唐风华
  10. [历史军事] 邪王盛宠:毒医废材小狂妃
  11. [历史军事] 七零年代抱首富大腿
  12. [历史军事] 回到古代做暴君
  13. [历史军事] 三国人在曹营开局赤壁
  14. [历史军事]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15. [历史军事] 烽烟起之龙啸天下
  16. [历史军事] 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17. [历史军事] 战国之军师联盟
  18. [历史军事]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19. [历史军事] 朱元璋好圣孙何止可旺三代
  20. [历史军事] 大唐:神级驸马爷,咸鱼就变强
  21.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22. [历史军事] 大明之海上崛起
  23. [历史军事] 举汉
  24. [历史军事] 我在大周做天子